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佛法中沒有「靈魂觀」嗎?

網友來函討論:

拜讀你先前的文章後 關於回應處提及~「佛教本來就不主張有靈魂,二千多年來都是如此,若你認為有靈魂,那你可能信仰的不是佛教,當然與佛法也不相應

我個人有些不解的是~業力與習氣 煩惱和無明 不是在有形的身體消逝後隨著無形的靈魂去輪迴或出脫輪迴嗎
還是說我對靈魂于佛法的認知解釋有問題
那正確的說法該是為何~

以下是我的回應:

你可以先參考《佛陀的啟示》的這一篇〈無我論〉,其實整本書都是我樂於推薦。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buddha_taught/6.php

《正信的佛教》這一篇也提到同樣的觀點,只是該篇最後用大乘佛法八識的思想,而我個人比較喜歡原始佛教的說明。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orthodox_buddhism/23.php

我簡單提出我的理解,其實你的想法沒什麼問題,只是不必要去想像有一個無形的靈魂住在有形的身體中,也不用想像有無形的靈魂負責承載一切的業力與習氣等等。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宗教歷程 (中)

(..續前)

直到有一天,在學校的書展看到了二本書,是宋澤萊老師寫的「被背叛的佛陀」與「拯救佛陀」,光是書名就深深吸引我的注意,怎麼會有那麼酷的名字啊?佛陀會被背叛?佛陀還需要被拯救?不翻翻實在對不起自己的好奇心,在仔細看了之後,才深深被其內容所震撼。

書中談了許多原始佛教的觀點,也嚴厲的批判大乘佛教,或許是宋老師個人政治傾向的問題,他也在書中多所批評國民黨,他認為國民黨與大乘佛法二者都是源於「大陸地區」的自大概念,我自己則是自動過濾了政治方面的觀點,專注於書中佛學的探討。

老實說,那時我覺得他寫的很有道理,也不違背佛經的教理,書中有摘錄出許多他和大乘佛教徒的筆戰,說實在的,那時我幾乎都覺得宋老師說的比較有道理,尤其他在剖析佛法中無常、苦、空、無我的概念,評判了許多依然不自主陷於「梵我論」的佛教徒時,我真的覺得自己被他結結實實地戳中要害。回想當時我的那些問題,的確是深深陷入梵我論之中,不論是在一貫道、海清法師、某些大乘觀點、新時代觀念、當然還有信奉上帝的基督教與摩門教,都是同一個問題在作怪。當初我自以為可以圓融統攝諸法的觀點,原來正是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反對的梵我論,那個打擊之大,不難想像。

後來又買了一本宋老師的書「佛陀解脫大道」,花了一陣子時間,試著消化這些書,但總是有些地方無法搞懂。例如:若是真的無我,受業報的人是誰?是誰在輪迴受苦?又是誰成佛涅槃?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一般標籤:

外道眾生相(下)-莊圓和信眾們的100個錯誤

~~前言~~

看了莊圓團體的作為,和友人興起了寫篇「外道眾生相」,主要是把莊圓不符佛說的言行指出來,因為他們的問題很多,很適合讓初學者參考,一來看看現在有哪些外表包裝著佛法卻違反佛說的行為,以後比較不會被外道玄妙的言論所惑,二來也可以複習簡單的佛法概論,至於本文中的「信眾」,倒也不一定真的是指莊圓的弟子或信眾,有時只是在莊圓站上的發表者,在此統一用「信眾」記錄之。「100個錯誤」只是順手捻來,倒也不一定能找到一百個,當然也可能超過,若讀者發現莊圓團體有什麼錯誤值得指出來的,也歡迎留言回應。

~~信眾篇~~

1.莊圓是佛陀轉世,這是因為他「乘願再來」。

佛陀和阿羅漢都不會「乘願再來」,因為阿羅漢的描述之一就是「所作已辦」,所作已辦就是該做的都做了,沒有再發什麼再來輪迴的願,若還有願力未了,就不會成為所作已辦的阿羅漢,這二者是互斥的關係,不可能同時發生。

2.信眾說:莊圓師父是不是佛陀,我想這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在於所傳達的法是不是佛陀所傳的法。

他是不是佛陀當然是重點之一。因為若他不是佛陀,就犯了佛法中「未證言證」的重大過患,他的言行已經不符佛陀所傳的法了。再者,他所說的合不合佛陀所傳的法?事實上有太多也被質疑,本文所列出的都是他所說不符佛法的證明。

3.信眾為莊圓說話: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或許你多觀察久一點,多用心思考一點,也許就會了解莊圓的用意了。

莊圓他自己說過,當他宣稱他是佛陀的時候,他付出的代價就是人家會用最高標準來檢視他。他也說他宣稱他是佛陀的時候,他要證明他是佛陀!

