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要義是出自「福嚴慧日影音中心」,內容剪輯自厚觀法師對一百卷《大智度論》的完整解說,從中擷取部分重要法義而成。
本站則是將其 Youtube 的內容內嵌進來。
- 001 《大智度論》立名之由來
- 002 《般若經》的部類
- 003 龍樹菩薩是佛教第一位大乘論師
- 004 龍樹菩薩的著作
- 005 《大智度論》所引用的《阿含經》
- 006 《大智度論》的組織架構
- 007 《大智度論》舉各家之說,而以無執性空為依歸
- 008 《大智度論》對佛法的根本立場
- 009 若能離戲論,則一切法門都能知諸法實相
- 010 概述《大智度論》之主要內容
- 011 是否聽聞佛名便能得道
- 012 研讀《大智度論》的參考資料
- 013 佛菩薩能否滿眾生願
- 014 佛為何命須菩提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
- 015 佛為菩薩廣說諸菩薩行故說《般若經》
- 016 佛欲令菩薩增益念佛三昧故說《般若經》
- 017 上座部與大眾部對佛陀觀的看法
- 018 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般若經》
- 019 四悉檀(總說)
- 020 世界悉檀
- 021 各各為人悉檀
- 022 對治悉檀
- 023 無常觀、無我觀,為何是對治悉檀
- 024 第一義悉檀(之一)
- 025 第一義悉檀(之二)
- 026 時間性空:時間劫、功德劫
- 027 戒律屬於世界悉檀,佛為何要制戒
- 028 佛法有五種人說
- 029 佛入涅槃前,阿難請問佛四個問題
- 030 佛入涅槃前,回答阿難四個問題
- 031 大迦葉指責阿難犯六條罪
- 032 阿難得漏盡,以神力重返參加結集
- 033 佛、世尊的意義
- 034 阿羅漢與佛的差異
- 035 如來、應供的意義
- 036 佛善於調伏眾生
- 037 佛是天人師
- 038 放牛人問難佛:是否知道放牛之法
- 039 佛何故不答十四無記
- 040 心解脫、慧解脫
- 041 佛入滅前,阿難不證阿羅漢的理由
- 042 菩薩的意義
- 043 要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真正的菩薩
- 044 說一切有部對菩薩的看法
- 045 布施波羅蜜圓滿(部派說法)
- 046 持戒波羅蜜圓滿(部派說法)
- 047 忍辱、精進波羅蜜圓滿(部派說法)
- 048 禪、般若波羅蜜圓滿(部派說法)
- 049 大乘評論部派之六度圓滿說
- 050 最後生菩薩為何生在兜率天
- 051 現在是否有十方佛
- 052 若現在有十方佛,為何不來度眾生
- 053 陀羅尼的意義及其種類
- 054 能忍諸惡而不瞋,讚歎供養而不喜
- 055 三三昧、三解脫門
- 056 天眼通能知未來
- 057 如何破四種魔
- 058 業力不失,常追逐造業者
- 059 十二因緣
- 060 佛說諸法如幻化等十喻的意趣
- 061 諸法如幻的意義
- 062 《德女經》:無明、貪欲在哪裡
- 063 無智人見陽焰,誤以為有水
- 064 諸法如水中月
- 065 諸法如虛空無相,無智人見有我法相
- 066 諸法如響(回響)
- 067 諸法如犍闥婆城
- 068 諸法如夢
- 069 諸法如影
- 070 諸法如鏡中像
- 071 諸法如化
- 072 為何僅以幻化等十事來譬喻空
- 073 二種菩薩:生死肉身、法性生身
- 074 文殊菩薩本緣(上)
- 075 文殊菩薩本緣(下)
- 076 發願不同,果報有別
- 077 念佛三昧
- 078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
- 079 常行懺悔、隨喜、勸請諸佛,轉近得佛
- 080 十種根本煩惱
- 081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 082 佛以何因緣而笑
- 083 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 084 有三障故,不能見佛聞法
- 085 墮八難,無法聽聞佛法
- 086 五蘊空無我,誰生誰死
- 087 佛受九罪報
- 088 大乘對佛受九罪報的看法
- 089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 090 目連以神通測試佛聲音傳多遠
- 091 普明菩薩從他方佛國來見釋迦佛,聽法無厭
