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p0001a06]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得:
1. 談到《雜阿含》第一經,往往會想到拿《心經》來比較。
《心經》是許多佛弟子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是我唯一會背的經文。仔細思考心經,個人以為重點一開始是觀自在菩薩的修行,他是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結果就是能「度一切苦厄」。接著觀自在菩薩就告訴舍利弗關於「空」的體驗,以及諸佛菩薩能依此般若波羅蜜證得究竟涅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對照雜阿含第一經,就會有很熟悉的感覺,而且有更多的次第可供參考。一開始是說觀色「無常」,佛陀稱此為「正觀」,如此則能生起「厭離」,接著「喜貪盡」,最後說「心解脫」。而且不只是觀「無常」,也有觀五蘊為「苦」、「空」、「非我」等入手處,這就有更多的選擇以適應不同根器習性的人。
我不是要比較孰優孰劣,而是雜阿含經其實有更豐富值得參考的資料,只是可能過去的人對阿含經的歷史因緣不了解,有些人將其判為小乘教,也或許心經等大乘經典看起來較為玄妙,所以獲得了更多的喜愛與共鳴。
阿含經的內容大概是最接近佛陀當時的教導,印順導師也認為阿含經是第一義悉檀,所以我非常建議想學習佛法的朋友,千萬不可以錯過阿含經。
2. 這部經有一個很清楚的次第,值得深思。
3. 「厭離」是一個常引起討論的用詞。相信對於聖者而言,厭離並不是負面的情緒,厭有厭惡或厭足,在中文有很多的意義,若依經文而言,應該就是指看清五蘊的真相,故而能離。
4. 過去在讀此經,一直沒注意到「喜貪盡」是包含了「喜」、「貪」二者。過去直覺就認為是「貪瞋痴」的「貪」盡了,應該是指對於五蘊的貪,卻忽略了「喜」這個字。參考了莊春江居士的南北傳雜阿含對讀的資料,才知道在對應的南傳中經文是「由歡喜與貪的滅盡」,甚至有的經文是「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由歡喜與貪的滅盡而心解脫,這被稱為『善解脫』。」可見 「喜」也是一個應該要注意的重點。
5.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二者應該就是「解脫」與「解脫知見」之間的關係與次第。
- 瀏覽次數:18587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