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心得(03)

 

進度: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一章 「佛法」/第二節 釋尊略傳(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34_01_02
 
世尊的事跡主要分三個階段:
 
1. 由誕生因緣(或更早些),出家,修行,說法;到成佛第六年,回迦毘羅衛省親,教化釋族止。
2. 世尊晚年最後的大遊行。
3. 上述二者之間有三十多年,有許多傳說,卻沒有前後次第的敘述。
 
世尊出生年代主要有三種說法:
 
1. 西元前 467 - 西元前 387
2. 西元前 569 - 西元前 489
2. 西元前 511 - 西元前 431 (印老覺得這比較接近事實)
 
世尊基本資料:
 
出生地:迦毘羅衛城(今尼泊爾南境)
姓:瞿曇
名:悉達多
父親:淨飯王
母親:摩訶摩耶(世尊出生後七天往生)
姨母:世尊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長大
誕生地:嵐毘尼園
妻:耶輸陀羅
兒:羅睺羅
 
出家略傳:
 
世尊出家因緣有二傳說。一是見耕農人及耕牛的辛苦,以及種田要除蟲,因此生起憐憫心,思惟諸苦及生滅法等。二就是一般人較常聽到的,悉達多太子見到老病死,感到人生無常,所以追尋解脫之道。

悉達多太子先後參訪了「阿羅邏伽羅摩」及「鬱頭羅摩子」,學習高深禪定,卻不能解脫,又到優樓頻螺村修苦行,依然無法解脫,才放棄苦行。

後來受牧女的乳糜供養,在尼連禪河中沐浴後,至菩提伽耶,於樹下立誓,若不證無上菩提,終不起座。初修四禪,在定中正觀緣起,終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世尊成佛後,原本想直接涅槃,後因梵天勸請,才決定說法度眾。
 
佛陀原本想度化二位教導他禪定的老師,但二位老師都先後往生了,所以就到迦尸國波羅奈的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此為初轉法輪,教導中道、八正道與四聖諦。
 
世尊與五比丘共住,不久當弟子已有一百多人時,世尊便囑付他們去分頭教化,世尊的正法也因此迅速發展。
 
第二年,遊化到王舍城,得到頻婆沙羅王的歸依。佛的二大弟子,舍利弗與大目犍連,也加入僧團。此時出家弟子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了。
 
世尊以法攝僧,僧眾依律共住,過著和樂清淨的集體生活。世尊一直在恆河兩岸教化,至五十多歲後,雖也遊行教化,但多住在舍衛城。
 
世尊晚年發生了幾件不幸之事:
 
一、提波達多破僧叛教。
二、釋迦族被滅。
三、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入滅。
 
世尊八十歲那年,在毘舍離安居。安居三月終了便向北方遊行。在波婆受純陀的供養飲食,引起病勢的急劇變化。到拘尸那便於夜裡在娑羅雙樹間般涅槃了。將入涅槃前,還度化須跋陀羅為最後弟子。
 
「諸行是壞法,精進莫放逸,此是如來最後之說。」這是世尊留給我們最後的教導。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