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空經》略談四禪八定

底下這篇是我在台大獅子吼站與其他同學所討論的問題,那時是談到《小空經》是否是直接放空?《小空經》的內容很容易可以在網路上查到,這裡就不貼出來了。

標題: 由《小空經》略談四禪八定
時間: Wed Aug 11 14:45:33 2010

我覺得《小空經》不是直接放空,而是有次第在談四禪八定,只是沒有說的很詳細。

我在南傳阿毘達摩有看過簡單介紹四禪八定的次第與原理,蠻清楚的,所以藉此經分享一些概念,不過因為這不是個人的經驗,再加上是略述,所以有些術語及說法不夠周延,這只是粗淺的四禪八定概念,有個基本的了解即可。因為在讀阿毘達摩之前,我對四禪八定只知其名,不知他們之間是有如此的關係。

《清淨道論》在修定有四十種方式,常見的「安般」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種方式叫「地遍」,就是以地為所緣。

引用一小段《清淨道論》,這是指修習「地遍」是要找一個適當的地當成禪修的所緣。

「學習地遍者,取於人為的或自然的地相,其地須有限而非無限的,有際而非無際的,有周而非無周的,有邊而非無邊的,如米篩或米升那樣大。彼即作善取,善憶持,善堅定於彼相。」

這和《小空經》中選一塊平整的地當成禪修的所緣是很像的。

「彼比丘若見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叢,有沙有石,山嶮深河,莫念彼也。若見此地平正如掌,觀望處好,當數念彼。」

《小空經》在地想之後,接著就跳到無量空處想了,這和《清淨道論》說地遍可以修到四禪有共通處。

一至四禪是色界禪,禪修的所緣都是「色法」,差別在於禪支的不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初禪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二禪則是捨去較粗糙的「尋、伺」二禪支,三禪則捨去「喜」,四禪捨去「樂」,此時只有捨(無苦受無樂受,故只有捨受)與心一境性。

到了四禪,再進一步的修法就不是在超越禪支而是在超越所緣的目標。以地遍為例,此時先把地遍的禪相擴大至無邊的宇宙,讓其充滿一切處。然後將禪修目標由「色法」移至該「色法所佔的空間」。

這應該很容易理解,凡是色法,必佔有空間,而無邊的色法,必佔有無邊的空間,此時將心的目標專注在該無邊的空間,如此即可成就「空無邊處定」,此時行者已超越色法,成就無色定。

這也就是《小空經》的「莫念地想,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量空處想,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

證得「空無邊處禪」之後,目標雖然是空無邊,但在察覺空無邊的當下,一樣都有心識在作用,並不是完全都空的,此心識為「空無邊處禪心」,行者再將禪修所緣的目標由「無量空」轉移到「空無邊處禪心」,如此即可成就「識無邊處定」。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量識處想,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

證得「識無邊處禪」之後,此時為了進一步超越,再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這個概念為禪修的目標,就像由四禪證得空無邊定,我們以「色法不存在」的概念來禪修一般,我們再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概念來禪修,心不像色法,心不存在之後不是空間,此時就是「無所有」,可成就「無所有處定」。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

這裡的「無想定」我也不確定是指什麼? 在南傳此經在「無所有處」之後,是傳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才是「無想定」,或許「無想定」是指
「滅盡定」(滅受想定),印順導師則是認為「無想定」是與「非想非非想定」類似的境界,或許他是根據此經的次第而有此推論,底下我還是談「非想非非想處」就好。

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所證的定是「無所有定」,此時生起的心是「無所有處禪心」,行者再以「無所有處禪心」為所緣,所證得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若依上述理論上,若要再證下去,應該就是再以「無所有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不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心已經非常細微,即不能說有想,也不能說無想,達到了無色禪的最高點,故稱為「非想非非想」大概是這個原因,所以無法再繼續下去。再下去,應該就是滅盡定了,不過滅盡定在南傳的說法是只有三果以上的聖者才能證得,外道及凡夫修禪法是無法證得的。

簡單總結一下:

初禪到四禪都是以「色法」為目標,差別在於由最初的五禪支,漸次捨去粗糙的禪支,最後到四禪只剩下捨與心一境性。

「空無邊處定」是以「色法的空」為所緣,超越了色法,故成就此定。
「識無邊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空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無所有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超越了空無邊禪心,故成就此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以「無所有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不存在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重要度:
文章分類:

回應

> 我今天思考那幾個覺支的東西,如果我理解得沒錯的話,那麼四禪其實應該不是入定,只是比較專注而已,沒有雜念,注意力能夠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面,不會有雜念出來干擾。

四禪八定與佛教的宇宙觀也有關係。

我們生活的地方是「欲界」,欲界在人類的上方有六層天,像常聽說的帝釋天或四天王天,三十三天,都是在欲界的範圍,天魔波旬就是在第六層的天王,如果證入初禪,就已經超越這些欲界天神了。

超越欲界就是色界,也就是只有物質色法,沒有情欲。其中初禪天就是梵天,印度一般談的天神就是在梵天的領域,大梵天王就是初禪最高的,若證到二禪,就已經超越大梵天了。

四禪就是凡聖共居之地,若證到第三果的聖者,就是會生在四禪的聖地,也就是五不還天。

這樣大概可以想像四禪的程度了。還有一種說法,據說證入四禪的行者連呼吸都會停止,這也是一種判斷法。

> 我在網路上亂找些資料,找到上面這個,裡面講到無所有處定,由於不起分別,所以亦名無想定,如癡如醉,如眠如睡,無明覆蔽,無所覺知。

這個說法怪怪的,無想定是在四禪的範圍,在佛法中,是四禪的歧路之一,剛查了一下,底下這篇可稍為參考,不過我沒細看內容。

http://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22Method/M314NoThinkDin.htm

主要也是這一段說明修無想定會生在無想天,這是四禪的範圍,不是無所有處定。有時佛經也會談無想定,要看其前後文,和底下的四禪的無想定不同。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云:「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及心識生滅,卻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錯,但覺心識生滅虛誑,則厭患其心。既不知破色,斷色繫縳。直以邪智滅卻其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縳,若捨命時,即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

其實四禪就是停止呼吸這點很令人混淆,我在練的時候,可以覺知到肺的呼吸動作是沒了,剩下肚子很慢,很深的微動,但是,我知道這還是有呼吸,想要繼續再注意下去,就有困難了,因為繼續深入練下去,就開玄關,到另外一種意識狀態去了,就沒辦法放在呼吸上面了,那個狀態因為沒有辦法有心念,所以也沒辦法知道有沒有呼吸,所以我一直搞不清楚有沒有呼吸。