如今弟子卻反過來對我們這些質疑的人說,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這不是否認了莊圓希望大家用最高標準檢視他的用意嗎?

而且那句話也可以改成:「或許你多觀察久一點,多用心思考一點,也許就會了解我們為何要指出莊圓錯誤的用意了。」我希望莊圓信眾真正的去思考這句話,而不是只用這句話來要求別人。

4.信眾說:你最好把莊圓的書全部看一遍,再來討論比較恰當。

我所指出的錯誤都很明顯,為何要把莊圓的書全部看完?莊圓及信眾在指責各大法師時,我想他們也沒看完他們的書。在評論佛法時,我更相信他們沒有看完全部的佛經。何況,若那些有看完莊圓全部的書的人,都無法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希望我看完莊圓的書就能釋疑?這道理是非常容易明白的。

5.信眾說:會在意文章或建議是否被刪或者回應與否?那表示你的思維充滿自我。

這是在 christine 在莊圓站上回應屢屢被刪,提出質問後,其信眾留下的話。

christine 承認他不是初果聖者,所以還有自我。但要檢驗,就要用同一個標準。莊圓站上無法回應別人的質疑,就把別人的文章刪除,是不是也表示這些人的思惟充滿自我。

再來檢視莊圓,他看到佛教某些團體有許多信眾及有大量的信眾捐款行善,因此要大家不要捐給他們,也要求大家捐錢來買他寫的書,這是不是也正好表示莊圓的思維充滿自我。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外道眾生相(上)-莊圓和信眾們的100個錯誤

~~前言~~

看了莊圓團體的作為,和友人興起了寫篇「外道眾生相」,主要是把莊圓不符佛說的言行指出來,因為他們的問題很多,很適合讓初學者參考,一來看看現在有哪些外表包裝著佛法卻違反佛說的行為,以後比較不會被外道玄妙的言論所惑,二來也可以複習簡單的佛法概論,至於本文中的「信眾」,倒也不一定真的是指莊圓的弟子或信眾,有時只是在莊圓站上的發表者,在此統一用「信眾」記錄之。「100個錯誤」只是順手捻來,倒也不一定能找到一百個,當然也可能超過,若讀者發現莊圓團體有什麼錯誤值得指出來的,也歡迎留言回應。

~~莊圓篇~~

1.莊圓宣稱是釋迦牟尼佛轉世再來。

這是完全違反佛教的核心教義。佛法的重點就在於去除三毒,以證得解脫,「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這三種聖者皆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輪迴,這正是佛法的珍貴。若宣稱佛陀或阿羅漢轉世再來,就等於宣稱吃了「不死藥」的人死亡了,這一點都不值得高興。如果莊圓他們的佛會輪迴,對正統佛法來說,這就完全沒價值了。

2.莊圓說:「釋迦牟尼佛他不宣稱他是佛陀,誰會知道他是佛陀?」

如果對佛教史略有了解之人,必然聽過佛陀誕生的故事,當時佛陀父親淨飯王請阿私陀仙觀察悉達多太子,阿私陀仙就斷定悉達多太子必定出家學道成佛。再者,佛經也處處可以看到,第一個授記釋迦牟尼佛的是燃燈佛,在燃燈佛之後又有許許多多的佛為其授記,宣稱釋迦牟尼會在賢劫出世,值第四尊佛,根本不是莊圓所說只有佛陀自己宣稱是佛,別人才知道他是佛。

同樣的,釋迦牟尼佛也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也就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下一位在閻浮提成佛者為彌勒菩薩,很抱歉,並不是「莊圓」喔。所以「佛陀」不是自己宣稱就算數,賢劫千佛都已被一一授記,在釋迦文佛與彌勒佛之間,並沒有莊圓這一尊。