- 092 須菩提無諍三昧第一、解空第一
- 093 舍利弗不知鴿子本末因緣
- 094 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法(六解)
- 095 實相般若,離四句絕百非
- 096 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
- 097 布施的利益
- 098 好樂布施的人是智者
- 099 布施能得世間樂及出世道果
- 100 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布施
- 101 不清淨的布施
- 102 清淨的布施
- 103 布施離惡得善
- 104 如何布施能讓福報增多
- 105 不惜身命布施,是內財布施
- 106 法布施的定義
- 107 法布施的功德:一花、十果
- 108 法施與財施之優劣
- 109 波羅蜜的意義
- 110 布施福德,依發心、物品、福田而有差別
- 111 布施應捨財,為何說無所捨
- 112 一境四心,不實故空
- 113 施者不可得
- 114 一人遇二鬼爭食而體悟無我
- 115 自殺是否有罪
- 116 若無我,誰受罪福、誰得解脫
- 117 布施生持戒波羅蜜
- 118 布施生忍辱波羅蜜
- 119 布施生精進波羅蜜
- 120 布施生禪波羅蜜
- 121 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 122 戒、尸羅、律、律儀之意義
- 123 戒相:身口八種律儀及淨命
- 124 持戒的功德
- 125 破戒的過失
- 126 不殺生為最大的布施,殺生有十罪
- 127 思惟不殺之理
- 128 偷盜戒(不與取戒)
- 129 偷盜有十種罪
- 130 尸羅波羅蜜的意義
- 131 邪婬有十罪
- 132 妄語之失,實語之利
- 133 妄語不好,為何人還會妄語
- 134 佛勸誡羅睺羅勿妄語
- 135 妄語有十罪
- 136 飲酒有三十五種過失
- 137 在家持戒亦能出離,為何要出家受戒
- 138 道德規範、生活規定、僧團公約
- 139 戒律儀、根律儀
- 140 因持戒引生增上戒、能生三種施
- 141 因持戒能生忍辱
- 142 因持戒能生精進
- 143 因持戒能生禪定
- 144 因持戒能生智慧
- 145 眾生無實,罪不罪不可得
- 146 忍的意義:忍耐、體認
- 147 修眾生忍得福德,行法忍得智慧
- 148 忍恭敬供養、忍瞋恚打罵
- 149 貪著利養,破持戒皮、斷禪定肉、破智慧骨
- 150 念三種因緣得供養而降伏自心
- 151 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一)
- 152 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二)
- 153 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三)
- 154 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四)
- 155 面對瞋惱眾生如何修忍辱(之五)
- 156 忍寒熱、飢渴、老病死等非心法
- 157 菩薩為何要留惑潤生
- 158 留惑潤生,忍煩惱而不斷盡之方法
- 159 於十四無記觀察無礙,是為法忍
- 160 三種行清淨,具足忍波羅蜜
- 161 精進的要義:斷惡修善
- 162 非僅以福德得佛道,要須精進求定慧
- 163 精進的利益
- 164 如何增益精進(上)
- 165 如何增益精進(中)
- 166 如何增益精進(下)
- 167 精進的相貌
- 168 菩薩真實的精進
- 169 依禪定才能引發神通、無漏慧
- 170 禪定的前方便
- 171 呵五欲(總說)
- 172 呵五欲
- 173 呵聲欲
- 174 呵香欲
- 175 呵味欲
- 176 呵觸欲
- 177 除貪欲蓋
- 178 除瞋恚蓋
- 179 除睡眠蓋
- 180 除掉悔蓋
- 181 除疑蓋
- 182 行五法
- 183 呵五欲之種種譬喻
- 184 禪、定、三昧、三摩鉢底
- 185 四禪的禪支
- 186 菩薩禪與餘人禪之差別
- 187 取亂相能起瞋,執定相會生著
- 188 觀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
- 189 何謂諸法實相(上)
- 190 何謂諸法實相(下)
- 191 智者入三門,觀一切佛語皆實
- 192 蜫勒門
- 193 阿毘曇門