不過前幾天,心輪有比較通了,那種進入極度意識不清楚的狀態似乎有了點變化,但是還不穩定,等我多點經驗,再看看怎麼回事,感覺那個很昏昧的狀態,應該與心輪的堵塞有關係。

我現在的想法是,四禪應該是在開玄關之前,如果是開玄關之前,那個停止呼吸,會不會指的是停止肺部的呼吸?還是連肚子的微細起伏都沒有了?

http://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22Method/M314NoThinkDin.htm

你說的這段是法爾的,我在查一些資料的時候也看過,我可以確定自己修的不是無想定,因為不是用壓抑的,而是用自然放鬆之後轉換意識狀態的方法,壓抑的方法我以前玩過,用集中法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用壓抑的,這樣練是練不進去的。特徵就是那個開玄關的動作,每次到那個點之後,意識狀態就換了,很明顯的特徵。

我用的方法就是一個,放鬆+覺知。就是老克講的那個毫不費力的覺察,這東西我研究了很多年,終於給我找到門路了,當年在皮皮那個站討論的時候,那時候就覺得這點很難,說來說去就是那個毫不費力很難,感覺只要覺察就會用力,就很容易僵硬,不覺察就散亂,不然就昏沉,最近這幾年,終於找到路了,原來是我放鬆得不夠,只要鬆得夠,鬆到連甚麼都可以不管,死了也不管的那種放鬆,就可以練得進去了。

>「空無邊處定」是以「色法的空」為所緣,超越了色法,故成就此定。

這些其實我也是看過很多資料之後,才終於搞懂在說什麼。要修到這些程度應該很難,但理論要懂不難。 :)

最上面的文章其實就有解釋了,底下我用更簡單的方式說看看。

要修空無邊處定,是要以色界禪為基礎,在四禪時,把禪修對象的似相擴大,擴大到整個宇宙。

這裡其實就和你禪修有一點不同,我所理解的禪修,都一定有目標,但你的深眠狀態似乎就沒有心的目標了?

回主題,當四禪將似相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再觀想這些色法都消失,有禪師說過,就想像有一個無限大的黑板,上面用白色粉筆塗滿,我們就一點開始擦,畫圓圈一般擦的範圍愈來愈大,就這樣把粉筆的內容擦掉。那些色法也是,慢慢觀想他們是空的,就這樣把整個宇宙的色法都看成空,以這個空為心的目標,就可以成就「空無邊處定」。

這就是超越了色法,成就了「空無邊處定」。

下一步就是我們要知道,宇宙並不是完全空的,因為我們認為它是空的,表示至少有心識存在,這個心識才能認識空,因此再以這個心識為目標來禪修,就可以成就「識無邊處定」。

下一步,既然知道有無邊的心識,因此再次想它們觀空,就如一開始想把色法觀空一樣,因此開始想著「心識不存在」,以此想法為禪修目標,就可以成就「無所有定」。

下一步,和第二步類似,既然我們知道「心識不存在,已經無所有了」,這個「知道」也是另一種心識,因此再以這種心識為禪修目標,但因為這種心識已經非常細微,所以證入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心幾乎沒有任何的想,卻又不能說完全沒有想,這是宇宙定力最高的心了。

呵,自己寫完也是覺得蠻亂的,不知這種簡單的說法能不能略有概念了。

空為心的目標,這句話感覺很混淆,這是甚麼狀態呢?有比較經驗式的文字描述嗎?

是不是本來心會浮動,有雜念,練到了不浮動,無雜念,就算是「空無邊處定」?所以沒有擾動的東西了,又入定了,就叫做空?而這個狀態,還有意識,所以還不到「識無邊處定」?

> 我用的方法就是一個,放鬆+覺知。

其實佛教談的方法也是 "清醒 + 清鬆" , 不過和你的方法似乎就是差別在佛教教的是一直有觀察的對象. 因為在這點不同, 後面的境界就不容易有共同的標準了.

> 是不是本來心會浮動,有雜念,練到了不浮動,無雜念,就算是「空無邊處定」?

不是這樣的意思. 字面上的解釋, 就是以 "空" 或 "空間" 為目標.

例如你本來專注在一顆大石頭, 那大石頭就是目標, 後來石頭拿走了, 原來放石頭的地方變成一個 "空" 或是 "放置石頭的空間" , 那個空變成心的目標.

因為色界禪是把色法(物質)觀想遍滿整個宇宙, 接著把色法再觀想空, 所以宇宙就什麼都沒了, 剩下空間, 所以變成以這個無邊的空間為心的目標.

我最近這樣討論,練出來的東西,似乎又有點變了,不是方法變了,是遇到的狀態變了。

之前的狀態是開玄關之後,就停在半睡半醒很久,但是,有一次狀況比較好的時候,開玄關之後,像是一鼓作氣似的,眼前就亮了起來,出現一個像能量牆的空間,大約在眼前一個手臂伸直的地方,出現了一兩分鐘之後,能量就慢慢消下去了,眼前屏幕也慢慢暗下去了。

重點是在一個覺知又升起了。

先是放鬆,放掉目標,然後就到了欲界定的幻覺區,覺變淡,再一個穿越,就開玄關,眼前出現白色薄霧,覺知又升起,如果這時候能量不夠,覺知又再度降下,停留在一個半睡半醒的狀態,如果能量夠的話,就跟著下一步的變化就出現了,也就是眼前變亮。

也就是說,要先放掉表層意識的覺知,深層的覺知才會出現。所以我的想法是,並不是守著表層意識的覺知不放,而是必須要有一個放開的動作,才能產生另外一種覺知。

>其實佛教談的方法也是 "清醒 + 清鬆" , 不過和你的方法似乎就是差別在佛教教的是一直有觀察的對象. 因為在這點不同, 後面的境界就不容易有共同的標準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解得不對,佛經裡面也沒有說一直有個觀察的對象,而四禪裡面也有提到『捨』,如果一直有個觀察的對象,那麼所謂的捨,指的又是甚麼呢?