3.莊圓說:「那佛陀的意思是什麼?是空性人,也就是他的自我全然消溶的人叫空性人。」

在佛法的次第中,有四果四向的階段,莊圓所說的自我全然消溶,大致上只是初果聖者的其中一個要件--「斷身見」。「斷身見」的聖者,不復再有「自我」的概念,然而只有這個程度,連初果的標準都不完備,若要說這就是佛陀,還有很遠的距離。

不過「斷身見」已經是非常難得的證悟,我上述的說法沒有輕視「斷身見」之意,只是說明莊圓所言之誤。希望對佛法有興趣的人,直接回到佛陀的教導中學習,若聽莊圓的說法來理解佛法,實在有太多的扭曲在其中,若因此自誤誤人就太不值得了。

4.莊圓說:「記得在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頓然醒悟,了知自己的因緣,我不知道我未來會怎麼走?但是我只知道我必須要走這一條路。」

這是他在談他了知他是佛的緣起。先不談佛陀根本不可能轉世,就算是大菩薩轉世,也不會有隔陰之迷,來去清清楚楚,怎麼可能像莊圓一般,後來的某一天才醒悟,這連大菩薩的境界都談不上,何況是「如來」。

5.莊圓說:「奧修先生他來這世界,他有幫助什麼人嗎?他只是讓普那社區變成性村啊!那誰承認他是佛?只有他那些瘋弟子。」

不管在哪個時代,或是哪個國家,都有這種瘋弟子存在。雖然我也不認同奧修是佛,但相信奧修是佛的瘋弟子,肯定比相信莊圓的還多。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莊圓說謊的另一個鐵證

本篇是轉貼 christine 所寫的「莊圓說謊的另一個鐵證」,這篇被莊圓站上被刪了好幾次,相信有指出他們的要害,他們才會不敢回應吧。因為原文分次貼出,先回應 Vivian,再回應莊圓,所以本文略有整理過。


〔christine 原文整理重貼〕

剛看到這一篇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39 ,才知道我錯怪 Vivian 了,這段應該是莊圓說的:

佛陀在滅渡的時候就說過啊!什麼是佛經?只有有「如是我聞」開頭的才是佛經,可是請問現在密教哪一本經有「如是我聞」?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如是我聞」嗎?都是波旬的經典,這就是魔法啊!可是你知道嗎?他們聽是聽啊!可是還是照這樣玩下去啊!....

第一,是不是佛經,不是靠第一句來判斷的,你們實在太輕率了吧?佛陀有教導,要判斷是否為佛說,自有三法印與四大教法來判斷,怎麼會用第一句就可以判斷?

第二,此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一句即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我想 Vivian (及莊圓) 大概沒看過此經吧?怎麼可以如此就把此經判為偽經?如果此是佛經,你知道後果是什麼嗎?我想你在這方面才應該多注意。

第三,有很多偽經,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

第四,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此經是不是佛說?

我覺得莊圓根本在胡說八道,請他指出在什麼地方有說只有有「如是我聞」開頭的才是佛經?而且《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這個事實已經證明莊圓是說謊者,他根本不知事實,就信口開河,如果有人不顧事實也要相信他,那不是迷信嗎?醒醒吧!事實已經那麼明顯了,不要被莊圓說中,別人都拿出鐵證了,但莊圓與信眾依然「聽是聽到,但還是照這樣玩下去。」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給莊圓先生一個最佳的建議

看了網友介紹的這一篇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28 ,又接著看了一些莊圓及他們出版社網站的理念介紹,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建議,說不定這就是莊圓先生網站所提供的靈感,希望莊圓先生的團隊可以參考看看。

我整理一下我所看到資料(底下引號中文字皆為引用該網站的資料):

莊圓先生:「莊圓師父從來沒有從這個出版社得到任何的利益,他也不想要得到任何的利益,他甚至把版權全數都捐給了這個出版社,捐給了他自己親手創立的出版社」,「莊圓師父這一生唯一的收入,就是他自給自足透過替有緣的人論事,來得到他生活的資糧,他的一生都不會從這個出版社的經營裡面得到薪水,或者利益」,「莊圓師父這一生的宿命,是在這個地球分享寧靜、清淨、祥和,生命的全然喜樂自在為他的生命終(宗)旨」。

出版理念:「這些產品都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是以解決人們內心的痛苦,或身體的病痛,或到靈魂深處,生命的解脫,為方向的各種法門」,「讓正法可以流動到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到地球的全部,讓這個世界的光明,可以重新復甦」,「願透過我們誠心,而完全無私來推動這一份神聖的心願的努力,可以讓莊圓師父所傳的正法流佈全球!」。