- 194 聲聞的空門(之一)
- 195 聲聞的空門(之二)
- 196 聲聞的空門(之三)
- 197 大乘空門:自性空
- 198 邪空與真實空之差異(上)
- 199 邪空與真實空之差異(下)
- 200 結說三門:蜫勒門、阿毘曇門、空門
- 201 般若無相,如何能得般若
- 202 要行幾波羅蜜才能得般若波羅蜜(上)
- 203 要行幾波羅蜜才能得般若波羅蜜(下)
- 204 不行、不得一切法,得般若波羅蜜
- 205 菩薩道中為何要說聲聞的三十七道品
- 206 菩薩亦學三十七道品的理由(上)
- 207 菩薩亦學三十七道品的理由(下)
- 208 眾生心病各異,佛以眾藥醫治
- 209 三十七道品以十法為根本
- 210 三十七道品之次第
- 211 依四念處破四顛倒
- 212 如何修身念處(上)
- 213 如何修身念處(下)
- 214 如何修受念處
- 215 如何修心念處
- 216 如何修法念處
- 217 四念處主要以智慧為體
- 218 大乘的身念處
- 219 大乘的受念處
- 220 大乘的心念處
- 221 大乘的法念處
- 222 四正勤(四種精進)
- 223 大乘的五根
- 224 大乘的七覺支
- 225 大乘的八正道(上)
- 226 大乘的八正道(下)
- 227 禪定、三十七道品、三解脫門之道次第
- 228 無相三昧
- 229 能觀空,名為真修定之人
- 230 眾多禪定法門中,為何唯三三昧可稱為解脫門
- 231 三解脫門與十六行相
- 232 三三昧與三解脫門之法門分別
- 233 無自性的意義
- 234 大乘的三解脫門(上)
- 235 大乘的三解脫門(下)
- 236 聲聞與大乘三解脫門之比較
- 237 經說涅槃一門,為何要說三解脫門
- 238 三三昧與共相智慧相應,是真實觀
- 239 菩薩的四禪
- 240 四無量心的意義
- 241 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
- 242 如何修慈無量心
- 243 從利益眾生的角度談三種慈
- 244 凡夫、二乘、佛菩薩行四無量心之差別
- 245 《金剛經》說「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的真義
- 246 大乘的四無量心
- 247 念佛:四種念佛法門
- 248 稱名念佛,念佛的十種名號
- 249 解脫知見的意義
- 250 三法印
- 251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 252 念法:念佛所說教法及法義
- 253 四諦、三法印、一實相印
- 254 現在法剎那生滅不安住
- 255 念僧(上)
- 256 念僧(下)
- 257 念戒
- 258 念施(念捨)
- 259 念天
- 260 念入出息、念死
- 261 八念的次第
- 262 十想
- 263 無常想
- 264 苦想(上)
- 265 苦想(下)
- 266 無我想
- 267 食不淨想(食厭想)
- 268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
- 269 斷想、離想、盡想
- 270 十想的修學次第
- 271 十一智(第一說)
- 272 十一智(第二說)
- 273 阿毘曇的三無漏根
- 274 大乘的三無漏根
- 275 菩薩為何要修二乘法
- 276 菩薩修二乘法,為何不墮入二乘地
- 277 聲聞總相知,佛菩薩遍知
- 278 佛的十力
- 279 佛有無量力,為何僅說十力
- 280 佛十力,初力總攝九力
- 281 第一力:知是處非處智力
- 282 第二力:知業報智力(上)
- 283 第二力:知業報智力(下)
- 284 第三力:禪定解脫三昧分別智力
- 285 第四力:知眾生上下根智力
- 286 第五力:知眾生種種欲智力
- 287 第六力:知性智力(上)
- 288 第六力:知性智力(下)
- 289 第七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 290 第八力:宿命智力
- 291 第九力:生死智力
- 292 第十力:漏盡智力
- 293 佛的四無所畏
- 294 佛四無所畏的內含(上)
- 295 佛四無所畏的內含(下)
- 296 佛為何要說四無所畏
- 297 四無所畏之間的關係
- 298 如何知曉佛都無怖畏
- 299 佛四無所畏之次第
- 300 大乘所說的十力、四無所畏
- 301 菩薩的十力
- 302 菩薩的四無所畏
- 303 四無礙智
- 304 十八不共法