其實我有在想你所講的那個一個目標,我並非反對那個一個目標,因為你研究了這麼久,你說的一個目標,一定有他的一個堅持。

但是我又覺得,如果我剛開始注意力放在氣感或呼吸的時候,如果我沒有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放掉對氣感或呼吸的注意力的話,那後面那些變化是練不進去的,也就是入定態是進不去的。

所以在這邊我很確定必須要有一個捨棄的動作,但是捨棄之後,之前我提到的是一個半睡半醒的微弱知覺的狀態,那個狀態雖有聽覺,卻無法動,心是不動的,死死的僵在哪裡的。

我星期六上午練的時候曬了不少太陽之後,下午接著再練,等於在有突破之前,我清晨練了一場,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又練了第二場,下午繼續在練第三場的時候,練到第三場的一個小時後面,才有了一個突破。

這個突破讓我知道了,之前的半睡半醒是能量不夠,所以玄關開完之後,就消風了,如果能量夠的話,玄關開完之後,不會陷入半睡半醒,而會出現亮光。

這個亮光,我在很多不同的理論中都看過,這個亮光絕對不是取相,因為在開玄關之前,我已經看到很多流轉的光,像北極光一樣,轉來轉去,這個應該才是所謂的取相。而這些流轉的極光出現的時候,其實意識狀態還是蠻浮的,並不是很深入的。

而這個亮光,則是在非常非常深的狀態,能量很夠的狀態,才會出來。

佛教經典裡面常常講到光明,我懷疑這個亮光,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經典裡面講到的光明?

還有我們以前在皮皮站討論老克思想的時候,Anda不是常常提到中觀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在一個點上面,但是有一個動態的觀是存在的,也就是說當這個觀是存在的時候,所有一切被感知的,都可以被觀察,也同時都可以被捨棄,就像圓覺經講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所以我是採用這樣的方式來練的,為什麼這樣的方式,不是佛教的方式呢?

關於放掉的時機,我是這樣練的,剛開始練的時候,雜念很多,如果雜念不太多的話,我會直接坐,如果雜念太多,就會先站起來動。

直接坐的方式,剛開始還會有些雜念,這時候眼前屏幕是比較亂的,雖然同樣是黑暗一片,但是自己知道雜念在飛,眼前的黑暗也是混亂的。

把注意力放在可以放的一個點,通常我會放氣感,除非沒氣感,才會放呼吸,如果雜念太多,不想站起來練,有時候也會念六字大明咒之類的,自我催眠也會用。

不管如何,剛開始都是有地方可以放注意力的,看哪個地方可以讓注意力集中,我就會用那個方式。如果真的都行不通,就會回到動功再來。

放在一個點,並且可以經由那個點集中之後,眼前屏幕就會產生變化,會看到淡淡的薄霧光,類似很淡的北極光出現,如果注意力繼續集中,薄霧光會變得更清楚,有時候會看到圓圓的藍色光在中間轉圈。

我以前會把注意力放在看這個藍色光,但是現在沒有了,在藍色光還沒出現前,我就先放掉了,通常在眼前屏幕出現變化,薄霧光出現的時候,就放掉了。

這個時候放掉的話,屏幕就會變了,成功的話,就會變成白色不動的薄霧光,有時候可以看到白色薄霧光圓圓的,很淡很淡,我把這個現象稱作開玄關。

我是怎麼放掉的呢?通常會有一點點自我暗示,暗示一切都可以放下,連死亡也無所謂之類的,但是有時候狀況好的時候,不需要任何暗示語言,只要一個放下的心理動作,眼前就變了。

所以如果沒有這個放掉的話,就會一直卡在藍色薄霧光的狀態,但是藍色薄霧光也是撐不久的,通常轉了幾下,就會消失,然後就開始散亂,不然就直接昏沉了。

而有了這個放掉的話,就會進入另外一種意識狀態,我的直覺告訴我,只要能量夠的話,這另外一種意識狀態,就是進入神秘的門口,這也就是道家把這個狀態稱為玄關的原因。

我之前為什麼會半睡半醒,就是因為能量不夠,只到得了門口,就消風了。半睡半醒就是為了儲備能量,等能量夠了,又會開一次玄關,因此會一直重複開玄關,直到能夠撐住那個特殊的意識狀態為止。

我這次的想法又和上次不同了,因為上個星期六有了那兩三分鐘的體驗,讓我對於這個狀態就是進入神秘大廳的入口,更有了信心。

但是這樣的狀態,我一直很想以佛經當中的方式來理解,就有點困難,金剛經,圓覺經,似乎大多講的是那個放掉的動作,而放掉之後的樣子,就講得不是很清楚了。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的比較偏向在藍色光之前的一個不執著於任何一個點的狀態。而圓覺經講的,則比較偏向在開玄關之前,的那個放掉的動作,因為在開玄關之前,會穿過幻覺區,我查了些資料,推斷這個幻覺區應該就是所謂的欲界定,因為有微細的欲望,所以在這個區域,會升起一些類似夢境的幻覺。

所以圓覺經講的比較偏向這個階段要用的方式,要如何覺知眼前看到的幻境,脫離幻境,產生另外一種比較深度的覺。

我嘗試以一種看操作手冊的方式,來理解佛經,將佛經應用到修練的狀態裡面,雖然看起來很『外道』,但是我的想法是能夠練出東西最重要,是不是傳統佛教就沒那麼重要了。

但是因為是自己一個人看書摸索,所以會多方與人交流,一來也是不希望自己花了這麼多力氣還走偏,二來是希望能夠練出死後帶得走的能力。

所以對於佛經上的理論若有錯解,還希望Heaven兄多多指導。

又是新的一年,民國100年了,新年快樂!! :)

> 也就是說,要先放掉表層意識的覺知,深層的覺知才會出現。所以我的想法是,並不是守著表層意識的覺知不放,而是必須要有一個放開的動作,才能產生另外一種覺知。

我想這就是我經驗不足夠的原因,因為我沒有實際入較深禪定的情況,所以我也不確定你所謂的「放開」是不是技巧之一,我只是由資料知道心必須有要目標,就算放開現在的目標,也應該要轉移到新的目標。

> 不知道是不是我解得不對,佛經裡面也沒有說一直有個觀察的對象,而四禪裡面也有提到『捨』,如果一直有個觀察的對象,那麼所謂的捨,指的又是甚麼呢?

因為在我所學的資料中,「定」的意思就是「心一境性」,也就是心專注在一個目標的意思。

「捨」是在討論「覺受」這個層面的問題。簡單來說覺受有三種:「苦受、樂受、捨受」。捨受也就是「中性受」,或「不苦不樂受」。

證入初禪時,一切苦受都消失,所以會有「樂受」出現,一直到三禪都是樂受。到了四禪,樂受也消失,變成捨受。這就是四禪之後的「捨」禪支,並不是心的目標放捨掉了。

> 這個亮光,我在很多不同的理論中都看過,這個亮光絕對不是取相.......
> 而這個亮光,則是在非常非常深的狀態,能量很夠的狀態,才會出來。
> 佛教經典裡面常常講到光明,我懷疑這個亮光,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經典裡面講到的光明?

