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空經》略談四禪八定

底下這篇是我在台大獅子吼站與其他同學所討論的問題,那時是談到《小空經》是否是直接放空?《小空經》的內容很容易可以在網路上查到,這裡就不貼出來了。

標題: 由《小空經》略談四禪八定
時間: Wed Aug 11 14:45:33 2010

我覺得《小空經》不是直接放空,而是有次第在談四禪八定,只是沒有說的很詳細。

我在南傳阿毘達摩有看過簡單介紹四禪八定的次第與原理,蠻清楚的,所以藉此經分享一些概念,不過因為這不是個人的經驗,再加上是略述,所以有些術語及說法不夠周延,這只是粗淺的四禪八定概念,有個基本的了解即可。因為在讀阿毘達摩之前,我對四禪八定只知其名,不知他們之間是有如此的關係。

《清淨道論》在修定有四十種方式,常見的「安般」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種方式叫「地遍」,就是以地為所緣。

引用一小段《清淨道論》,這是指修習「地遍」是要找一個適當的地當成禪修的所緣。

「學習地遍者,取於人為的或自然的地相,其地須有限而非無限的,有際而非無際的,有周而非無周的,有邊而非無邊的,如米篩或米升那樣大。彼即作善取,善憶持,善堅定於彼相。」

這和《小空經》中選一塊平整的地當成禪修的所緣是很像的。

「彼比丘若見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叢,有沙有石,山嶮深河,莫念彼也。若見此地平正如掌,觀望處好,當數念彼。」

《小空經》在地想之後,接著就跳到無量空處想了,這和《清淨道論》說地遍可以修到四禪有共通處。

一至四禪是色界禪,禪修的所緣都是「色法」,差別在於禪支的不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初禪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二禪則是捨去較粗糙的「尋、伺」二禪支,三禪則捨去「喜」,四禪捨去「樂」,此時只有捨(無苦受無樂受,故只有捨受)與心一境性。

到了四禪,再進一步的修法就不是在超越禪支而是在超越所緣的目標。以地遍為例,此時先把地遍的禪相擴大至無邊的宇宙,讓其充滿一切處。然後將禪修目標由「色法」移至該「色法所佔的空間」。

這應該很容易理解,凡是色法,必佔有空間,而無邊的色法,必佔有無邊的空間,此時將心的目標專注在該無邊的空間,如此即可成就「空無邊處定」,此時行者已超越色法,成就無色定。

這也就是《小空經》的「莫念地想,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量空處想,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

證得「空無邊處禪」之後,目標雖然是空無邊,但在察覺空無邊的當下,一樣都有心識在作用,並不是完全都空的,此心識為「空無邊處禪心」,行者再將禪修所緣的目標由「無量空」轉移到「空無邊處禪心」,如此即可成就「識無邊處定」。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量識處想,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

證得「識無邊處禪」之後,此時為了進一步超越,再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這個概念為禪修的目標,就像由四禪證得空無邊定,我們以「色法不存在」的概念來禪修一般,我們再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概念來禪修,心不像色法,心不存在之後不是空間,此時就是「無所有」,可成就「無所有處定」。

《小空經》接著是「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

這裡的「無想定」我也不確定是指什麼? 在南傳此經在「無所有處」之後,是傳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才是「無想定」,或許「無想定」是指
「滅盡定」(滅受想定),印順導師則是認為「無想定」是與「非想非非想定」類似的境界,或許他是根據此經的次第而有此推論,底下我還是談「非想非非想處」就好。

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所證的定是「無所有定」,此時生起的心是「無所有處禪心」,行者再以「無所有處禪心」為所緣,所證得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若依上述理論上,若要再證下去,應該就是再以「無所有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不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心已經非常細微,即不能說有想,也不能說無想,達到了無色禪的最高點,故稱為「非想非非想」大概是這個原因,所以無法再繼續下去。再下去,應該就是滅盡定了,不過滅盡定在南傳的說法是只有三果以上的聖者才能證得,外道及凡夫修禪法是無法證得的。

簡單總結一下:

初禪到四禪都是以「色法」為目標,差別在於由最初的五禪支,漸次捨去粗糙的禪支,最後到四禪只剩下捨與心一境性。

「空無邊處定」是以「色法的空」為所緣,超越了色法,故成就此定。
「識無邊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空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無所有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超越了空無邊禪心,故成就此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以「無所有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不存在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重要度:
文章分類:

回應

我的問題是,如何把四禪八定的文言文定義,用經驗式的語言來理解?

四禪之前,應該還有兩個定,未到地定,欲界定,這兩個定,照查到的資料來看,應該算是開始要入定的基礎了,意識狀態與清醒狀態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如果以比較白話,經驗式的語言來說的話,未到地定似乎就是一種半睡半醒的狀態,但是這種半睡半醒又和打瞌睡不同,而是有一種聽覺的存在,也就是好像睡著了,但其實聲音都聽得見,而和睡著很不同的特色是,這種狀態那個覺是在的,只要簡單升起一個要醒來的念頭,可以馬上就起來,不像睡覺,沒有那個醒來的主動性,或者要有一個睡到飽或者習慣性的起床時間那種被動性才能醒來,這種狀態和睡覺是很不同的。

我上面所使用的話,是一種經驗式的話,也就是說可以和自身的經驗對照的語言使用方式,我的疑問是,我很難在網路上,書本上,找到類似這種比較個人經驗式的四禪八定描述方式,大多是比較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但是這種標準答案,我覺得很難和經驗去對照。

剛好Heaven兄重出江湖,所以想跟Heaven兄聊聊這個部分,Heaven兄對佛法的理解又廣又深,我想或許可以從Heaven兄這邊,來了解四禪八定的更具體的部分。

上面提到我以自己的經驗式文字描述對未到地定的了解,不知是否正解?

我先貼一段《清靜道論》關於二種定的內容。

(二種定)二種定即近行定與安止定,以二種行相等持於心︰於近行地或於獲得地,這裡“於近行地”則以捨斷諸蓋而等持於心,“於獲得地”(安止地)則以諸支現前(而等持於心)。這二種定有如下的種種作用︰於近行定,諸支是不強固的,因為諸支未生強力之故。譬如幼孩,引他站立而屢屢跌倒在地,如是於近行生起時,他的心有時以相為所緣有時墮於有分。於安止定則諸支強固,因為有強力之故。譬如有力之人,從坐而起,可以整天的站立,如安止定生起之時,則他的心一時斷絕有分,整夜整日亦可持續,因以善的速行次第(相續)作用。 --《清靜道論》

妳說的那種情況我也有經驗,有時我去聽演講或聽某些課,採用閉目養神地聽,就會進入那種半睡半醒,內容似乎都聽的到,但心的力量不強,有時不小心還會「點頭」,旁人看起來應該會認為我會打瞌睡了。但若跟我對話,我也能立刻接話或回應。

不過我覺得這部份反而是上面文中的「墮於有分」。

在我了解的資料中,我後來才知道過去聽說有人打坐,感覺好像才一下子,結果卻過了幾個小時,這可能都是「墮於有分」的情況。

在修禪定時,都有修習的對象,例如我是以呼吸為觀察對象(安那般那法),到後來會有一種清明的狀況,有點像隔壁在鑽牆鑽了幾個小時,都已經習慣時,突然不鑽了,立刻覺得進入一種更平靜安定的狀況。而且觀察呼吸更清楚,心力也更集中,我覺得這情況若再深入下去,才是接近近行定。

也如上面清靜道論提到的:「於近行定,諸支是不強固的,因為諸支未生強力之故。譬如幼孩,引他站立而屢屢跌倒在地,如是於近行生起時,他的心有時以相為所緣有時墮於有分。」也就是近行定的禪支還不夠強,所以那種清明無法持續太久,有時還能以呼吸為所緣,但不小心就會以「有分」為所緣,心就會陷入類似要睡著地情況。

近行定也是捨斷諸蓋,也就是「貪、瞋、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等諸蓋都被暫時鎮伏了,這也是一個判斷地標準,如果自己還有昏沈或掉舉,那就是心力還不夠強。近行定或安止定,心一定是比平常還要清楚有力,只是目標集中在一個地方(心一境性)。

「有分」是一個術語,一時不好解釋,在平時我們的心都有目標,就算是散亂,也是不同的目標在切換,但深度睡眠時,是以「有分」為目標,所以禪修若沒注意,失去觀察地對象而以有分為對象,就會有失去時間感的情況。

或許你也可以把查到資料貼出來分享,大家一起來討論看看。

這段文章寫得有點難,看不太懂,我猜測裡面的意思,如果和我的問題搭在一起的話,是不是說,我所謂的未到地定,也就是這本書裡面提到的近行定嗎?