- 305 第一、第二不共法:身無失、口無失
- 306 第三不共法:念無失
- 307 第四不共法:無異想(上)
- 308 第四不共法:無異想(下)
- 309 第五不共法:無不定心
- 310 第六不共法:無不知已捨(上)
- 311 第六不共法:無不知已捨(下)
- 312 第七不共法:欲無減
- 313 第八不共法:精進無減
- 314 第九不共法:念無減
- 315 第十不共法:慧無減
- 316 第十一不共法:解脫無減
- 317 第十二不共法:解脫知見無減
- 318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一)
- 319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二)
- 320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三)
- 321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四)
- 322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五)
- 323 第十三、十四、十五不共法:三業隨智慧行(六)
- 324 第十六、十七、十八不共法:智慧知三世無礙(上)
- 325 第十六、十七、十八不共法:智慧知三世無礙(下)
- 326 菩薩應修學哪些法門
- 327 大慈大悲之特徵
- 328 大慈大悲與小慈小悲之差別
- 329 大慈大悲是有漏或無漏
- 330 菩薩的智慧:道智、道種智
- 331 世間道、出世間道
- 332 一切智、一切種智
- 333 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
- 334 「三智一心中得」或「二智一心中得」
- 335 煩惱與習氣的差別
- 336 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但習氣未斷
- 337 唯有佛能斷盡習氣
- 338 佛與二乘為何習氣有斷盡、不斷盡之別
- 339 何時斷盡煩惱,何時斷盡習氣(上)
- 340 何時斷盡煩惱,何時斷盡習氣(下)
- 341 不退轉、菩薩位
- 342 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
- 343 菩薩位之內涵及其階位(七說)(上)
- 344 菩薩位之內涵及其階位(七說)(下)
- 345 修行四法入菩薩位(上)
- 346 修行四法入菩薩位(下)
- 347 般若經說入二乘地,便無法回小向大
- 348 菩薩住不退轉地,具備種種功德
- 349 眾生根機不同,得不退轉方式各異
- 350 辨菩薩得五神通或六神通
- 351 菩薩雖漏盡,能感得法性生身度眾生
- 352 神通變地為水與水遍處有何差別
- 353 知眾生意所趣向與他心通有何不同
- 354 佛譬喻說生死長遠,比丘聽聞而悟道
- 355 聲聞與辟支佛的差別
- 356 普華菩薩與舍利弗論法性(上)
- 357 普華菩薩與舍利弗論法性(下)
- 358 為何菩薩智慧勝二乘
- 359 周利槃陀迦擦鞋悟道
- 360 知音聲念念生滅,讚毀不異
- 361 五波羅蜜是三昧門
- 362 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名為隨喜
- 363 為何菩薩心生隨喜,能勝二乘布施
- 364 時解脫、不時解脫
- 365 慧解脫、俱解脫
- 366 敗壞菩薩與成就菩薩
- 367 如何才能以少布施得大果報
- 368 少精進與大精進(意業力大)
- 369 五度種諸功德,般若除著心邪見
- 370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 371 諸法無相,為何說佛有三十二相
- 372 阿私陀仙人為釋迦太子占相
- 373 何謂菩薩家,如何生菩薩家
- 374 欲得童真地,當學般若波羅蜜
- 375 有為法虛誑不實,云何能如願不離諸佛
- 376 四種念佛的方法
- 377 如何供養諸佛
- 378 以敬重心、隨時地所宜供養,得福增多
- 379 供養諸佛,滿眾生願
- 380 菩薩真能滿一切眾生願嗎
- 381 佛欲滿一切眾生願,但眾生罪障重而不能得
- 382 若能滿一切眾生願,為何還有眾生受飢寒之苦
- 383 為何布施要學般若波羅蜜
- 384 有三種樂:今世樂、後世樂、解脫樂
- 385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布施波羅蜜