在《清靜道論》有提到「似相」,這是在取相出現後,定力更強時,會出現「似相」,書中是這樣描述:

「即於取相中得知遍的過失(如指印等)而似相則摧破取相而出,猶如從袋子裡面取出明鏡,如洗得很乾淨的貝殼,如出雲翳的滿月,如在烏雲面前的鶴,顯現得極其清淨,實百倍千倍於(取相)。」

也就是似相的清淨光亮是百倍千倍於取相,聽說有人形容好像看到太陽出來了,或許你的經驗和「似相」有關。

> Anda不是常常提到中觀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在一個點上面,但是有一個動態的觀是存在的,也就是說當這個觀是存在的時候,所有一切被感知的,都可以被觀察,也同時都可以被捨棄,就像圓覺經講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 所以我是採用這樣的方式來練的,為什麼這樣的方式,不是佛教的方式呢?

應該說,佛教談的層面很多,不過若是談「定」,也就是「定」,或是「奢摩他」,最根本的定義就是「善心一境性」(有時只說心一境性),所以我才強調心應該緣取單一目標,才是修定的方式。

不過若不是修定,例如修「觀」或是修其他的,當然就不是心緣單一目標,但那就不屬於定學的範圍,我就不知如何與四禪八定來做連結了。

> 但是因為是自己一個人看書摸索,所以會多方與人交流,一來也是不希望自己花了這麼多力氣還走偏,二來是希望能夠練出死後帶得走的能力。

對啊,我聽你的描述,就覺得你的經驗比我還深刻,所以會希望你能找到可以指導的禪師,讓你理解你所經歷的是什麼情況,又要如何才能走上更好的道路。現在就有如我只知道一張地圖,我大概知道怎麼走,只是走了很久卻沒走多遠。你則是已經在半路某處,問我現在大概在哪裡?因為你看到是實際的風景,或許那是在我地圖中的路上,只是地圖沒有那麼詳細,我就查不到了。

這時還真能體會:欲知山前路,需問過來人啊。可惜我不是過來人……

古德禪師也說禪定中有許多路,有許多都只是在光影門頭上做工夫,都是在玩識神影子,若走錯了就真的很可惜。這篇文章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108/108-8.htm 提到的性廣法師及燃燈法師,都是我聽說過很優秀的禪師,你可以網路上找一下他們的文章。之前提過的上座部佛教學院 http://www.taiwandipa.org.tw/ ,他們是帕奧禪師的系統,他們的禪師應該也是很優秀的,我個人以為,如果你能找到禪師請益,或許比自己摸索嘗試要來的穩當。

試想,千年來,各宗教各派別都有不同的人試出不同的法門,或許你深入許久,也可以發明一套新的法門。不過至今在理論上我比較相信佛法的路線,因為它是由入手到涅槃解脫都告訴我們要怎麼走了。其他的方法或許在半路有很精彩的風光,但若沒有指出如何到達結果,那就不是修行的好方法了。

>只是走了很久卻沒走多遠

Heaven兄,您實在很客氣,您說我走在半路上,其實我真的也是走很久了,您也知道,我在皮皮的網站之前,就已經練了10年了,到現在,練了20年了,10年內如果還練不上去,大概天葵盡的話,這輩子就到這裡了。

其實我一開始是先接觸佛學的,但是感覺有些東西無法理解,有些東西練不進去,所以中間我又接觸了很多,所以我沒有單純在佛教的路上,但是就是有一個直覺,想要練上去。

我練到現在有些比較大的突破,很想把心得分享給您,希望您也可以快點練出來,不知您是否願意聽聽看?如下:

1. 鬆靜自然。放鬆是我最大的突破,先鬆開再說。而放鬆裡面,我悟到很多學問,包含中觀都可以包含在放鬆當中。

2. 不怕睡。佛教修行很怕昏沉,我之前也和昏沉和散亂奮戰了很多年,直到我體會到放鬆之後,要睡我就讓他睡,反正睡醒了,就會覺醒,為了那個覺醒,睡一下無所謂,反正每天晚上都在睡,沒差。

反到是練習過程中不怕睡之後,晚上的睡眠狀態變了,聲音都聽得見,明明已經睡著了,聽覺是存在的,非常的特別,但是比較累的時候,還是會比較聽不見,而狀況好的時候,睡著的狀態是非常奇怪的,就是有一小塊都是醒著的。

3. 身體僵硬的話,雜念會很多,所以我練習的時候,起式都是站著,用站立的方式,讓身體打結的能量通暢之後,自動會坐下,這時候才開始坐。為了等自動坐下,我練了五年,才在第六年,產生自動坐下,這中間挫折感很重,有一陣子還覺得很灰心,怎麼都練不出東西,幸好都熬過來了,現在身體也慢慢改善了,雖然年輕時候一些老毛病還沒治完,但是身體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壞,反而越來越好,雖然好得慢,但是趨勢是有的。

另外,我查了很多書,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但是我知道我真的沒有在半路上,我只是到了門口而已,而且那個門口,還得練習很久很久,才偶而開一個細縫讓我看一下,那就是玄關區。

我很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快點練到玄關區,因為每個人練出來的風景都不相同,越多人練出來,才能夠獲得越多的資訊,書本上的東西實在太不清楚了,而且資料也好少。

有機會的話,我會去找禪師請教一下,其實我遇到的不是方法的問題,因為我整個練習是沒有方法的,就是鬆靜自然,加上中觀,從頭到尾都是這個,你說的一個目標,其實那個目標不是我們的意識去鎖定的,而是意識放鬆之後,會浮現東西出來,那個目標是被動出現的,我們不能用意識去鎖定目標,這樣會把意識鎖緊,會鬆不開,後面的意識演化就會卡住。

所以我還是有目標,只是那個目標是自動浮現的,就像我眼睛張開之後,演經自動就會看到眼前的畫面,是自動浮現的。我並不把我的焦點鎖定在一個目標上,而是鬆鬆的等待目標出現。

因此,目標是處於一種不斷演化的狀態,不斷的改變,不改的就是鬆靜自然+中觀原則。

當我體會到這點之後,就慢慢練出東西來了。之前我也練過鎖定目標的方法,練了很多年,都在跟散亂和昏沉作戰,直到我放棄這種方法為止。

所以我在練的時候,一開始就是站著,注意自己的身體,然後身體會自己想動,通常是肩膀先動,因為我泡在電腦前面的時間很長,所以肩膀很容易變緊,所以一開始都會先動肩膀,然後其他的動作會自己產生,動到一個程度,身體鬆了之後,就不動了,這時候,我就開始坐下了。

http://203.68.23.169/wisd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35&forum=6