這兩個詞似乎有點相似性,未到,近行,好像是說快要接近入定了,可是還沒有。

所以我這邊又有個疑問了,這兩個詞,對照我們的經驗,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接近入定的狀態了,在延伸來說,繼續練下去,等功力夠了,或許就能夠入定了。

所以我的疑問是,這兩個詞的意思是否是說,快要入定的狀態了?

我查的資料很亂,就是想到甚麼,就去google亂找,找到了覺得能印証的,看得懂的,就擺在自己的練功日記裡面,雜七雜八的,加上自己練功的窩囊樣,直接貼出來,不太好看。但是又懶得整理,所以....^___^

是的,「近行定」就是「未到地定」,不過還是有一些差別,因為不同資料的說法有不同,例如有的是寫近分定,有的是寫未至定。

不過大致是這樣,四禪八定是正式的,又叫根本定,而每一個禪定之前都有近行定,二禪有二禪的近行定,三禪有三禪的近行定,所以近行定也有八種,而初禪的近行定就是未到地定。

這個詞的確是快要到根本定了。未到地定有一些特徵,例如已經鎮伏諸蓋,煩惱止息,似相生起,如之前清淨道論所引出來的資料,只是它禪支不夠強,就像剛會走路的小孩,雖然會走路了,但還是常跌倒,也不能走太久。

感謝Heaven兄的回應,關於佛學的四禪八定,因為文字的不理解,和經驗的匱乏,其實我還有很多問題想請教Heaven兄。

而虛無兄所提到的時時刻刻都在修行中,關於此種價值觀的東西,若日後有空,再與虛無兄探討,目前想集中在定學方面作了解。

我最近找了一本書,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裡面有不少關於四禪八定的說法,關於裡面提到的論點,有些疑惑,想請教Heaven兄:

1. 裡面說四禪的每個禪之前都有未到地定,關於此種說法,其他經典是否有提到?或者其他古代大師是否有提到?

2. 每個層次的未到地定都差不多嗎?

3. 初禪有八觸,這八觸裡面的動觸實際的內容是甚麼呢?身體會動嗎?

4. 如果動觸會動的話,還算禪定嗎?身體會動了,為什麼還算入禪定呢?

>不過大致是這樣,四禪八定是正式的,又叫根本定,而每一個禪定之前都有近行定,二禪有二禪的近行定,三禪有三禪的近行定,所以近行定也有八種,而初禪的近行定就是未到地定。

不好意思,我沒看懂您的文章,所以問了一個問題與您之前說過的有重複了。

所以您這邊提到的意思是說,未到地定是初禪之前的近行定才叫做未到地定,其他的,例如二禪到四禪之前的中間階段,不叫做『未到地定』叫做『近行定』囉?

不好意思,我的佛學造詣很差,您就當我是幼稚園階段的來請教。

釋禪波羅蜜裡面有提到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會有幻覺的現象,但是有些網路的文章又提到欲界定才有幻覺,未到地定是沒有幻覺的,而且身體會有消失的感覺,我自己的經驗是欲界定才會看到幻覺,未到地定是沒有幻覺的,不知關於此點,Heaven兄的看法如何呢?有幻覺出現的,還算是未到地定嗎?

另外,如果功力到了,可以不經過欲界定和位道地定,直接入初禪嗎?

不過初禪那幾觸還是很令我迷惑,有那麼多感覺,還叫做初禪嗎?有那麼多的感覺還能定嗎?

> 1. 裡面說四禪的每個禪之前都有未到地定,關於此種說法,其他經典是否有提到?或者其他古代大師是否有提到?

我比較有接觸的是南傳的禪法,也是提到近行定是各禪皆有,意義就是接近該禪的某種情況,我想這樣說是合理的,只是用詞不太相同。

> 2. 每個層次的未到地定都差不多嗎?

應該都不同。初禪的未到地定是接近於初禪,但二禪的未到地定,則是初禪熟練,並且捨去了較粗糙的「尋伺」二禪支,但二禪禪支不穩,因此二禪的未到地定,不但比初禪的未到地定還強,甚至更接近二禪,定力應該是更強。

> 3. 初禪有八觸,這八觸裡面的動觸實際的內容是甚麼呢?身體會動嗎?
> 4. 如果動觸會動的話,還算禪定嗎?身體會動了,為什麼還算入禪定呢?

我在南傳似乎沒聽到八觸的說法,我查了一些經文,好像只有中國的祖師有提到,在經文中似乎都沒有。

理論上在定中應該是不會動,我想那是指在初禪發動前的狀況,因為禪定中有許多狀況,這也是常聽到有人如此說,那些都是要由有經驗的禪師來處理,我以前也自己練過氣功,所以也會有氣動的現象,不過後來知道禪修與練氣無關,才不會走錯方向。

> 例如二禪到四禪之前的中間階段,不叫做『未到地定』叫做『近行定』囉?

是的,不過或許不同派別在名詞的使用上不同,基本上知道那是在各禪之前的某個狀況。

> 有幻覺出現的,還算是未到地定嗎?

這要看所謂的幻覺是什麼程度。

以南傳修安那般那而言,在觀呼吸到某個程度之後,會出現所謂的「取相」,情況有很多種,《清淨道論》是描述如下:

「即有人的(相現起)如星色,如摩尼珠,如珍珠;或者(現起)而成粗觸如綿子,如樹心(所作)的針;有的如長腰帶,如花環,如煙焰;有的現起擴展如蛛絲,如雲翳,如蓮華,如車輪,如月輪,及如日輪」

這是初步的,禪修時不應該理會它,持續觀呼吸,後來取相會變成光明透明,此時稱為「似相」,當五蓋鎮伏,似相出現時,就算是「近行定」了。

在安般的修法中,此時就不要觀呼吸,而把注意力放在似相上,書中說如此修習,就可以證入初禪了。

大概可以這樣說,一般的幻境出現,就像夢一般,是心的作用,但出現經中描述的光亮透明的似相,就算是近行定(未到地定)了。

> 另外,如果功力到了,可以不經過欲界定和位道地定,直接入初禪嗎?

可以的,或者說中間的過程極快,一下就入初禪了,之前我還和朋友討論過十四御心術,那是修習神變所要訓練的技巧,甚至是初禪入三禪,三禪入空無邊處定,是可以跳躍進行的。

經中也常看到佛陀身上同時出水出火,這也是直接證入水禪的四禪與火禪的四禪,而且二者不斷迅速交替,才能做到同時出火出水的雙神變。

> 不過初禪那幾觸還是很令我迷惑,有那麼多感覺,還叫做初禪嗎?有那麼多的感覺還能定嗎?

我是認為八觸應該是後來的說法,我再去問問南傳他們有沒有這些。

理論上,經中說初禪是有五種狀況「尋、伺、喜、樂、心一境」,叫做初禪五支,這才是標準初禪的判斷狀況。

原來八觸16觸是中國人才有的說法,難怪我就覺得怪怪的,就覺得不對勁,因為那幾觸就我個人的經驗,不應該在定中出現,而是在之前就出現過了,那是一種身體氣動的調整,調整好了之後,就不會動了,也不會癢了,那幾觸都不會有了,自動會消失,這時候才有辦法入定。

但是寫這些東西的是智者大師,懷疑智者大師似乎有點...

我的想法是,會不會是過去中國人不像印度人有調身的方法,例如瑜珈體位法,所以心的方面練到那個地方了,氣脈就會自己開始去打通經脈,才有所謂的八觸十功德。

這邊找到一個網路資料: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472941/

>經中說初禪是有五種狀況「尋、伺、喜、樂、心一境」,叫做初禪五支

說實在的,這五種情況,我看了很多次了,就是看不懂,不知道這個字面上的意思,和實際上的經驗如何對照,不知道有沒有比較白話,比較經驗式的說法呢?

