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先前已經介紹了欲界五十四心,接著要介紹色界十五心。在介紹色界心之前,要先簡單介紹色界在經教中與論教中的差別。在一般的經教中,是把色界分為四禪天,分別具有的禪支如下:1. 初禪:尋、伺、喜、樂、心一境性。2. 二禪:喜、樂、心一境性。3. 三禪:樂、心一境性。4. 四禪:捨、心一境性。但在阿毗達摩論教中,則把色界分為五禪天,分別具有的禪支如下:1. 初禪:尋、伺、喜、樂、心一境性。2. 二禪:伺、喜、樂、心一境性。3. 三禪:喜、樂、心一境性。4. 四禪:樂、心一境性。5. 五禪:捨、心一境性。論教中的二禪是經教中所沒有明確提及的,據師長告訴我們,有人詢問過一些證得三禪(經教的二禪)的行者,他們幾乎都是尋與伺同時捨去,因此經教的分類是有其現實的原因,而阿毗達摩清楚的細分,則有在分析上的需要。
[p0001a28]
(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之前提過的十二不善心有「貪及痴」、「瞋及痴」、「痴」等不善因,所以稱為不善心。同理,美心則是有「無貪及無瞋」、「無貪、無瞋及無痴」等美因,故稱為美心。而沒有這些不善因及美因的心,就是上次介紹的十八無因心。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書上也提到,「美心」是因為與「美心所」相應,「美心所」會在第二章介紹「心所」時仔細說明。
二十四欲界美心可分成三類:八欲界善心、八欲界果報心、八欲界唯作心。
最新回應
8 週 1 天 前
20 週 5 天 前
25 週 5 天 前
28 週 7 小時 前
28 週 1 天 前
28 週 1 天 前
28 週 1 天 前
28 週 2 天 前
31 週 5 天 前
31 週 5 天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