這是我個人的練功記錄,裡面有很多猜測的東西,也很多自以為是的想法,拿出來實在很不好意思,但是希望能給Heaven兄一些參考。

我一直猶豫不想請教宗派,主要原因其實還是自己的練法太過自由,自己也願意讓自己這麼自由,也擔心會受到宗派的束縛,因為自己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才跳出來,不太願意再進入宗教的牢籠了。

所以我目前就是希望一些共同練功的功友盡量練上去,大家都練出東西來了,練出東西的人多了,就可以討論到底怎麼一回事了,就不會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在那邊看書猜來猜去了。

我在練的過程當中,也遇到很多功友,有不同的觀念,他們只想身體健康,不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中觀也不太有興趣,對於入定態也沒興趣。有的功友只對特異功能有興趣,有的功友只對指導其他功友有興趣,各形各色的人都有。

修行這條路,能找到討論的人不多,想要練到那個極致狀態的人也不多,大多數的人,都在半路就找到自己的風景了。佛陀指出了一條很清楚的道路出來,圓覺經、金剛經、楞嚴經等經典,很清楚的講出了這個極致的狀態,但是半路的風景,如何將經典的文字,與自己的經驗結合,找出路標在哪裡,就像您講的,沒有有經驗的人來帶,真的是很困難。

楞嚴經我看了20年了,就覺得那個階梯很高,跨不上去,所以中間我接觸了很多別的,最近這一年,鍾呂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似乎就是中間那個跨不過去的部分,所以也推薦給您參考。

我還沒驗證出來,但是我覺得接近了,如果猜測的是對的,那個玄關的亮光如果能繼續出現的話,應該就會出現楞嚴經當中色陰消盡的狀態。

>或許你深入許久,也可以發明一套新的法門

其實我沒有發明任何法門,就像上面說的,沒有任何法門,才是最好的法門,我主要練的是中央大學林孝宗教授的自發功,但是他的書講到入定態之後,只說入定狀態不容易界定,各家各派說法也很分歧,然後就介紹了幾本書要大家自己去研究,楞嚴經,清淨散論等等。

>不過若不是修定,例如修「觀」或是修其他的,當然就不是心緣單一目標,但那就不屬於定學的範圍,我就不知如何與四禪八定來做連結了。

你對目標的說法,讓我又有點想法上的突破,就是上面講的那個目標是不斷的演化的,我是剛才自己寫出來之後,才發現有這個想法出現了。

單一目標,這個東西值得探討,單一目標是不能演化的嗎?

例如,我一開始把目標放在身體,過幾秒鐘之後,身體的動作出現了,我把目標放在動作,過一會之後,動作沒了,剩下氣感,例如脈動感、麻震感,我又把目標放在脈動感、麻震感,過了一會,氣感又變了,變弱了,意識也逐漸鬆了,我又把注意力放在鬆開的意識上,意識又鬆得更開了,然後取像就出現了,眼前藍色薄霧光流轉,意識又繼續鬆得更開,薄霧光流轉漸漸變淡,一個下沉,眼前就打開一個不動白薄霧光空間,就是玄關,意識突然變得比較清醒,但是不是表層意識的清醒,是另外一種覺知的升起,這時候目標又變成另外的東西了。

所以目標不斷的在演化,這樣也算單一目標嗎?

單一目標的定義指的是:一段時間只在一個目標上(但是目標可以讓他演化)?或是從頭到尾都在呼吸上?

> 2. 不怕睡。佛教修行很怕昏沉,我之前也和昏沉和散亂奮戰了很多年,

其實我也不怕睡, 只是每天練的時間不多, 大概只有半小時, 有時太累昏沈, 一睡時間就沒啦. :Q

> 所以目標不斷的在演化,這樣也算單一目標嗎?
> 單一目標的定義指的是:一段時間只在一個目標上(但是目標可以讓他演化)?或是從頭到尾都在呼吸上?

理論上目標是有在改變的,只是過程都是單一目標,不過也有變化較多的。

清淨道論有四十種方法,以觀呼吸來說,一開始的目標是呼吸,似相出現後就是以似相為目標,大多數都是寫到這裡就是等證入初禪了。不過前陣子看到一個新說法,他說入初禪後,目標變成是心,以心為目標。

有的目標比較不是那麼固定,例如念佛法門,目標就是佛的名號、佛的功德、佛的各種殊勝,這時目標就會一直切換,不過這類的清淨道論就有提到無法證到初禪,最多只能到近行定。

http://chifree.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DESC&...

我的網址改了,請Heaven兄參考。

>其實我也不怕睡, 只是每天練的時間不多, 大概只有半小時, 有時太累昏沈, 一睡時間就沒啦. :Q

您真的要睡,我最近鬆開心輪,就是因為一直讓他昏,就這樣整整昏了超過一年,每次一昏,都是超過一個小時,有時候,一天練個三、四次,每次都一兩個小時這樣昏,整整昏了一年,到最近心輪的能量慢慢鬆開,才慢慢比較醒過來,我發現,心輪的塞,真是非常的可怕,像是塞滿了無窮盡的垃圾能量似的,要有非常非常大量的放鬆,非常深層的放鬆,才能夠鬆得開。

為了省下時間來練功,我做了很多蠻好笑的改變,例如不掃地,買一台iRobot自動吸塵器,不出門購物,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在pchome或者momo網路商店購買,光是掃地和購物省下的時候,就可以練不少東西了。

>他說入初禪後,目標變成是心,以心為目標。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應該可能入了初禪了,能量大部分都在心輪,注意力也被拉到心輪,偶而心輪比較通的話,氣就會往下跑,就到命門,然後再往上跑,通脊髓,到腦袋,不知道這應該是幾禪呢?

這些氣,都是自發跑的,不是我去引導的,所以說這都是自發功,只是外面所認知的自發功,大多在外層氣,也就是走經絡的部分,動作的部分,內層氣,走五臟的部分,幾乎找不到資料,所以對於自發功練到後來,走內層氣,很多人也不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邊練才邊發現,我的日記裡面也記載了查資料的歷程,邊查邊猜。

這樣一路練來,其實關卡還蠻多的,每個關卡都很細節,像通心輪最大的關卡就是安全感的放鬆,有了強烈的安全感,才能萬念俱放,甚麼都可以放下,死了也無所謂的那種放下,才有辦法鬆開心輪。

但是鬆開心輪之後,該如何繼續,現在還查不到資料,希望Heaven兄,能指點一下。

因為我現在練到心輪鬆開了之後,眼前就米黃色整片變亮,意識也跟著浮起清醒,練到這邊,意識就變得非常的動盪,沒有像鬆心輪的過程當中那麼的安定,完全沒有念頭。

這個動盪,造成我一個困擾,就是練不下去,想要起來了,但我總覺得,應該還可以繼續下去,只是我還抓不到重點。

印象中,查資料好像有查到說,二禪比較動態,請教Heaven兄,不知道一般來說,二禪情況如何?如何去面對二禪?重點心態是甚麼?

miya, 你提到的比較偏向氣功, 這是我無法與佛教禪定放在一起討論的.