>後來取相會變成光明透明,此時稱為「似相」,當五蓋鎮伏,似相出現時,就算是「近行定」了。

您講這個部分,我就可以理解了,取相不是我說的幻象,我對取相的講法是氣場的現象,有顏色,像極光似的薄霧光,這薄霧光會旋轉,也有星點光,也有整片光,也有吊扇(是很像古代的車輪,但是我覺得比較像吊扇,白色薄霧光的吊扇)。

可是日輪是像現代的甚麼東西呢?月輪又是甚麼東西呢?這兩個名詞我查了很久,可是還是查不到那個影像的定義是甚麼,不知Heaven兄這邊有資料嗎?

我說的幻象是類似作夢,會突然跑影像出來,但是沒有劇情,一閃而過,一下子就不見了。這個時候的意識狀態,比氣場現象還要沉,氣場現象出現的時候,其實意識還蠻清楚的,身體的存在感也在,但是幻象出現的時候,身體的存在感就很淡了,但是還是有淡淡的存在感。

而當身體存在感完全消失之後,就會進入一種有覺無夢的狀態了,我查了一堆拉拉雜雜的網路資料,似乎這個就是所謂的未到地定,但是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資料來作交叉比對,希望對這些狀態能夠更清楚。

Heaven兄告訴了我一個很珍貴的資料,八觸的東西南傳是沒有的,是中國特有的,可能是天台宗的吧,不知道中國其他宗的說法如何?其他宗有談到定學嗎?

我最近在研究,發現這些東西其實還蠻重要的,有些人練到欲界定,看見幻覺之後,就認為這就是所謂的通靈,但其實這是像作夢似的幻覺,只是作夢不會像這樣閃一個鏡頭就沒了,也不會醒著作夢,會睡著才作夢,但是在欲界定是醒著的,只是沒有很清醒罷了,但是那個聽覺卻是很清楚的,不像睡覺,睡覺當中,聽覺是很模糊的。

但是我查的資料,多數是網路資料,經典哪邊有也不太清楚,希望能跟Heaven多多交流這方面的資料。

Heaven兄提到氣功的部分,認為跟禪修無關,其實我覺得還是有關的,只是外面的氣功練法,照那樣練下去,真的是無關,但是有一種氣功練法,是沒有招式的,就是站著放鬆而已,讓身體把該動的全部動完了,這樣身體就可以靜止下來,身體可以靜止下來之後,心就可以比較定得下來,不會受身體的干擾了。

>大概可以這樣說,一般的幻境出現,就像夢一般,是心的作用,但出現經中描述的光亮透明的似相,就算是近行定(未到地定)了。

而光亮透明的似相,我看過一次類似的,但是無法確認是否真的是,但是總覺得很像。

是這樣的,也是像平常一樣,一層一層的練進去,氣場現象,幻覺(我把這個當作欲界定期間),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這個當作未到地定期間),然後就突然意識就浮了上來,開始一陣亮一陣暗,意識也隨著眼前一陣亮一陣暗,忽明忽暗,快要亮之前,會先醒一下,然後就亮了,然後意識又模糊了,又亮了,來來回回好幾次,速度很快,都是幾秒鐘的事情,練了這麼久,從沒遭遇過這種現象,懷疑這個就是所謂的初禪。

但是您又說這個似相才是未到地定,不是初禪,那我這邊就很疑惑了,在這個似相之前,有一個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這個狀態每次都會持續很久,幾乎都要一個小時以上跑不掉,那這個狀態是甚麼呢?

這個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就在欲界定之後,欲界定又在氣場現象之後,所以有這樣的一個順序,排列如下:

1. 氣場現象-->取相
2. 幻境-->欲界定
3. 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 -->未到地定?或者不知名狀態?
4. 整片變亮 --> 似相? 未到地定? 初禪?

前面是經驗,後面就不知如何與經典的文字來對照了。

另外還有別的疑惑,不好意思,書看得越多越混淆,只好請教人了~~

在楞嚴經當中提到,如果練到色陰消盡,就會看到內臟等等,可是在釋禪波羅密當中又說初禪初發就會看到內臟等等,不知道中間有何關係?

我又想,照釋禪波羅密的說法,整片變亮根本就不是初禪,因為初禪一開始就會見到內臟了~~

>是名初禪初證之相。次明中 證相。行者住此定內三昧漸深覺息後五臟 內生息相各異。所謂青黃赤白黑等隨臟色 別。出至毛孔若從根入色相亦不同。如是分 別氣相非一。復見此身薄皮厚皮膜肉。各有 九十九重。大骨小骨三百六十及髓。各有九 十八重。於此骨肉之間有諸蟲。四頭四口九 十九尾。如是形相非一。乃至出入來去音聲 言語亦悉覺知。唯腦有四分。分有十四重。身 內五臟葉葉相覆猶如蓮華孔竅空疎內外相 通。亦各有九十九重諸物之間亦各有八十 戶蟲。於內住止互相使役。若行者心靜細時 亦於定內聞諸蟲語言音聲。或時因此發解 眾生言語三昧。身內諸脈心脈為主。復從心 脈內生四大之脈。一大各十脈。十脈之內一 一復各九脈合成四百脈。從頭至足四百四 脈。內悉有風氣血流相注。此脈血之內亦有 諸細微之蟲依脈而住。行者如是知是知身 內外不實猶如芭蕉。

這段話,一個疑惑就是,『復見此身』那個『見』是真的看到嗎?還是『感覺』到?如果是眼前屏幕看到,那可就是非常明確的証據了。因為照楞嚴經的說法,是色陰消盡才會看到。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其實是自己還不是很明白,寫得亂了,望Heaven兄見諒~~

不要落入文字障中。

只要知道起行序作無時無刻都是修行,那定不定就已經在其中。

虛無兄說的也有道理.

不過我想一些人的問題就在於不知道所做所為是否是在修行?

有時自以為是在修行, 結果卻可能背道而行而不自知.

這也是佛陀為什麼要弟子們深入經藏, 以免盲修瞎練.

生活中的修行, 或許虛無兄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建議.

千萬不要這樣說。 ^_^

每個人歷練不同,面對事情的方式不同,個性不同,所造就出來的結果也就不同,這些諸多不同,不會有統一標準(所以經上的四禪八定境界說明,只能是參考,不能同等而論)。不過能做到的,就是無愧己心,無慚他人。

起行序作無處不是修行,一個言談或動作本來就會伴隨無邊因緣,在於這個因緣的起末,是有意造成??還是無意造成??

能知道因緣始末,那也代表這因緣已經不存在(因為前因後果您都想過了,解決方式都有了,要支付何種代價,早就想通了),不知道因緣始末,那就是造作(未經深思熟慮狀況下,做下的決斷,影響範圍的大小是不可計量,也許個人認為事小,但有樣學樣就事大了)。在這樣的前提下,您們談論的【定】,都只是在各自片面境界中打轉,因為在文字上被牽引,入了那思維。如來的教法中,是在於對自身澄淨、反省,從最根本的開始修起,所以禪定,不過是沉澱心靈的方式,但中間的的境界,我個人立場而言,不會是最終妙理(也不該去執著),畢竟與無常是相互違背了。

六祖壇經般若品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借六祖壇經其中一段經文來說明我的想法。 ^_^
感謝Heaven大,讓弟有機會發表說明。

感謝虛無兄心得的分享,非常認同您的說法,佛法的確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之教。

不過在佛法三學中,戒定慧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緣,在一般教導修定的方法,至少就有四十種之多,不同機緣有不同的入手及對治。

「定學」是一個有許多誤解的教導,它是共外道的,執著於定的各種教導也比比皆是,不過在我的理解中,定的確不應該執著,但卻又是通往慧學重要的一環。

般若波羅蜜很重要,但慧由定生,止觀雙運是佛法特有的教導,您提到自身澄淨,反省,乃至無愧己心,無慚他人,這都是很重要的學習。然而佛法徹底斷除煩惱與我見,則不只是由良善的教導入手而已,那是屬於戒清淨的範圍,而更進一步,則是心清淨(定學)的教導。

所以禪定的確可以沉澱心靈,但如你所說,若執著於平靜或喜樂之中,就是一般共外道的做法了,如何由定入觀,進行止觀雙運的觀照,才是修定的目的,也是定學的重要所在。

所以我覺得了解定的次第與過程是很重要的,無定不能生慧,修錯方向則是白費工夫,所以佛陀一再教導弟子,平時若不是法談,就是應修定入聖默然,定的重要可見一般了。

確是如此。

戒定慧三無漏,由戒依起。

八正八船,由正見依起。

法門平等,境界無差,眾生視機,自性應門。

> 但是寫這些東西的是智者大師,懷疑智者大師似乎有點...