- 386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持戒波羅蜜
- 387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忍波羅蜜
- 388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精進波羅蜜
- 389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禪定波羅蜜
- 390 菩薩如何勸眾生修般若波羅蜜
- 391 布施非即是福,要破慳貪種善根才是福
- 392 佛是第一福田
- 393 諸行無常,為何說福德無盡
- 394 菩薩觀我法皆空,云何欲令諸佛稱讚其名
- 395 佛菩薩無法度盡眾生,為何還要發願
- 396 讀誦般若經,觀十八空,得實相般若
- 397 第一、第二、第三空:內空、外空、內外空
- 398 大乘的空與聲聞的空有何差別
- 399 大乘法空觀:依無常轉入空門
- 400 第四空:空空
- 401 第五空:大空
- 402 第六空:第一義空
- 403 第七、第八空:有為空、無為空
- 404 第九空:畢竟空(上)
- 405 第九空:畢竟空(下)
- 406 第十空:無始空(上)
- 407 第十空:無始空(下)
- 408 第十一空:散空
- 409 第十二空:性空(上)
- 410 第十二空:性空(中)
- 411 第十二空:性空(下)
- 412 第十三空:自相空(上)【性與相之異同】
- 413 第十三空:自相空(下)
- 414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一)
- 415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二)
- 416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三)【聲聞經中為何不多說法空】
- 417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四)【聲聞經中何處說法空】
- 418 第十五空:不可得空
- 419 第十六、十七、十八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 420 四緣的定義
- 421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上)
- 422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中)
- 423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下)
- 424 諸法從幾緣而生
- 425 菩薩知四緣不實如水中月,而眾生妄著
- 426 若欲廣知四緣義,應學阿毘曇,為何學般若
- 427 如、法性、實際之定義
- 428 如、法性、實際都是諸法實相之異名
- 429 下如、中如、上如
- 430 心的力量比地水火風強大,如何增強心力
- 431 得罪得福有二因緣:從發心得、從受用得
- 432 布施福德:心是內主,田是外事
- 433 菩薩布施時,以慧方便力能具足六度
- 434 何謂慧方便力
- 435 釋迦佛也有淨土
- 436 欲不起六蔽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 437 清淨施與不淨施
- 438 如何讓布施福德增長
- 439 勸導他人也是一種福德
- 440 五眼的定義及其功用
- 441 忍能止怨,怨不能止怨
- 442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
- 443 釋尊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 444 佛壽命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
- 445 聽聞佛名,是否一定能得道
- 446 諸功德皆是願行和合所成,為何獨讚般若
- 447 菩薩精進修六度,諸天為何歡喜
- 448 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
- 449 為何有人發願要做菩薩的妻子、眷屬
- 450 菩薩學佛是否一定要斷欲
- 451 法身菩薩為眾生故,方便受欲而不染
- 452 菩薩如何行般若波羅蜜
