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enchou - 四, 2010/02/04 - 23:48
[p0001a28]
(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得:
1. 本經的重點是:
於五蘊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
2. 本經前提是於五蘊「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也類似前二經的「正思惟、如實知、厭離、喜貪盡」。不過參考了莊春江居士的南北傳雜阿含對讀的資料,得知此處的「若知、若明」對應於南傳經文則是「證知、遍知」,對讀資料並說明了只有證初果的聖者才適合說「證知」(親身體證的知),只有證阿羅漢的四果聖者才適合說「遍知」(完全地理解)。
3. 相較於前二經的結果是「心解脫」,本經的結果則是「斷苦」,不過二者的實質意義應該是相同的。
重要度:
阿含類別:
雜阿含誦:
雜阿含事:
雜阿含九分教:
雜阿含相應教:
佛光藏經號:
3
大正藏卷數:
1
大正藏經號:
3
佛光藏卷數:
1
- 瀏覽次數:1790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