倒也不是懷疑, 或許中國祖師提出自己特有的分類法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我稍為又看了一下, 他說八觸是 "善根發相".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
「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者,所謂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發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是為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CBETA, T46, no. 1915, p. 469, b16-19)

善根發相並不等於初禪, 底下經文也提到, 布施持戒等也是善根發相, 所以這些都算是修禪定的善根展現, 但不等於入初禪了. 八觸應該也是如此.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外善根發相。所謂: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諸聽學等善根開發。」
(CBETA, T46, no. 1915, p. 469, b6-7)

>> 經中說初禪是有五種狀況「尋、伺、喜、樂、心一境」,叫做初禪五支
> 說實在的,這五種情況,我看了很多次了,就是看不懂,不知道這個字面上的意思,和實際上的經驗如何對照,不知道有沒有比較白話,比較經驗式的說法呢?

我目前主要參考的是《清淨道論》, 這算是蠻白話的好書, 線上版網址是: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

許多問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參考資料, 若要研究禪定與觀呼吸, 〈第四 說地遍品〉及〈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都很值得參考.

在〈第四 說地遍品〉有提到, 我引出一小段, 你可以參考看看, 我也是參考此書, 才有較完整的概念.

===================================
(尋)尋是尋求,即思考的意思。以專注其心於所緣為相。令心接觸、擊觸於所緣為味(作用);蓋指瑜伽行者以尋接觸,以尋擊觸於所緣而言。引導其心於所緣為現起(現狀)。

(伺)伺是伺察,即深深考察的意思。以數數思維於所緣為相。與俱生法隨行於所緣為味。令心繼續(於所緣)為現起。

(尋與伺的區別)...........
===================================

> 可是日輪是像現代的甚麼東西呢?月輪又是甚麼東西呢?

我直覺就是白色的光圈, 就像太陽與月亮, 只是亮度不同吧, 這是我自己的猜想.

這是引用〈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的內容:

===================================
如是精勤,不久便現起(取相與似)相。而彼相(的現起)並非一切都同樣的,有一部分人說,有人於現起(之相)而生樂觸,如於兜羅綿,如於迦巴率綿及如於微風中。其次是依諸義疏的的決擇說。即有人的(相現起)如星色,如摩尼珠 ,如珍珠;或者(現起)而成粗觸如綿子,如樹心(所作)的針,有的如長腰帶,如花環,如煙焰;有的現起擴展如蛛絲,如云翳,如蓮華,如車輪,如月輪,及如日輪。
===================================

其實一開始就說明,每一個人的相都不同,所以大概知道有不同的情況即可。

> 我說的幻象是類似作夢,會突然跑影像出來,但是沒有劇情,一閃而過,一下子就不見了。

我也有遇過類似的情況, , 不過我就是當成像白日夢的東西, 有時會有很短的劇情, 或是一閃神, 只覺得有劇情, 卻無法回想劇情是什麼, 但因為要繼續觀呼吸, 所以我都是不理它.

這些主要是心的作用, 當然有可能是通靈, 不過最好不要朝這方面去做去想, 若真招惹外靈, 那不是好事. 智者大師也有警告: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亂,或喜、或憂,因是成患致死。或時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即壞人出世善事,及破壞正法。如是等,諸異非一,說不可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人於坐禪中,不妄受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無邪不破。故釋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CBETA, T46, no. 1915, p. 471, a19-28)
===================================

> 而當身體存在感完全消失之後,就會進入一種有覺無夢的狀態了,我查了一堆拉拉雜雜的網路資料,似乎這個就是所謂的未到地定,

這應該算是一種清明的狀態, 就算偶有雜念, 也是念念分明, 不過就要看你是如何修定, 才知道接下去要如何才能更深入了.

觀呼吸的法門就是繼續觀呼吸, 直到似相出現為止. 似相出現才是觀呼吸法門的未到地定.

> 1. 氣場現象-->取相
> 2. 幻境-->欲界定
> 3. 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 -->未到地定?或者不知名狀態?
> 4. 整片變亮 --> 似相? 未到地定? 初禪?

這要看你的修定的方法主要是什麼? 有時方法有切換, 或是所緣沒有很固定, 就會有不同的狀況跑出來. 我覺得前二者不理它, 第三點就算是清明狀態, 如果真有整片變亮, 這應該是似相,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教導如下:

===================================
(當似相現起之時)彼(比丘)應安住其心於似相。如是自從(似相現起)以後,他便依安而修習,即如古人說:

於相安住心,離種種行相,
於出息入息,智者繫自心。

如是他的似相現起之後,便鎮伏了他的五蓋,寂止其煩惱,現起其念,以近行定而等持其心。

而彼(比丘)不於(似)相的(如綿如星等)色而作意,亦不觀察(粗等的)特相,但避去住所等的七種不適合的,而以七種適合的善加保護(其似相),如剎帝利的皇後(保護其)轉輪王的胎兒及農夫的(保護其)稻麥之穗相似。

他既如是保護(其似相)以數數作意而令(似相)增長,當成就十種安止善巧,而從事於平等的精進。如是精勤的(比丘),依照地遍所說的次序,得於似相所緣而生起四種禪及五種禪。
===================================

這些最好是由禪師指導比較好.

我覺得你的狀況還不錯, 蠻有經驗的, 如果有機會, 或許你可以參加南傳佛教的禪修, 在禪師的指導下, 把次第及方法上的問題找出來, 應該會進步很快.

> 在楞嚴經當中提到,如果練到色陰消盡,就會看到內臟等等,可是在釋禪波羅密當中又說初禪初發就會看到內臟等等,不知道中間有何關係?
> 我又想,照釋禪波羅密的說法,整片變亮根本就不是初禪,因為初禪一開始就會見到內臟了~~

整片變亮只算是似相, 還不算初禪. 以看到內身也不能當成證禪定與否, 初禪的判斷一定是用「尋、伺、喜、樂、心一境」這五支.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也有提到「(八)身至念」, 在《清靜道論》這本書中, 有提到四十種修禪定的方法, 「身至念」就是其中一種.

我個人認為, 修習「身至念」(或四界分別觀)的人, 在修習其間就可能可以看到內身. 但這只是修習的過程, 不一定要證得初禪.

我也聽禪師提過, 修得初禪甚至四禪的人, 修習身至念是很快的, 可能半小時或一小時就可以觀照三十二身分, 但沒有禪定的人, 可能修習三個月還無法清楚觀照內身.

所以看到內身和證初禪不一定有關, 初禪前可能看的不清, 有禪定力就可能看的清, 理論上這是用 "心" 看到的, 就像修觀呼吸會看到取相似相一般, 算是 "看到" , 而不是 "感覺" 到, 至於為什麼會看到, 應該是觀照的對象轉到色身, 才會有這些情況發生.

Heaven兄您好

感謝您釐清了我一些觀念,整片變亮這個部分是似相,也是未到地定的一部分。

>這應該算是一種清明的狀態, 就算偶有雜念, 也是念念分明, 不過就要看你是如何修定, 才知道接下去要如何才能更深入了.

您講的和我講的是不同的狀態,我講的這個無念無夢有聽覺無辨識覺狀態,有一個特點,這個狀態是沒有念頭的,連辨識能力都沒有,但是聲音都聽得到,但是不知道聲音的內容,因為沒有識心,所以不會有那種偶有雜念的狀況,這個狀態比有念頭的狀態還要深,所以在念頭出來之前,就會先浮出這個狀態了。

我這樣講還是不清楚,再講清楚一點,就是說這個狀態

1.類似熟睡狀態,但是聲音卻都聽得到,但不了解聲音的內容。
2.念頭升起之前,會有個醒來的動作,從這個狀態醒過來,辨識力會先出現,語言才會接著出現。
3.所以聽到聲音,還在這個狀態,但是聽到聲音,『了解』這個聲音的內容,光是這個想要了解的念頭,就會讓自己浮出這個意識狀態了。

不知這個狀態是甚麼狀態呢?未到地定嗎?