像我修學安般, 整個觀察的重心就是在鼻頭, 氣進到體內就不去理它了, 所以無法和你提到的氣走經絡或通心輪來比較.

在我的理解裡, 如果眼前的光明是不穩定的, 就繼續觀呼吸, 直到光明穩定, 再把心的目標移到光明上, 但這不是我的實際程度, 只能讓你參考了.

至於初禪變成二禪, 我的理解是這樣:

先由初禪出定, 觀察是否有初禪五支 : 尋, 伺, 喜, 樂, 定.

再思惟 "尋" 與 "伺" 是粗糙的, 應該捨棄, 如此修習就能入二禪. 同樣的, 修三禪就是捨棄 "喜" , 修四禪就是捨棄 "樂".

另外還有 "五自在" , 書上說若修至初禪, 要練習五自在, 五自在熟悉之後, 再來練二禪, 否則二禪可能不易成功, 甚至連初禪都會失去了.

>整個觀察的重心就是在鼻頭, 氣進到體內就不去理它了,

>如果眼前的光明是不穩定的, 就繼續觀呼吸, 直到光明穩定, 再把心的目標移到光明上

這邊其實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光明穩定指的是何種的光明穩定?

光明有好幾種,每一種都不穩定,以我目前的程度,知道只有一種可以撐很久都不動,就是入定態的白色薄霧光,那個是完全不動的,心念也不動。

如果這是所謂的光明穩定,那矛盾就出現了,因為這種的光明穩定,是必須要把注意力很鬆的放在心輪位置,如果放在鼻頭,這所謂的光明穩定,是永遠不會出現的。

如果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心輪上,沒有通過這所謂不動的白色薄霧光,就無法打開心輪,心輪打不開,就無法出現整片的光明,而這整片的光明,也不穩定,浮出來,又消了,大約就幾秒鐘而已。

如果沒有整片變亮,沒有打開心輪,則無法聚光,圓光就更無法出現了,我目前還沒到圓光,無法判斷這個圓光是否是穩定的光明,但是前面的心輪不開,這圓光也是無法出現的,所以應該不太可能在圓光出現之後,才把注意力放在穩定的光明。

推估這穩定的光明,是所謂的道家講的玄關,或是虛境,就是一個眼前突發性的轉變,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不知是否正確。

真希望Heaven兄趕快練出穩定的光明,這樣才有真知佛典的人可以請教,所以會給一些奇奇怪怪的建議,也希望Heaven兄,能試試看,畢竟原來的方法已經練了這麼久,練不出東西來,要不要換個方法,就是沒有方法的方法,無為之道?

  入定的定義,各個宗教門派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一、李嗣涔教授的看法:「我們測量了氣功師父在練氣時腦α波振幅之變化,由此發現了兩種不同的氣功態。第一種狀態腦α波之尖峰功率大幅降低,我們定義為『入定態』。第二種狀態剛好相反,腦α波之尖峰功率大幅增加,定義為『共振態』。」

  基本上,練「入定態」的功法,大致是讓心念專一或是摒除雜念讓心念放空之類的功法。

 

  二、道家經典:極少描述所謂「入定」的定義,能有個「無念」的說法就不錯了,但有的門派的描述是「無念而有覺知的狀態」。

 

三、佛家對入定的討論,多半是「九次第定」包括了:

  (一)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二)無色界四定: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三)滅盡定。

  最常談的色界四禪的禪支的描述,在南傳佛教的《清淨道論》等著作,已經有很詳細的討論了,近代南傳佛教的大師對其也有很多的註解了。

 

  但許多禪師對色界定與欲界定的區別,就是沒歷經過喜禪支、樂禪支的話,就頂多是欲界定了。

Long 你好,感謝回應,前陣子我剛好也貼了李嗣涔教授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

http://heavenchou.buddhason.org/node/209

我在裡面也提到

 

3. 佛法的修定與其他法門的練氣是不同的方向。修定是以修心為主,修定雖然也有用數息等方法,這也是以調身為入手,但主要目的還是調心。(也就是影片中的入定態)
 
而練氣功等方式,以及許多過度強調練氣、調身與能量,這些並不是佛法所鼓勵的。我相信身心是互為影響,練身也是有機會改變心的狀態,但畢竟是繞了遠路。(影片中的共振態)
至於道家的定,我也沒有什麼概念。:)
 
這二天也剛好看了莊春江居士分享四禪與四果的問題,他除了介紹主流的說明,也引經據典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見解,同時也分析了南傳與北傳的一些看法不同,蠻值得參考的。
 

  一、基本上入定的方法選擇上以佛教說的色界四禪之共有禪支「心一境性」,將結果作為方法是比較容易的,即使用讓「心念專一」的方法,這也是大多數佛教的止禪方法之基本原理。(但方法上建議是只專心觀照某一適當的所緣標的,而不建議用人為意識去持咒、觀想等等,因為這麼做的話,原理上說難聽一點是用一個大妄念來止住其他許多的小妄念,重點是由於人為意識持續運作的關係,較不容易進入深沈的靜坐狀態。)

  二、我個人的經驗及看法,如果要進入色界四禪的話,那個氣脈是必須有一定的基礎,否則喜禪支、樂禪支這類現象很難發生,以道家來說性功、命功都要達到一定的基礎才行。(道家說的性功,即修性之功,指修心煉神的功夫。道家說的命功,即修命之功,指修身煉氣的功夫。)

  三、道家有個境界是「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此一詞出自《莊子》),我的經驗大致是先出現眼前整片穩定不閃爍薄薄的淡白光,稍後會有一心不生又有覺知的心理狀態,時間感則是明明覺得只坐沒多久而實際上卻過了很久。(這類現象看似入定,但我有這類經驗時,並沒有樂受的覺受,所以連佛教說的色界四禪裡的初禪都達不到,頂多是欲界定而已。)

  四、再談「虛室生白」的現象,很多門派會利用此一現象出現來作為特殊的功法之用。

  (一)南傳佛教好像很多禪師的書上都會寫這種方法(因為此法出自《清淨道論》的原因?),先修習安般念(觀照呼吸)的方法,然後出現白色的禪相,然後一直平靜地專注這白色的禪相,一直專注直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是禪那。

