前幾天略看了「釋迦牟尼的惑世任務」該書的序,內容主要是說釋迦牟尼佛是印度教的神,但為什麼他的教導是反對印度教的呢?因為他是來考驗印度教徒的信心,如果信徒信心堅固,就不會被釋迦牟尼佛所惑。所以印度教可以一方面反對佛教教義,一方面又把釋迦牟尼佛變成印度教眾神的一員,納入崇拜的對象。
起初我只是覺得好笑,這麼荒唐的劇情也可以編的出來。接著,開始佩服印度教的做法,明明佛教是反對印度教的,它都可以想個方法,把佛教吸收成為印度教的一支,這樣一來,搞不清狀況的信徒,就可以同時信仰印度教及崇拜佛陀,不會有兩難的抉擇了。而因為如此,佛教在印度滅亡了,印度教依然存在,佛陀位列在印度教諸神之中,佛教精神則蕩然無存了。
第三個冒出來的想法,則是思考這種融合對印度教真的好嗎?如果印度教有自己的真理,那這種混淆式的作法,豈不是把自己的真理稀釋了?除非……除非它根本沒有什麼真理可言,只要能達到宗教強大的目的,就不在乎其內容是如何隨時空而改變了。
正在思考印度教這種做法的利與弊時,念頭一轉,突然想到大乘佛法也有這種傾向。
一些外道教法、鬼神護法、民間信仰……等等,也是隨著時間流轉而一一融入大乘的大熔爐中,看似大小通吃、圓融無礙,但也造成佛法的核心不斷地被稀釋,甚至劣幣逐良幣,真的的佛法核心已不受重視,佛陀當年殷殷的教導被視為不了義,而不知哪裡來的莫明其妙亂七八槽的東西卻被視為通天無上大法了。
對於這些事,我是不樂觀的,我想這些情況不會愈來愈好,很可能是愈來愈糟,如果想看清這裡面的事實,不想被蒙蔽,那就要靠自己去努力了。
最新回應
7 週 5 天 前
20 週 3 天 前
25 週 3 天 前
27 週 5 天 前
27 週 5 天 前
27 週 5 天 前
27 週 6 天 前
28 週 20 小時 前
31 週 2 天 前
31 週 3 天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