不過我可以確定這個狀態絕對不是欲界定,因為狀態差太多了,有一個層次性的差別,就像人在空氣和水中一樣,那個狀態是不相同的。

這個狀態還有個特點,醒來後,全身麻震感非常的強烈,全身也變得非常的柔軟,白天工作的僵硬,如果能練出這個狀態,只怕幾秒鐘也好,馬上身體就恢復疲勞了。

如果我練得好的話,很快就可以進入這個狀態,這是很舒服的狀態。如果練得不好,狀況不好的話,就進不去這個狀態。

>這些主要是心的作用, 當然有可能是通靈, 不過最好不要朝這方面去做去想, 若真招惹外靈, 那不是好事.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看到的幻象,絕對不是通靈,而是識心的清理過程,類似作夢,但是又不是作夢,那個是在清理識心的東西,所以出現的影像很無厘頭。

通靈看到的影像,目前我的推測應該還排在看到自己的內臟後面,所以我個人的想法,市面上那些看到影像的,所謂通靈的,大多是卡在欲界定的狀態,根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夢而已。

>我直覺就是白色的光圈, 就像太陽與月亮, 只是亮度不同吧, 這是我自己的猜想.

恩,我覺得光圈的說法很有可能喔,我是有聽說有人練到看到光圈,只是我自己從來沒有看過。

>我覺得你的狀況還不錯, 蠻有經驗的, 如果有機會, 或許你可以參加南傳佛教的禪修, 在禪師的指導下, 把次第及方法上的問題找出來, 應該會進步很快.

其實我有去參加過南傳佛教的十日禪,經驗相當慘痛,所以從此再也不敢去參加集體禪修了。因為當初我的身體還沒有調整好,常常氣動,老師就要我壓抑,不要動,我一壓,一股氣像鑽頭似的,從下往上鑽到頭殼,然後波的一聲,頭殼頂像開了一個小洞,然後像冒煙似的,氣就從那個洞跑出去。雖然當時就不動了,可是很慘的是,從此以後,我的頭裡面就多出一條看不到的傷,我練了很多年,最近才慢慢修補起這個傷,但是還沒完全修復。

所以我現在就自己在家練了,自己看書,跟人討論,寫日記,就這樣慢慢的練下去。更何況年紀也不小了,自己慢慢摸索,前前後後,也練了20年有了,去外面學,發現外面的老師,恐怕這個程度上,也不見得高明到哪裡去。而厲害的老師,又得花時間找,想想還是算了,把跑道場的時間拿來練還比較划算點。

>所以看到內身和證初禪不一定有關, 初禪前可能看的不清, 有禪定力就可能看的清, 理論上這是用 "心" 看到的, 就像修觀呼吸會看到取相似相一般, 算是 "看到" , 而不是 "感覺" 到, 至於為什麼會看到, 應該是觀照的對象轉到色身, 才會有這些情況發生.

這邊我有個疑惑,也就是說看到內臟,跟是否達到初禪無關?

我這樣推理不知是否正確:

初禪是入定的深度,而看到內臟,則是在入定到達一定的深度之後,所產生的能力。

聽您這樣說,智者大師有許多看法,是和南傳佛教不同的。同樣都是大師,對於境界的看法卻不同,這裡面一定有大學問在。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

這裡面專有名詞太多,每個專有名詞對應到哪種狀態還需要找資料,一下子沒辦法將此專有名詞,與自己的經驗對照,我慢慢看之後,再向您請教。

這初禪的這五支,感覺上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個『心一境』,什麼叫做心一境?而且有『尋』找的心,怎麼還會是禪定呢?真的不太能理解~~~

> 這初禪的這五支,感覺上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個『心一境』,什麼叫做心一境?而且有『尋』找的心,怎麼還會是禪定呢?真的不太能理解~~~

其實了解這些名詞不能只用漢字的解釋,要去了解巴利文或梵文原始的意義才行。

用另一種簡單一點的解釋,「尋」(vitakka):尋是把心投向目標。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作用是全面地撞擊目標。

所以尋不是尋找什麼東西,而是心投向目標的動作。例如我是修觀呼吸的法門,把心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這個動作就是「尋」。

「伺」(vicara):伺的其特相是重複地省察目標,現起是把它們鉤住目標。

清靜道論有個比喻,尋就像蜜蜂飛到花心,伺就像蜜峰在花心採蜜。以觀呼吸而言,尋就是將心力投注在呼吸上,伺就是心持續觀察呼吸。

心一境性其實更容易理解,它就是指「心的目標是集中在單一的所緣境上」,也就是心只有一個目標,這是四禪八定都會具有「心一境」這個禪支,甚至可以說「心一境」就是禪定的意思。

如果心的目標沒有固定,那就是散亂,散亂也會有尋伺,只是尋伺的目標是不繼變換,這就無法入定,所以要入初禪,心一境是最主要的。

> 1.類似熟睡狀態,但是聲音卻都聽得到,但不了解聲音的內容。

你這狀況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就如我之前所說,心的目標可能有跑掉,甚至轉移到「有分」,這是一種心掉到某種深沉狀態的情況。但真正在有分狀態應該也聽不到聲音,或許妳那是剛從有分之中出來。

在禪修時,心應該是保持在同樣的目標,如果你會有那種突然不知心跑去哪裡的狀況,就不是很正確的方法,這是要調整的。

至於你提到的岔氣,我有朋友也有類似情況,也是至今未好,目前他是說不理它是最好的情況了,這部份我所知有限。我以前練氣也會氣動,不過在靜坐就還好,不會有這類問題。

> 初禪是入定的深度,而看到內臟,則是在入定到達一定的深度之後,所產生的能力。

初禪與各禪是有特定的判斷指標,最原始的定義,就是初禪生起心是色界初禪善心,而這種心是可以導至投生至色界初禪天。

至於看到內臟或其他特殊功能,則是心的能力,而心的能力是因為心定及某些因緣就會開發,理論上定力愈深就愈強,但不一定在初禪之後。我有朋友也是在習禪不久就看到體內的蟲,也有朋友能見到白骨,這或許與他們過去世修過不淨觀或白骨觀有關係吧。

對了,如果你方便,或許可以參訪這裡,我沒有去過,不過有接觸過裡面的一些老師。

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http://www.taiwandipa.org.tw/

http://www.taiwandipa.org.tw/index.php?url=70-20&prg_no=k&start=0
http://www.taiwandipa.org.tw/index.php?url=70-20&prg_no=k&start=1

這裡也有一些值得參考的資料, 智慧之光(第三版), 如實知見, 其它也有一些和禪修有關的資料.

> 1.類似熟睡狀態,但是聲音卻都聽得到,但不了解聲音的內容。

>你這狀況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就如我之前所說,心的目標可能有跑掉,甚至轉移到「有分」,這是一種心掉到某種深沉狀態的情況。但真正在有分狀態應該也聽不到聲音,或許妳那是剛從有分之中出來。

這狀態應該不是從另外一個狀態出來,因為這個狀態可以持續一兩個小時都這樣,這個狀態是在欲界定之後出現的,醒來的時候,全身麻麻的很強,有時候還會跳跳跳,有一個很大的脈動在肚子跳。

>心一境性其實更容易理解,它就是指「心的目標是集中在單一的所緣境上」,也就是心只有一個目標,這是四禪八定都會具有「心一境」這個禪支,甚至可以說「心一境」就是禪定的意思。

這下子又產生更多疑惑了,是這樣的,這個初禪的狀態,我自己出現的時間點,是在我所認知的欲界定之前,但是初禪不是在欲界定、未到地定之後嗎?為什麼這個所描述的初禪會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之前呢?