- 453 我有十六種異名
- 454 眾生空與法空
- 455 菩薩智慧勝過二乘(六說)
- 456 舍利弗認為三乘智慧性空無別
- 457 愚癡實相即智慧,若執著智慧即愚癡
- 458 佛對弟子的問題有四種答
- 459 菩薩欲成佛度一切眾生故,智慧勝過二乘
- 460 舍利弗是阿羅漢,為何請問菩薩事
- 461 過二乘地、不退轉、淨佛道
- 462 菩薩能常作為二乘的福田
- 463 為何諸善法皆從菩薩而有
- 464 菩薩能否消受施主之供養
- 465 觀色法是空
- 466 四種行:諸行無常、身口意行、行業、行蘊
- 467 為眾生略說、廣說「蘊、處、界」
- 468 五蘊之次第
- 469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470 菩薩為何要學二乘法及佛功德
- 471 有見與無見之過患
- 472 常見與斷見之過患
- 473 行般若得五功德
- 474 如何能不受魔擾亂
- 475 如何能萬事如意
- 476 如何得諸佛護念、諸天擁護
- 477 如何才能重罪輕受
- 478 得五功德之因緣
- 479 如何生生世世常遇諸佛
- 480 空相應是第一相應
- 481 空相應有兩種
- 482 心淨、眾生淨、佛土淨
- 483 菩薩行空相應,六惡不生
- 484 〈往生品〉中四十七類的菩薩
- 485 三類來生此娑婆世界的菩薩
- 486 三惡道轉生人道的眾生可以得道嗎
- 487 怎樣才是利根
- 488 以比知及聖教量知有後世
- 489 諸法雖畢竟空,而生死業因緣相續
- 490 菩薩為何要遊諸佛國
- 491 菩薩修禪無方便,生到長壽天
- 492 何謂利根、鈍根
- 493 一劫的時間有多長
- 494 菩薩行禪有方便,捨禪味生欲界人間
- 495 一生補處菩薩為何只生兜率天,不生餘處
- 496 三類利根的大菩薩(上)
- 497 三類利根的大菩薩(下)
- 498 菩薩利益眾生,不說無益語
- 499 有菩薩諸根明利,以三乘法度眾生
- 500 有菩薩從初發心以來,終不墮惡道
- 501 如何世世不退失智慧光明
- 502 身口意不淨,不令妄起
- 503 菩薩與二乘對「罪」的看法有何不同
- 504 二乘的微細罪,在菩薩看來都是粗罪
- 505 菩薩如何除身口意粗罪
- 506 何謂慧眼,慧眼的特性
- 507 佛菩薩慧眼與二乘慧眼之差異
- 508 應是佛眼無法不知,為何說慧眼無法不知
- 509 何謂法眼
- 510 菩薩為何要學法眼
- 511 隨信行、隨法行、無相行
- 512 初果斷三結
- 513 四種授記
- 514 有菩薩先成就自己功德,有菩薩先成就眾生
- 515 魔來考驗菩薩,有幾種因緣
- 516 何謂佛眼
- 517 菩薩行般若時,有五種特徵
- 518 比丘以自身所穿衣供養佛,沒有犯戒嗎
- 519 福德有上中下,感得福報亦有不同
- 520 菩薩為何教導眾生得有漏人天樂
- 521 名假、受假、法假
- 522 須菩提依佛力說般若,何謂佛力
- 523 須菩提為菩薩如何說般若
- 524 佛命須菩提為菩薩說般若之緣由(四說)
- 525 須菩提言:「我等所說即是佛說」
- 526 共三乘的般若、大乘不共的般若
- 527 佛印可須菩提所說法
- 528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當學三假
- 529 三善根力不墮惡道、貧賤家
- 530 菩薩頂、墮頂
- 531 順道法愛生(上)
- 532 順道法愛生(下)
- 533 菩薩頂、菩薩位、無生法忍
- 534 是心非心,心相常淨
- 535 遠離的意義
- 536 行般若有種種名
- 537 正確的無常觀、空觀
- 538 引《先尼梵志經》明法空
- 539 破即蘊我,破離蘊我
- 540 般若波羅蜜的體是什麼
- 541 以何因緣故名般若波羅蜜
- 542 般若波羅蜜屬誰所有
- 543 三種清淨得法性生身,不離諸佛
- 544 修行取善捨惡,為何說無相
- 545 二種無常:剎那生滅、一期生滅
- 546 不受三昧、無受三昧
- 547 無明凡夫不知諸法空,如空拳誑小兒
- 548 應如幻人學般若而無所著
- 549 惡知識害慧命,應遠離
- 550 無句義是菩薩句義
- 551 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
- 552 初發意菩薩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稱為畢定眾
- 553 菩薩心堅固如金剛,亦調柔無染
- 554 目連以神通力無法舉舍利弗衣帶
- 555 心相畢竟空,染淨不二
