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無我

這是今天看到一位可能是蕭平實信眾的奇怪觀點,在數次討論之後,忍不住把心得整理出來。
 
====================
 
【我見】真的是很難破除的邪見,先不要說親證無我這樣困難的目標,就算是理解上的無我,依然有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想盡辦法要證明一定有一個我。經文上說的明白的內容不去理解,千方百計就是想要在弦外之音找到自我的立足點。這種學習,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離正道愈來愈遠。
 
打個比喻,就像告知古人沒有雷神,打雷是自然現象。有些人可能就是不接受,還會問那會不會有雷神他爸?如果說沒有雷神他爸,對方可能又會問,那有沒有雷神的老闆?如果不想接受答案,問題永遠沒完沒了。
 
如果說世界上沒有神雷,他還會問那【世界下】有沒有神雷?【世界外】會不會有神雷?
 
不接受無我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世間有【真我】,佛陀就會直接說明,何必說【無我】,讓人去猜弦外之音呢?
 
佛陀說五蘊無我,他們就猜會不會在五蘊外有個六蘊我?說十八界無我,那會不會在十九界找到真我?這些都是戲論,沒有邊際。
 
這件事由經文可以找到完整的解釋,希望這些【夢裡尋我】千百度的人,可以放下妄心,不要再亂想了。
 
首先,經典的無我不只是五蘊無我,最大的範圍是【一切法無我】。經證如下:
《雜阿含經》卷10:「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CBETA, T02, no. 99, p. 66, b13-14)
至於什麼是一切法呢?經中也有說明,就是十二入處,經證如下:
《雜阿含經》卷13:「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CBETA, T02, no. 99, p. 91, a27-29)
十二入處就是六內入處和六外入處,這些也都無我,經證如下:
《雜阿含經》卷11:「六內入處無我。」(CBETA, T02, no. 99, p. 74, b1)
 
《雜阿含經》卷11:「六外入處無我。」(CBETA, T02, no. 99, p. 74, b10)
至於妄想以為在十二入處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法的,佛陀也有說:
《雜阿含經》卷13:「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CBETA, T02, no. 99, p. 91, a29-b2)
意思就是,這些意見,只是空口說說,經不起質問,愈問只會讓提出來的人更疑惑,因為那些意見並不是他們實證的程度。
 
我想這樣應該很明白,佛陀說一切法就是十二入處,而這十二入處皆無我。這些就是一切了,不要妄想要在十二入處之外找到一個新的法,然後說【我】就藏在那個地方。
 
至於這些人,在回答不出別人的提問之後,就會找出一堆問題來問,質問你什麼是如來?什麼是涅槃?什麼是本際?什麼是真如?
 
好像如果你回答不出來,他就可以說答案就是【如來我】【真如我】【本際我】【涅槃我】,說成好像只要加上一個【我】,問題就變成答案了。
 
正確的解答應該是,如果不知道答案,就好好研讀經典,請教善知識,而不是違背佛陀的【一切法無我】的教導,因為違背佛陀的教導,肯定不會是理解佛法的途徑。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回應

看到學長這樣的解說,設想學長是從護持佛法正法的角度出發解說.不過,對還未觀察到「我」造成自他問題者來說,這會不會太過高深啊?

當然,若對方只是為了辯論,那對方可能需要的是,多一些哲學、邏輯相關的基本訓練,多讀一些佛經,了解佛說。但若是真為了修習佛法,可能要先覺察「我」(貪欲、嗔所帶來的自他困擾),可能就比較容易了解世尊「無我」的止苦之道啊。

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如果開始觀察自己的心念、欲望、還有人我互動等,造成自己常常心念都執著在那一念頭或想法裡(一直想要某物、想要不得、或氣憤某人、某事),而無視於眼前、週邊重要事務或之類的,接著又因此產生懊惱、悔恨等,就比較容易了解「我見」的問題。

簡單說,如果都不能體察「我」的過患(苦),那怎麼可能了解「無我」解苦之道啊?

有時候想,這是不是因為書讀太多,一直都活在抽象知識世界裡,只想作文字辯論並以此為樂、為傲,而不知人間疾苦所致?.....

belle

 

 

是啊,這對一般人來說是蠻困難的。

這篇主要是對治那些自認為在經典中努力找尋「我」的影子,所以才把經典的答案給他們看。希望他們知道,經典的解答是很明白的。

至於一般不是由經典入手的,的確不適合直接搬經典出來,因為不熟悉的話,說了也沒感覺的。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