我自己在練的經驗是這樣的,因為每天狀態都不太相同,但是有個大概的趨勢,我就講這個趨勢。一開始從動開始,讓身體自由的動,動到不動之後,就坐下。也不是每次都會動,有時候是不動的,直接就坐下,或者趴下、躺下。從不動之後,也會有常見的兩種不同狀態,第一種是身體有脈動感,這時候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脈動感。另外一種是沒有脈動感,這種狀態是比較氣虛的狀態,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通常放了一會,就會產生脈動感。第三種是比較累的情況,就把注意力放在心輪。

不管是注意力放在哪裡,過了一會,念頭就沒了,此時我不會把注意力緊抓在擺放的地方,我會繼續鬆開,順隨一個鬆的力量,讓他繼續鬆下去。繼續鬆開之後,就會進入欲界定,但是有時候欲界定是不會出現的,直接就跳到前面所說過的那個不知道甚麼狀態的狀態,我原本的認知是未到地定,這個狀態就是前面說的無念有聽覺無辨識力的狀態,然後就停留在這個狀態,很久很久,如果沒有大的噪音的話,這個狀態通常持續一個多小時,如果有很大的躁音的話,意識就會浮上來,產生辨識力,然後又沉下去,直到下一個噪音把我吵醒,如果我的定力不夠的話,意識就繼續往上浮,就不練了。

所以這個把心集中在單一的境上(例如呼吸,或者脈動感)的這個狀態,對我來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但是我的認知,這個狀態應該不是入定,這個狀態只是接近入定前的狀態而已,為何這個狀態會擺在初禪呢?這點真的很奇怪~~

>在禪修時,心應該是保持在同樣的目標,如果你會有那種突然不知心跑去哪裡的狀況,就不是很正確的方法,這是要調整的。

這個保持在同樣的目標的練法,其實我練了很多年(超過十年有了),但是效果一直很差,因為我把自己卡在一個目標上,就進不去了。所以現在我的練法大多是,當心可以在一個目標上面的時候,到了一個時候,有一個關鍵點,一個火候到了,我就會放掉這個目標。這時候,馬上就會有一個跳躍式的意識狀態的改變,並且產生一個空間感,我查了道家的書籍,這個東西就叫做玄關。

但是玄關出現還不是入定,還有念頭,念頭還會動,所以目前順序大致上是這樣的:

1. 調身(身體動)
2. 單一境(注意力在一個目標)
3. 玄關(火候到了,放掉單一目標,意識狀態跳躍式改變)
4. 欲界定(偶而會有幻境出現)
5. 未到地定(持續很久的無念有聽覺無辨識力狀態)
6. 整片變量,意識狀態比5還要浮(感覺能量一直在心輪跳,心輪就在這個時候可以被打通)

所以我會懷疑這個6就是所謂的動觸初禪,但是與您討論之後,發現這個6是所謂的似相,也就是未到地定,再加上這個單一境是初禪,所以這整個就很詭異了,初禪跑到前面2去了~~~

這間學院在歸仁是很近,但是這樣冒昧去問,其實很不好意思,若要混到熟到能問這些問題,又要花上很多時間,交通的時間,參加活動的時候,其實都還蠻花時間的,我之前曾經去我家附近的中台體系的混過,發現這樣去參加活動實在太浪費時間了,他們都從頭講,平常我已經覺得練習時間已經不夠用了(每次要練出東西,至少兩個小時跑不掉),還要再花時間從頭混起,實在有點超出能力負擔,所以,去了兩三次,我就放棄了,還是自己在家裡看書自己練好了。

如果Heaven兄與禪師有緣的話,拜託Heaven兄順便幫忙問一下。

目前我這樣練,發現只要決心夠,時間花下去,幾乎是一層一層可以練進去,只是常常會意志力薄弱,偶而會想要偷懶,玩玩電腦,時間就這樣浪費掉了~~

但是傻傻的練下去,對於我這種經常用腦過度的人而言,實在是做不到,就會很想搞清楚自己遇到的到底是甚麼狀態,書上有沒有寫,書上寫的到底又是甚麼狀態,說實在的,資料很難找,找到之後,又發現自己看不懂,所以問題很多。

感謝您提供的資料,我找時間看過之後,再與Heaven兄分享心得。

您告訴我的這個網站,對於似相和取相說得很清楚,又解了我原本的一個疑惑了,取相是能量剛出現的樣子,所以像極光一樣的薄弱,而似相則是取相的強化,所以光芒更加的強烈。這個點,真是解了我很久都想不通的某個點,非常感謝。

在我練習的過程中,取相是家常便飯,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入定,因為我很清楚,在取相出現的時候,我的念頭還在動,這時候是可以控制薄霧光變化,只是控制的心一起,光就會弱掉,能量就消失掉了,身體也會變緊,所以是不能控制的,會讓能量弱掉。

但是似相取相出現的時候,是比較淺的,而無念有聽覺的狀態是比較深的,兩者差異很大。

禪師在裡面提到一個名詞--有分。

Heaven兄也有提到,這個有分我猜測就是所謂的昏沉,其實我20年前剛學靜坐的時候,昏沉了很多年,昏沉的時候就在打瞌睡,確實是沒有聽覺的,也沒辦法想醒就醒過來,這和我現在的這個無念有聽覺是差很多的,兩者是不同的狀態。我曾經試過,在這個無念有聽覺的狀態,聽到聲音就立刻起來,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後來因為這樣做實在太浪費了,好不容易練到這個狀態,我要拿來衝開心輪的堵塞,也就捨不得隨便醒過來了。

而禪師有提到要覺知心臟,這個點很有意思,我現在只要到了無念有覺的狀態,都是把意識淺淺的放在心臟,不是我故意要放的,是因為在這個階段,氣就是卡在這個地方過不去,全身就這個地方最有感覺,所以自然而然會被吸引到這個地方。

前一陣子比較用功的時候,心輪有曾經打通過,就往下通下去了,但是開學之後,工作太累,又堵回心輪,所以現在就在這個階段。

而我也發現,心輪打通之後,那個接近深眠狀態卻有聽覺的狀態會產生改變,意識變得更清楚了。

所以現在我搞不清楚的,就是在通心輪的這個意識狀態,還有通過心輪的那個意識狀態,到底是甚麼東西?如何與四禪八定的理論來比對?

禪師又談到四禪的明亮光,也就是『身至念』的標題那邊,p.39,我好像又搞懂了一點東西了,因為禪師講到一句話『,你應該把光修得更強、更穩』,也就是說,四禪剛開始的光是不穩的,想請問Heaven兄,這個四禪的光是如何不穩法?是不是一下子亮,一下子暗?是不是整片的?

如果是的話,我這邊讓我臉皮厚一點的作一個推理,我懷疑自己看到的那個整片亮光就是四禪了,為什麼現在沒辦法看到四禪的亮光?很簡單,因為我心輪塞住了,只要心輪打通了,這整片亮光就會出現。

如果真的打通心輪,整片亮光又出現,然後又穩定,接著,照禪師所說的,應該就可以有『以此光照見自身的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等三十二身分。』這樣的能力了。

所以,這個心輪塞住的無念有覺狀態是甚麼呢?真是奇怪~~~

上週事情較多,就沒來回應了。

你提到你的順序

1. 調身(身體動)
2. 單一境(注意力在一個目標)
3. 玄關(火候到了,放掉單一目標,意識狀態跳躍式改變)
4. 欲界定(偶而會有幻境出現)
5. 未到地定(持續很久的無念有聽覺無辨識力狀態)
6. 整片變量,意識狀態比5還要浮(感覺能量一直在心輪跳,心輪就在這個時候可以被打通)

你提到:
> 所以我會懷疑這個6就是所謂的動觸初禪,但是與您討論之後,發現這個6是所謂的似相,也就是未到地定,再加上這個單一境是初禪,所以這整個就很詭異了,初禪跑到前面2去了~~~

並不是單一境就是初禪,單一境是每一禪都一定必備的,因為若不是單一境,就變成心緣多境,那就是散亂了。

初禪是要五個條件都具足,也就是 "尋, 伺, 喜, 樂, 心一境"。

因為我所知道的方法,是一直將心放在單一境,佛教是說若波羅密成熟,初禪就會出現,初禪的喜是很強大的。但你的方法會在中途放掉單一境,這樣會有什麼結果,這就是我所不知道的了。

我認識的是一般授課老師,也不是指導禪修的,我是覺得你可以先電話去問看看這類問題是否可以電話請教或當面請教。我也問了法鼓山的朋友,他們是說山上的禪師也是可以直接去請教,但我個人是建議先向南傳的體系請教。我總覺得北傳的教導是有修改過的,如果可以,還是以接近佛陀的教導比較好。

> 所以現在我搞不清楚的,就是在通心輪的這個意識狀態,還有通過心輪的那個意識狀態,到底是甚麼東西?如何與四禪八定的理論來比對?