- 556 佛與四阿羅漢談摩訶薩(大士)
- 557 於一波羅蜜中,具攝餘波羅蜜
- 558 舍利子與滿慈子論七車譬喻
- 559 一切種的意義
- 560 無大莊嚴是為大莊嚴
- 561 六度是摩訶衍(大乘)
- 562 《般若經》對十八空的解釋(上)
- 563 《般若經》對十八空的解釋(下)
- 564 布施波羅蜜具足五要素
- 565 《般若經》中的尸羅波羅蜜為何僅談十善道(上)
- 566 《般若經》中的尸羅波羅蜜為何僅談十善道(下)
- 567 十八空之後說四空
- 568 禪定異名、百八三昧
- 569 《般若經》所說的身念處
- 570 九想觀
- 571 四正勤是摩訶衍
- 572 四如意足是摩訶衍
- 573 三三昧是摩訶衍
- 574 行住坐臥安詳不亂
- 575 數息觀十六勝行
- 576 修四念處所得果報
- 577 四念處以念為名,但體是智慧
- 578 菩薩修三十七道品而不急入涅槃
- 579 四十二字門是摩訶衍
- 580 佛以五種方便說法
- 581 發趣大乘、乘於大乘
- 582 三類菩薩十地
- 583 以無所著、無所得修治地業
- 584 初地菩薩應行十事
- 585 二地菩薩應滿足八法
- 586 三地菩薩應滿足五法
- 587 四地菩薩不捨十法
- 588 五地菩薩遠離十二法(上)
- 589 五地菩薩遠離十二法(下)
- 590 六地菩薩應具足六法、遠離六法
- 591 七地菩薩不應著二十法
- 592 七地菩薩應該具足滿二十法
- 593 八地菩薩應具足二類五法
- 594 九地菩薩應具足十二法
- 595 十地菩薩
- 596 何謂深心(增上意樂)
- 597 求法的心態
- 598 初地菩薩常於佛法中出家
- 599 常破憍慢,生尊貴家
- 600 知恩報恩
- 601 菩薩可以代眾生受苦嗎
- 602 我慢高山,法水不住
- 603 恭敬善師,視師如佛
- 604 勤求諸波羅蜜,如農夫於良田下種
- 605 菩薩要住阿蘭若寂靜處嗎
- 606 菩薩是否要修頭陀行
- 607 七地菩薩應具足空、無相證、知無作
- 608 七地菩薩能斷細煩惱,觀煩惱即菩提
- 609 七地菩薩定慧均等
- 610 菩薩度有緣之人,如為明眼人燃燈,不為盲者
- 611 大乘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
- 612 大乘當住何處
- 613 誰乘大乘而出
- 614 〈勝出品〉之要義
- 615 三乘雖皆能解脫生死,但方便道各異
- 616 色、色法、色如、色性、色相
- 617 一切法不來不去不住
- 618 非因緣、少因緣、具足因緣
- 619 〈會宗品〉之要義
- 620 三乘善法皆入般若中
- 621 諸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
- 622 菩提與菩提埵薩的意義
- 623 諸法本無生,非智慧觀後才令無生
- 624 無生觀有兩種
- 625 五種菩提
- 626 如何利益眾生而不以為苦
- 627 趣向無生的方便
- 628 菩薩不離大悲念,大悲念從何而來
- 629 若入聲聞正位,便無法發菩提心
- 630 上人更應求上法
- 631 鈍根先觀無常生滅,利根直觀不生不滅
- 632 初入般若行
- 633 深入究竟住般若中
- 634 示、教、利、喜
- 635 釋二乘果位(上)
- 636 釋二乘果位(下)
- 637 若有法勝過涅槃,亦如幻如夢
- 638 四種人能信受般若
- 639 能信受般若
- 640 阿難信力猛利故,能於深般若中如法問答
- 641 諸天為何不供養須菩提真花而供養化花
- 642 不壞假名說實相
- 643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 644 如來:佛或是我的別名
- 645 五求門求如來不可得
- 646 什麼是魔,魔為何要惱害菩薩
- 647 四種魔,魔用什麼樣方式來擾亂菩薩
- 648 肉身菩薩如何避免魔的擾亂
- 649 聞持般若得五種功德
- 650 如何避免橫死
- 651 諸天守護菩薩的原因
- 652 聽聞、受持、讀誦、正憶念
- 653 思惟不修六度之過患
- 654 般若功德:人皆信受,不被煩惱覆心
- 655 內離煩惱刀箭,則外不為刀箭所傷
- 656 業因緣果報,為何不為刀箭所傷
- 657 為何少有人於三寶得不壞信
- 658 供養舍利與供養般若,何者得福較多
- 659 生尊貴家乃至諸佛,皆從般若中生
- 660 般若為何稱為大明呪、無上呪
- 661 從生因與說因,談般若與一切種智之關係
- 662 書寫供養《般若經》有功德嗎