工作人員:「莊圓師父的弟子幾乎都是半義工的,及全然義工的,大家都是屬於那種為了慈悲的願力、心願而吃苦耐勞,一個人當一百個人用」。

出版狀況:「94年8月底的時候,出了「靜心之路」、「因果鏡」二本書,瞬間在短短一個禮拜就變成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創造了不用任何銷售廣告,而能讓書流動的那麼快速、寬廣的出版界的奇蹟」。

現況報告:「我們財力跟人力的供應量已不足以滿足我們推動正法的需求能量,所以我希望認同莊圓師父正法的讀者,及自詡為真正佛弟子的讀者們,當你自己享受到佛陀甘露法雨的美妙與甜滋味的同時,也願你們能把獨樂不如眾樂的那一份慈悲心提出來,跟我們一起來努力」。

說真格的,看完上述的資料,若這些都是屬實,的確很讓人感動。不過我整理完之後,有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問題,需要知道更多實情的人來告訴我。

想看看,莊圓先生不收取分文的收入,連版稅都捐給出版社。而工作人員呢,都是義工及半義工,假設二種人各佔半數,那麼工作人員薪水支出只有一般出版社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每一個人可以當一百個人用,所以平均工作人員支出的成本只有四百分之一而已,換句話說,別家出版社一天人事費用開銷,他們可以花上一整年還有餘。再看銷售狀況,他們完全不用任何銷售廣告,龐大的廣告費都省下來,而且銷售進入排行榜第一名,這些書我在書局看過,價錢並不是特別便宜,所以肯定是大賺特賺。

請了解狀況的人告訴我,這樣賺錢的情況,這麼省錢的單位,為什麼會人力與財力不足?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了?我實在想不懂。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評「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

莊圓先生寫了一篇「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原文在此網址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38 ,底下就一一回應他的文章。

原文摘錄: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他不宣稱他是佛陀,誰會知道他是佛陀?

該文第一句大概就犯了三個毛病。

首先、莊圓最被質疑的並不是「宣稱自己是佛陀」,而是「宣稱釋迦牟尼佛轉世再來」,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每一尊佛都可以宣稱自己佛陀,所以「宣稱自己是佛陀」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佛陀」是不可能輪迴轉世,所以「宣稱釋迦牟尼佛轉世再來」就完全違背佛法最根本的核心教義。此篇文章莊圓似乎選擇迴避了這個問題,改成宣稱他是佛陀來轉移焦點,所以若有機會,還請莊圓先生解釋這一部份。

其次、莊圓先生的回答沒有合理的邏輯性可言。就如同張三宣稱他是美國總統,於是別人很吃驚的問他,你怎麼可以宣稱你是美國總統?張三回答:為什麼我可以宣稱?布希若不宣稱他是美國總統,誰會知道他是美國總統?

看出荒謬了嗎?布希可以宣稱,並不表示張三李四都可以宣稱,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吧,為什麼莊圓會有如此奇怪的論證方式?

正是因為布希宣稱他是美國總統,而且世所公認,所以其他人反而不能有同樣的宣稱,因為美國總統只有一個。同樣的道理,在佛教理論中,佛世裡只能有一尊佛,目前是釋迦牟尼佛的佛世,當他成佛之後,所有佛弟子因聽聞其教法而解脫者,稱為聲聞阿羅漢。若不聞佛法而自行解脫者,則為獨覺,根本不可能有二尊佛同值佛世,否則違返佛教基本教理,莊圓的回答反而讓他陷入更多的錯誤中。

第三、真的如莊圓所說,釋迦牟尼佛自己宣稱是佛,別人才知道他是佛的嗎?當然不是如此,這又是莊圓先生的錯誤見解。

如果對佛教史略有了解之人,必然聽過佛陀誕生的故事,當時佛陀父親淨飯王請阿私陀仙觀察悉達多太子,阿私陀仙就斷定悉達多太子必定出家學道成佛。再者,佛經也處處可以看到,第一個授記釋迦牟尼佛的是燃燈佛,在燃燈佛之後又有許許多多的佛為其授記,宣稱釋迦牟尼會在賢劫出世,值第四尊佛,根本不是莊圓所說只有佛陀自己宣稱是佛,別人才知道他是佛。