  (二)《 伍真人丹道九篇》:〝兩眉間號曰明堂,陽光發現處矣。陽光發現之時,恍如掣電,虛室生白是也。當煉精之時,即有陽光一現之景,斯時也,火候未全,淫根未縮,一遇陽生,即當採煉……務期圓滿三百妙周之限數,而後巳。限數滿,惟宜入定
,以培養其真陽,聽陽光之二現可也。由是於靜定之中,忽見眉間又掣電光,虛室生白,此陽光二現也,正是止火之景止火候也……此時動氣雖不妄馳於動竅,而生機卻內動於氣根……陽光二現縱有動機,亦去其火,更宜入定,以培養其真陽,靜聽陽光之三現可也。由是於靜定之中忽見眉間又掣電光,虛室生白,此陽光三現也。真陽團聚,大藥純乾,云得陽光三現。光既三現,則氣根之內已有大藥可採,又足徵也〞。因陽光二現時已可止火,故止火始於陽光二現,終於陽光三現,故〝二現三現皆名止火之景,止火之候,獨是陽光三現光,兼名採大藥之景,採大藥之候也〞。

  伍沖虛所謂的「陽光三現」的說法,出現一閃即逝的淡白光現象,第一次是採大藥的好時機,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止火之景了。

  (三)還有些道家門派會在出現虛室生白的現象時,認為這就是「性光」,然後再將性光以眼神內收(應該是內收於上丹田),我是認為那是一種變相的守上丹田之類的方法。

 

  會來到這兒,是因為google時發現到這一篇,就順便回應一下。過去我應該與各位在網路上其他論壇曾經有過接觸才對,如果各位真的修習某種方法很久很久,但一直進展不前的話,我的建議是不妨試試修習其他的方法一段時間試試看。(每個人的習性不同,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的話,那個進展速度會比較快很多。)

同意 Long 的一些看法,我只對佛教的教導較熟,淡薄的白光依理就是在「取相」的階段,佛教的教導就是繼續專注所緣,直至「似相」出現。

不過對於是否要氣脈的基礎,我就沒看過初期佛教有相關的教導了。初禪的喜樂是來自於離欲、惡不善法所產生的,所以稱為「離生喜樂」,應該和氣脈的修練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然,身體上的基本健康是需要的,否則也會造成障礙。

  氣脈的問題,我不說了。等有喜禪支、樂禪支的經驗時,自然就會了解了。

  前面有提到虛室生白的現象,然後有說一下不同門派對此現象的因應之道。(但並不是說誰的方法就真的比較好或是比較高桿。)

  但我個人的經驗,這類虛室生白的現象只是某個階段會出現而已,並不是每次都會出現的,或許有的人永遠不會出現也有可能。

  這樣子將光色這類禪相作為止禪專注的所緣,就未必適合了(除非是用你自己想像出來的光色,或是用自然環境的光色)。

  止禪專注的所緣,原則上最好是穩定的,而不是時有時無,甚至很少出現的……

我前一篇所寫的「繼續專注所緣」是指專心在原來的所緣,例如修安般者,就繼續專注在呼吸。直到穩定的似相出現,才將所緣轉移至似相,並不是要以薄光為所緣。

在個人的經驗中,「取相」的確會干擾,因為要專心在原來的所緣,但取相的出現很難不會拉去注意力,一句「專心在原來的所緣」是很簡單的說法,但在實行上還真的有點難度,我是「久了就習慣了」才慢慢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不知諸位學長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大家參考學習。

  光色的東西,就看久了就習慣了。

  有一天,我自己在想這光色會不會是因為我執著於它,所以才出現的,這樣子想清楚之後,從此靜坐時就極少再見到光色了。

  因為你用的是《清淨道論》的方法,先觀呼吸,等似相出現後,再以似相為所緣來作為專注觀照的對象。

  不然,我認為無論取相、似相出不出現,一直以呼吸為所緣來觀照,搞不好還比較容易進入禪定的狀態。

硬碟壞了,今天才處理完,所以回應晚了。

學長說的也很有意思:「一直以呼吸為所緣來觀照,搞不好還比較容易進入禪定的狀態。」或許這也是技巧之一,若學長有這方面的心得,還請不吝分享。

  長期以來,我的靜坐方法修的並不是止禪,但要說是觀禪也不是。

  但後來一直覺得突破不了,所以我自己有一段時間是修止禪的,但是以聲音為所緣來觀照的。

  方法很簡單,就是只要聆聽聲音就好了,但不要對聲音去加以分辦區別。

  這是我用的方法,提供你參考。

原來學長修的是觀音法門啊. :)

我以前也聽過這個法門, 而且我也在清海法師門下學過類似的方法, 不過他教的和 "觀音法門" 是有一點不同.

我突然想到一事, 聲音是色法, 以色法為所緣, 理論上符合色界禪. 不過一般的教導也說 "聲耳是初禪的刺" , 也就是 "聲音" 對於初禪是干擾, 那修觀音法門在理論上要如何處理?

這似乎是蠻有趣的問題, 以前從來沒想過, 難道這就是四十業處中沒有以聲音為所緣的關係?

  清海教的應該不一樣吧?她教的是「光音」,而不是「觀音」。

  事實上,我的方法算是無師自通的方法,因為發現平時心靜下來的時候,就能聽到耳嗚聲,但非不會對我有所干擾,反而愈聽能夠讓心愈靜下來。

  聆聽聲音是《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教法裡最簡單的原則,我想這點應該沒人會否認的。

  至於「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因為個人比較駑鈍一點,雖然看了許多《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相關資料,結果發現各家的說法不一,因此個人也不敢揣測其真義,就只用最簡單的聆聽聲音而不加分辨區別的原則就好了。

  一直以來,我靜坐時極少認為聲音是一種干擾,如果開始靜坐時,由於還會去分辨區別聲音的話,當然外界不適的聲音就有可能是干擾了,坐的比較深沈一點的話,即使外面放鞭炮,心理也不會動搖。

  還有一種聆聽聲音的方式是聆聽身體內部的聲音,因為這種聲音很悅耳,愈聽心理是能愈靜的,這是我早先的方法。後來我有試過聆聽外界的聲音,最終的效果是一樣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經上說修觀音法門修的好的話,是能入三摩地的。至於能不能入色界禪定,我的經驗應該是沒問題的。

  前幾天因為生氣到頭痛,靜坐時使用師門的方法(強調不可心一境性),但由於沒有立即的效果,因此就改用聆聽聲音的方法,靜坐到一半時,頭痛就不痛了,坐到後來覺得舒服到根本都不想下坐了(即使你處在非常熱的環境,也會覺得全身清涼無比,舒服的不得了。)

  靜坐的樂受是要能延續到靜坐下坐之後一段時間的,而不是只有在靜坐的時候,下坐後即使和人起衝突吵架,但心理仍能如如不動,才算勉強及格的。(寫這個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的懂?希望不要被認為是瘋子。 XD)

  雖說止禪能暫時降伏煩惱,觀禪能永久斷絕煩惱。但觀禪真要修習到有什麼成效,我反而覺得比止禪難多了。(但一般的看法反而認為止禪比較難以有所成效?)