佛教的禪法比較沒有在談脈輪,它提到看心臟附近,主要是為了看 "有分心"。在南傳的教理中,眼識會在眼根生起,五識也都會在五官生起,但其他各種意識則會在 "心所依處" 生起,而那就是在 "心臟" 附近。

那些禪師是教導若入了初禪,出定後立刻檢查禪支,觀察心臟就會找到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等五禪支。不過這個對我來說太深奧了,他們可以看到各種心在心臟生起,例如看到貪心,瞋心,喜心....這都是要有足夠的定力才能觀察到這種程度。

> 想請問Heaven兄,這個四禪的光是如何不穩法?是不是一下子亮,一下子暗?是不是整片的?

我連初禪都沒有,你問的太深了。 :Q

帕奧禪師的書叫 "智慧之光",就是指禪定的光,佛法中的止觀雙運,就是指先修禪,等到有程度,就能利用禪定力生起光明,進而觀照色身及心意識,那時就能真正看到體內,甚至看到 "色聚",也就是所有物質的最基本粒子(大概是化學的分子或原子),並發現這些都是不斷在快速生滅,就如心經所言,照見五蘊皆空,這是真正地看到,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

書上也寫,從近行定開始,所有的止禪都會有光,我想不穩的是指初步的禪,大概就是無法很清楚或能自在地看到想要看到的。

您還是懂得比我多拉~~原來每個禪定都有單一境~~~

您建議我去問禪師,其實我是怕怕的拉,因為每個禪師背後都有傳承,我這個東學一塊,西學一塊,又沒有甚麼傳承的,都是靠自己這樣摸索的,去問那種有傳承的,都會覺得怕怕的,怕自己說出來的話,太過外行,也怕自己聽不懂禪師說的話,太多專業術語會聽不懂。

我是真的搞不清楚四禪八定的實質經驗到底如何,不過東湊西湊,大概也有湊出一點地圖片段出來,應該是要練到變亮才對,而不是薄霧光,薄霧光就不對了,照奧帕禪師的說法,就是取相,要繼續練下去,才會出現明亮的似相,還有其他的資料,也都有說到會變亮。

我最近有在注意那個『尋』和『伺』,有出了點心得,不知道對不對。

靜坐到了一個比較進入狀況的時候,但是還沒有到入定態的時候,心還是處於一個比較集中式的焦點的狀態,這個時候,心要找一個東西來擺著,如果有氣的話,我就會擺在氣上面,那個氣一般來說,主要是兩個感覺,一個是麻麻的、像有微弱電流似的,一個是脈動,不是心臟的脈動,是像心臟的脈動,這邊跳跳那邊跳跳,看最近練的主要通氣脈的地方在哪裡,就會在哪裡跳,以前有腦袋殼裡面跳過,也有在肚子裡跳過,也有在胸腔裡面跳過,就是瑜珈那些脈輪的位置,大部分多跳過了,那個跳動,可以擺注意力,也可以進入定態。

如果沒氣的話,身體氣虛,太累,沒有氣感,就擺呼吸,放在呼吸上面,呼吸採用的是自發呼吸,而不是均勻的深呼吸,自發呼吸很不穩定,剛開始一下子有吸,一下子沒吸,有時強,有時弱,很不穩定。

但是吸到一個程度,如果身體有僵硬的氣團卡住的話,就會開始氣動,我就讓他動到結束,動完了之後,身體就鬆了,這時候再來自發呼吸,就會比較穩定,比較容易進入定態。

所以,這個尋,我個人猜想,可能就是這個東西,找尋一個心的注意力可以擺放的地方。

找到了擺放的地方以後,就擺在那裡,讓他自己運作,這個就是伺。就等他自己出花樣,看他到底要怎麼變化,讓他去變,例如我擺在氣感,我不會去控制氣感,我就只把注意力放在氣感,讓他自己產生變化。如果擺在呼吸,也是同樣的作法,不用意識去呼吸,而是讓身體自動產生呼吸的需求,並且同時觀察是否有用意識控制自己吸或吐,若有的話,就放鬆開來,讓身體自發性的產生呼或吸的需求。

至於喜和樂就真的搞不清楚了,通常尋、伺之後,如果放鬆夠,沒有意識控制太多的話,注意力就慢慢集中起來,集中到一個程度,就把擺在氣感或者呼吸的注意力放鬆掉,這時候,就會進到一個不一樣的狀態,就是上面提到的開玄關,一種跳耀式的意識狀態的改變,伴隨著眼前屏幕的變化。

但是此時,還不是入定態,只是到了入定態的門口而已,還要繼續鬆開,才能進入比較穩定的無念狀態。

但是無念狀態也分成兩種,一種是比較疲勞的無念狀態,很像睡覺,偏偏聲音都聽得見,只是很不清楚,一種是比較清醒的狀態,聲音就比較清楚了。後者當然比前者強多了,只是很少出現,除非我整天整夜一直練,練了好幾天之後,才會這樣,如果偷懶了,就大多是前者。

我現在主要的疑惑是,玄關之前的才是初禪的狀態?還是玄關之後才是初禪的狀態?還是兩個都不是?

還有,您說您沒有初禪,但是您怎麼知道自己沒有初禪呢?

>他們可以看到各種心在心臟生起,例如看到貪心,瞋心,喜心....這都是要有足夠的定力才能觀察到這種程度。

能看到別人的各種心的升起,這個能耐很恐怖ㄟ,這是他心通,真的有禪師練到這個程度嗎?可以介紹一下是誰嗎?如果真的這麼利害,我真的很想去請教一下,因為這種內景的東西,有時候真是說也說不清楚~~

不過如果真的有這種人,真能見到的話,也會怕怕的,會怕自己一些不好的念頭,被他看光光~~~^^~~~~

關於放掉單一境這個東西,其實我有點懷疑澳怕禪師說的,他是說一直集中在這個單一境,是吧?

但是,說真的,我零零碎碎看了不少資料,幾乎都是要放掉集中點,才能夠進去入定態,而我自己也做過實驗,如果火候到了,還不放掉,很容易就練不下去了。

有空的話,我再想想,這個放與不放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看看能否找到一些資料。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7&bds...

這篇講的剛好和帕奧禪師的單一境槓上了,很有趣了,同樣是南傳佛教,講的卻剛好相反。也批評了近行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http://putiguang.org/tw/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do_pdf=1&id=169

這篇也有很清楚的分類。

林崇安教授很客氣的說:『以上將南傳的內觀禪修方法依純觀行者與止行者二種途徑作一扼要的分類與說明。這些禪修方法今日仍有專長者教導著,眾生依各自的根器可去學習。最重要的是,不要執著於任何一種禪修方法,否則會變成自己修行上的障礙。因為眾生根器之不同,同樣雖以「身念住」下手,其中或注重入出息、或注重肢體動作、或注重身內四界,而後兼及受、心、法,其目的不外是洞見自己身心的實相,以上南傳諸師的方法都不超出此範圍。』

不過在內觀教育基金會所貼出來的文章,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油其是這句話『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根本就挑明了講。

我之前在大社內觀所參加的,就是一種專注練習,氣不順,又硬坐著,痛得要命,全身痛光光,雖然喇叭傳來的說明,一直說要覺知痛,怎樣怎樣之類的,可是我直覺就覺得不對勁,所以別人一再參加,我參加過一次之後,就不想再去了。

所以我看到帕奧禪師講的,專注在取相一到三個小時,就覺得很奇怪,感覺就不對勁。

我自己練起來的感覺是,專注在取相會把自己擠得比較僵硬,而放鬆的覺知一切,不單只是取相,會讓自己從取相,慢慢變化成其他各種不同的狀態出現。

也有看過道家的練法,專注在丹田,產生一團氣之後,專注在丹田的這團氣,照他的說法,久了之後,會變亮,感覺好像有點類似帕奧禪師的練法。

但是佛陀的練法,全部的經書看來看去,就是看不到這種練法,反而比較接近毗瑪拉蘭希法師的練法,這邊似乎有個可以探究的點。

我覺得你對尋伺的體會很合乎書上的教導, 是蠻好的參考資料. 你提到詢問禪師的一些疑慮, 你考慮的也對, 要討論到某種共同的結果, 大概也是要花不少時間先了解彼此的所學.

> 但是您怎麼知道自己沒有初禪呢?