同樣的,釋迦牟尼佛也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也就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下一位在閻浮提成佛者為彌勒菩薩,很抱歉,並不是「莊圓」喔。所以「佛陀」不是自己宣稱就算數,賢劫千佛都已被一一授記,難道莊圓這位自稱佛陀的佛,卻反對過去所有佛陀的授記,這樣可能會成為「佛陀公敵」喔。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談莊圓的恐嚇行為

即然談了莊圓,再談他們一項恐嚇的行徑。

我收到過他們一封信,標題是「謗佛的嚴重後果」,重點是說他們是在傳佈正法,還說擋我者死,若不認同他們,就扣上謗佛的大帽子,信中還寫著:

「所以看到這封信的,只要謗佛馬上生病,他只有懺悔而產生懺悔的行動,否則他馬上生病,醫石罔效,看醫生都沒有用的。」

後來還收到一封「釋迦生死帖的見證」,內容就是某人因為不認同莊圓批評其它的法師,而且還將此事跟別人討論,結果一離開莊圓道場就當下不舒服生病了,後來對莊圓先生懺悔,病就完全好了。

我覺得這種恐嚇行徑真的很好笑,怎麼會有所謂修行人做這種不入流的事?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談莊圓的正財運動

要評論莊圓先生的「正財運動」,就要先了解佛教在這方面的教導及歷史變化,才知道「正財運動」有模糊焦點的問題。

【清淨乞食】

在佛陀時代,比丘是行乞食以維持生活,經文中常可看到「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連佛陀都是以身作則行乞食生活,當時比丘也稱為乞士。

行乞的目的是放棄世俗營生生活,將心力全部放在修行道業,為獲得不依他人的自由,故比丘常行乞食。《清淨道論》亦有云:

  團食知足不依他生活,
  行者除去食欲四方的自由。
  捨棄怠惰活命的清淨,
  善慧莫輕乞食行。
  常行乞食比丘自支非他養,
  不著名利而受諸天的景仰。

在比丘方面,乞食並不是因為懶惰不工作,而是將心力用在修行,這是更值得人天景仰,並非後世所誤解為依附社會的寄生人士。

在大眾方面,因為比丘持戒修行,因此供養比丘反而能獲得大利,故出家眾被稱為眾生福田,可讓眾生培福,眾生是應該要感激有培福的機會。

因此乞食為佛陀認可的清淨活,若出家眾依靠其它方法而獲得營生,例如種稙、咒術、算命等等,則被稱為邪命活。

【百丈清規】

佛法隨著時間演變而漸漸不同,傳來中國後亦因風俗民情不同而有改變。在印度時代,修行人的乞食生活並非佛教特有,一般婆羅門或各種修行沙門亦有乞食,故修行者乞食在印度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傳統,不會有什麼太多的困擾。

但佛法傳來中國則不同,或許中國無此民情,或許中國不明瞭上述乞食的意義,故有人把出家眾認為是社會寄生蟲,而也因為中國有許多戰亂,許多躲避戰火的人也躲到寺廟中出家,目的不為修行,但求一口飯吃,久而久之,佛門清淨僧團的形象就愈來愈差了。

百丈懷海禪師為禪門開啟一條新路,他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百丈清規為禪宗及後代佛教都有很大的影響。

要評論這件事就必須要小心,在原始佛法的角度,此舉有邪命活之嫌,但其若不如此,在中國的環境又不易維持印度乞食的清淨活,佛法慧命如何續存?

個人認為這件事不能單責出家眾,若在家佛弟子能盡到護持之責,出家眾又何須在放棄俗世出家修行後,卻又為了維持色身而有諸多事務要進行。若今天的佛弟子想改進這一點,必須由自己做起,而不是只把責任推給對方。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莊圓--最誇張的佛法背離者

原本題目是要寫「最離譜的附佛外道」,不過想想用詞還是不要太激烈,雖然我真的覺得莊圓先生這一個團體實在太離譜了。

我在佛教界也有一段日子,接觸或研究過不少有爭議的團體,像真佛宗、清海法師、或是並不是完全以佛教自居的一貫道,因為他們在佛法的詮釋上有些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所以被認為有所爭議,不過這些爭議再怎麼大,我認為沒有一個像莊圓先生這個團體的說法如此令人匪疑所思,他們自稱佛教,卻完全違背了佛教最根本的教義。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頁面

借我放一下廣告
訂閱 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