  我修習是道家的方法(雖然非常不像一般道家的方法),但看到師門修習較好的同門的心得,我是認為禪定與氣脈還是有所關聯的(只是未必得像一般說的去練氣幹嘛的,相對地重視的是修心)。看過幾位修到降白虎(馬陰藏相)、斬赤龍(赤龍指的是月經,但已過更年期者,須讓月經再度出現,然後再斬斷。)同門的心得報告,那個樂受比男女之樂不知道多出幾倍,所以要真的打通任督二脈的所有氣脈關卡之後,才有資格進入色界第四禪的殿堂吧?(但我的師門方法絕不會是止禪,因為強調不可心一境性,頂多是靠念頭自然寂滅而已,初下手極難適應,但慢慢地會漸入佳境。)

  我對同門的觀察及經驗是隨著氣脈一步步的打通,那個樂受會愈來愈強。師門有靜坐兩三分鐘內就幾乎沒有呼吸的人(但幾分鐘仍會有微微很難察覺到的一息,這是第三者在旁邊去測靜坐者的口鼻。)都是降白虎、斬赤龍以上的命功修為的程度了。

  最後,我認為止禪應該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所緣來專注觀照,這樣子進展才會快,如果一直卡在某個瓶頸的話,建議多試試不同的所緣來專注觀照。(但也應該要修習一陣子才能對適不適合來下定論?而不是每次專注的所緣都不一樣。 XD)

清海法師的法門其實有二種,一種是「觀光」,一種是「觀音」。

其中的「觀音」就是聽內在的聲音。
 
至於其他的,目前就沒有足夠的經驗與學長討論了。 ^_^

  我自己是沒向清海學過東西就是了,清海的《即刻開悟》那四本書,我印象中好像也沒實際寫出具體的方法就是了,不過那是我很早以前看過的,

  不過,我的經驗來說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和聆聽外界的聲音,最終那個效果是一樣的。不過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的好處是那是穩定的所緣,而不像外界的聲音是隨機的(除外你特意去播放CD之類的)。

  但我自己會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先前說過是因為靜下來時就會聽到這種聲音的因素,也能算是一種自悟的法門。

  師門傳給我的方法,原則之一是不可專注於特定的所緣,即使如此,仍會有喜禪支、樂禪支的現象出現,只是效果和花的時間長短還是不如觀音法門好及快就是了。

 

原來 Long 師兄也看過清海法師的書. :)
 
書上的確沒有寫方法,那是要參加他的「印心」才會教導的。現在不知他的團體還是不是如此運作?
 
不過清海法師也沒有將此法原理說的很清楚,就是教我們讓聲音帶領我們就可以了。現在想起來的確是有點危險的法門,如果沒有教導,走錯路也是很容易的。
 
此外,對師兄提及貴師門的方法不可專注於特定所緣,這倒是與佛教差很多。佛法一般是先依特定所緣修止,以便得定,再依定力修觀。
 
若不專注於特定所緣,無法想像其用意為何?若以修三十二分身或四界分別觀,一開始也是非特定所緣,但後來也會生起「似相」,再將所緣轉為似相而得定。
 
難道是為了直接修觀嗎?

  不專注於特定的所緣,所以不是止禪,但也沒像四念處那樣子強調要觀身、受、心、法,更強調不可用人為意識去從事靜坐,連起個念頭去觀照特定所緣都是不行的(雖然方法的原理是這樣子,實際上根本很難在整個靜坐過程完全做到這一點,除非是練到很高段的人了。)

  只是老師曾說保持在一念不生、但有覺知的狀態。(但似乎不具備佛教色界四禪的共同禪支:心一境性。)又強調保持在似睡似醒的狀態,比較像是混沌的概念。

  只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念頭是得靠自然寂滅的。

  我自己想了很多年,我師門方法的的優劣點,好處是不會有什麼弊端、起手到了手用一個方法就行了;缺點是命功方面氣機不易發起,性功方面則是念頭不易大幅減少,所以練了一陣子覺得沒什麼收獲或是沒什麼感覺而放棄不練的同修很多。

  但觀察師門同修寫的東西,色界四禪禪支大多是符合的(除了心一境性外,因為方法的原則之一是不專注於特定的所緣。)

  過去我用這種方法靜坐,眼前整片穩定不閃爍薄薄的淡白光這類取相也是曾經出現的,只是我並不會繼續從事利用這種白光去從事的其他靜坐方法,出現就出現,也沒有特別理會它就是了。

  我用這種方法靜坐,喜禪支、樂禪支是會出現的,只是效果及產生速度不及我用觀音法門這種止禪的方法。

  我師門其實並沒有特別強調喜禪支、樂禪支的東西(因為道家的入定定義強調無念,但幾乎沒說到樂受的現象),不過這種現象很久以前在打通頭部氣脈中心時,我就曾經體驗過了,只是因為無法重複,曾經一度以為是只有打通頭部氣脈中心時才會出現一次,後來靜坐一再重複出現這種喜禪支、樂禪支的現象,才去找書看的,然後才發現佛教的資料對這種現象是談的比較多的(特別是南傳佛教比較多,藏傳佛教次之,漢傳佛教比較少人在寫。)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雜阿含第四七四經》)比較像是道家說的胎息現象。練到這個階段,也才差不多是道家說的煉精化氣階段結束了……

  至於清海,從僧尼相到現在變成穿著多采多姿的「天衣」及染著金髮的女王相(這樣子稱呼,應該可以吧?)可見其內心有很大的轉變。

  加上她把基督教上帝概念又混合進來,其實蠻奇怪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印度的「梵我一如」思想那一套,因為我後來懶得再深入去研究她的思想了),但她那一套說法絕不會是佛教就是了。

  「即刻開悟」的說法應該也是速食主義下的產物吧?一堆人看到這種說法就認為真能那樣子,而去當她的信眾了。

頁面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