因為初禪有五支的判斷基礎, 據說 "喜" 就是很強烈的喜, 甚至可以是欲界世間的喜都不能比擬的, 因為那已經是超出欲界的喜, 所以只要發生, 就一定會知道. 而且我也無法完全心一境性, 散亂的程度還很嚴重, 就算到了很清明的狀態, 還是有雜念會出來.

或者可以這樣說, 你有到達一些特殊的狀況, 讓你懷疑那是不是初禪? 我則沒有那些很特殊的狀況, 還在努力中...

> 能看到別人的各種心的升起,這個能耐很恐怖ㄟ,這是他心通,真的有禪師練到這個程度嗎?

我相信是有, 不過我也不知道誰有, 這種人多不多我也不知道, 像阿迦曼尊者及一些大師的傳記都有提過這種情況, 他們自己也不會說出來的.

> 但是,說真的,我零零碎碎看了不少資料,幾乎都是要放掉集中點,才能夠進去入定態,而我自己也做過實驗,如果火候到了,還不放掉,很容易就練不下去了。

在不同的情況下, 是有轉換目標的, 例如一開始目標是呼吸, 取相出現時, 繼續看呼吸, 但似相出現後, 就把目標換成似相, 一般書上就是說這樣就可以到初禪. 所以什麼目標要放掉, 什麼目標要專注, 這就要靠書及有經驗的人提供資料了.

您很客氣拉,說自己沒有初禪,但是我覺得您的心很正,看的佛經也多,所以觀念非常的正確,與您的討論,解開了我很多疑惑,今天我感覺好像又搞懂了喜和樂的區別,但是這是我自己理解的,找不到資料作印証,您聽看看是否偏離太遠。

尋:剛開始尋找注意力擺放的地方。

伺:找到注意力擺放的地方之後,例如之前提過的氣感或呼吸,就讓氣感和呼吸自由發展,觀察其變化。

喜:找到之後,擺著,觀察,這樣的發現,產生一種舒服、充實感,甚至有成就感出現,因為找對了點。

樂:開始發展之後,變化會達到一個高峰,若以氣感來說,很可能剛開始是微弱的,但是到了一個程度,會變成強烈的脈動,這時候是有一種奇特的感受,不是大笑那種快樂,是一種...很難說,好像達到極至感的那種樂,有點像是極度快感那種感覺。我猜想這個或許就是樂。因為我自己在練的過程當中,會有這些感覺,所以就拿來套用了。

捨:一個地方的變化,到了一個極致之後,會開始走下坡,然後又會變化成下一個現象,這中間的轉換,需要捨心,如果捨得下的話,就會出現下一個階段的現象,如果覺得捨不得,就會卡在之前的現象。

您說甚麼目標要放掉,這點幾乎是每個目標可能都要有放掉的心理準備,放到沒有東西可以放,最後就想說,沒事真好,可以這樣一直放鬆下去真好,死了也無所謂,有了這樣的放鬆感之後,能量就會慢慢集中到心輪,然後就一個很大的鬆開,辦隨著心輪能量的鬆開,玄關就跟著開了,意識狀態就立刻跳到深眠狀態。

不過一開始,會開開關關好幾回,才會穩定下來。

但是在放掉那個目標之前,要讓那個目標發揮到極致,然後又下來,才放掉,所以要找一個可以擺的目標,南傳好像都是找呼吸,我自己練的時候,不一定找呼吸,呼吸只是很多可以找的東西之一,反正有甚麼就找甚麼,剛開始的時候,身體很僵硬,就站著練,通常都會開始抖肩膀,這時候就放在肩膀,有時候甩手,就放手,但是甩完就放掉,就會一直變,變到後來,就會不動了,意識就慢慢鬆開了。

> 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這句話其實沒有任何問題,我相信不論是帕奧禪師或是其它禪師,都不能否定這一句話,專注練習的方法原本就不能直達涅槃。

如果那些文章是認為帕奧禪師或某些派認為「專注練習」可以到達涅槃,那應該是他們誤解了帕奧禪師了。

我想有許多教法,差別在於學習禪定的方式,以及何時由止禪轉入觀禪,你說那種觀痛的我也聽過,不過沒試過,但我相信那也是方法之一,只是你及某些人不習慣或不契入而已。不同的人,有其適合的方法,但有時覺得自己適合的方式,也不一定符合所謂的正法,所以都是要不斷再深入學習才行。

你說得沒錯,應該人家是有階段性的,只是我們沒入門,沒學到那個程度,或許因此只有看見初階的法,所以會有所誤解。

我知道你有你的法門,不過會散亂會不會是因為肌肉僵硬呢?我自己練習的心得是這樣的,身體很僵硬的時候,尤其是肩頸僵硬,那是怎麼練也練不進去,但是如果身體鬆開的時候,就很好練了。

所以很亂的時候,我就站著練,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整天工作下來,家裡又很吵,剛開始都很亂,所以我大部份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站著練,讓身體動個痛快,動完了,鬆開了,就比較能夠練進去了。

我今天思考那幾個覺支的東西,如果我理解得沒錯的話,那麼四禪其實應該不是入定,只是比較專注而已,沒有雜念,注意力能夠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面,不會有雜念出來干擾。

所以後面的四個定,就更令人好奇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http://www.bya.org.hk/life/medit/medit9.html

我在網路上亂找些資料,找到上面這個,裡面講到無所有處定,由於不起分別,所以亦名無想定,如癡如醉,如眠如睡,無明覆蔽,無所覺知。

我對照自己的入定態,確實有沒有分別心,最大的特徵就是聽得到聲音,但是不知道那個聲音是甚麼,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在體育場練,大中午,一個人躺在草地上,很久很久,遠遠都有聽到聲音,可是對我來說,都沒有意義,直到聽到一個聲音,歐一歐一,平常我們聽到這個聲音,會知道那不是救護車就是消防車的聲音,但是那個當下,我是沒有辨識力的,有聽沒有懂,沒有念頭,沒有理解,就像是睡得很深,但是聲音卻聽得見。

然後,因為那個聲音太大聲,就在幾百公尺外的馬路上,所以就把我吵醒了,然後意識就逐漸浮現出來,突然就懂了,是消防車的聲音。

不知道這個狀態,是否接近無想定呢?

所以這四個定,我自己的猜想,是否就是那種身體一部分醒著,一部分卻處於深度睡眠當中?

就是說,大部分都睡著了,睡得很深,沒有夢,但是聲音都聽得見,有一個覺在,這就是入定嗎?

而專注於一個東西上面,毫無雜念,但是沒有進入類似深眠狀態,這就是四禪嗎?

>「空無邊處定」是以「色法的空」為所緣,超越了色法,故成就此定。
「識無邊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空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無所有處定」是以「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為所緣,超越了空無邊禪心,故成就此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以「無所有處禪心」為所緣,超越了不存在的概念,故成就此定。

上面這段文字,我在找資料的時候,翻來覆去是常看到,可是有看等於沒看,因為看不懂,也不知道裡面講的狀態,在實際的經驗上如何理解。

如果之前之前所理解的四禪是正確的話,那玄關之後的,應該可能就是入定態了。

目前發生的有幾種,玄關開關區,幻覺區,深度睡眠區,比較清醒一點點的深度睡眠區。每次好像都是這幾層,但是直覺上一直練下去的話,還會長出其他層,但是一來懶惰,二來好奇,還蠻想搞清楚這到底怎麼回事的,就會花些時間,東查西找,想找出些端倪。雖然資料是很多,可是看不懂的,還是看不懂。

這些符號對我來說,很像這樣:

X是以Y為所緣,超越了Y,所以成就此X。

啊~~可是X是甚麼?Y又是甚麼呢?

五禪支中的喜與樂,一般比較容易誤解。

喜是一種對目標有興趣的心情,正如你提到的找對目標會有成就感,這就算是喜的領域。

樂則是一種感受,感受可粗分為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當下就一定會有某一種受,這樣來看就很簡單了,若是在喜的情況,就一定是樂受。但樂受不一定有喜(三禪就是有樂無喜)。四禪則是連樂受也捨去,所以稱為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受的意思。

有一個比喻,在沙漠中很渴的旅人,突然看到綠洲,那種心情就是喜,當然也有樂的成份。當他喝足了水,躺在樹蔭下休息,那種平靜滿足的心情,已經沒有初起激動的喜,剩下的就是樂。

以上是喜與樂簡單的區別,但是禪定中的喜與樂會有多強烈,我就不知道了。

頁面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