- 663 供養般若與供養佛,何者功德殊勝
- 664 修學般若就好,為何還要修學五度
- 665 書寫般若經卷施給他人,是否勝過自己讀誦
- 666 相似般若、真實般若
- 667 三乘聖者皆能體悟諸法實相,而體悟有深淺
- 668 隨喜、迴向
- 669 隨喜功德,是隨喜誰的功德
- 670 雖隨喜功德,但不取相分別
- 671 福德是菩薩根本,是智者所行處
- 672 為何生隨喜,有三因緣
- 673 福德可以與眾生分享嗎
- 674 新發意菩薩,先教取相隨喜,再教無相隨喜
- 675 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上)
- 676 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下)
- 677 依空空三昧捨八聖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678 離三種相名無相
- 679 三轉十二行相
- 680 為何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 681 破壞般若與犯五逆,哪一個罪重
- 682 毀謗般若只是口業,為何會得重罪
- 683 毀壞般若有四種因緣
- 684 清淨的意義及其別名
- 685 五蘊等法為般若作因緣,並非由五蘊生般若
- 686 不行諸法、不行諸觀,是為行般若
- 687 受持般若的菩薩,需要諸天來守護嗎
- 688 三世諸佛同說般若
- 689 諸天為何要到人間來求聞般若
- 690 以二諦說般若
- 691 般若甚深嗎
- 692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 693 世俗自性、勝義自性
- 694 性與相之異同
- 695 佛以什麼眼見眾生而加以護念
- 696 菩薩修福德得福報,願生有佛世界利益眾生
- 697 以何因緣未來能得六波羅蜜經典
- 698 佛為何廣說留難事、魔事
- 699 變化作無頭人來考驗沙門
- 700 棄般若而學二乘經,如捨根本而取枝末
- 701 十二頭陀(上)
- 702 十二頭陀(下)
- 703 佛制十二頭陀之本意
- 704 壞大乘心,勸人速入涅槃是為魔事
- 705 為何天魔是第六欲天,而不是其他天人
- 706 阿含經說五蘊生滅,為何般若經說不生不滅
- 707 依《水喻經》說佛知眾生繫縛或解脫
- 708 如來死後去不去
- 709 佛雖知諸法空相,但為眾生故分別諸法相
- 710 能所相待,能所雙亡
- 711 佛是最能知恩報恩的人
- 712 「無等等」的意思
- 713 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
- 714 佛為何數數說般若甚深
- 715 二乘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之少分
- 716 雖具信等八功德相,但未得般若之過失(上)
- 717 雖具信等八功德相,但未得般若之過失(下)
- 718 有方便與無方便
- 719 得般若氣分,名為新學菩薩
- 720 菩薩為安穩世間等故發菩提心
- 721 能信解深般若的人,具有什麼特徵
- 722 依五相驗知信般若者
- 723 佛子、從佛口生的意義
- 724 為何有菩薩聽聞真如空法,卻成為阿羅漢
- 725 佛菩提難得或易得
- 726 唯有一乘,或有三乘
- 727 菩薩欲成就無上菩提,應起七種心
- 728 於一切眾生離憎恨、染愛心
- 729 菩薩忍惡中惡眾生,而行善中善
- 730 菩薩於一切眾生應起謙下心
- 731 不退轉菩薩之體性
- 732 菩薩不說無益語,唯說利益相應語
- 733 為何觀一切法無行類相貌是名不退轉菩薩
- 734 離內過為不退轉菩薩行相(上)
- 735 離內過為不退轉菩薩行相(中)
- 736 離內過為不退轉菩薩行相(下)
- 737 離外惡為不退轉菩薩行相
- 738 菩薩為利益眾生故方便受五欲,而自不生染著
- 739 不退轉菩薩具足菩薩五根
- 740 一心行無上佛道名為上人(何謂上人)
- 741 不退轉菩薩為眾生,故意於欲界隨願受生
- 742 不退轉菩薩於自所證,心不生疑
- 743 不退轉菩薩嚴土熟生,不受魔擾
- 744 不退轉菩薩為法故不惜身命
- 745 得何事以來而名為不退轉菩薩
- 746 未得不退轉之相
- 747 依境行果談諸法實相的異名
- 748 依空、無相、涅槃等明深奧義
- 749 三昧空、所緣空、自性空
- 750 菩薩行與般若相應,得無量福德
- 751 一日如實修般若,為何能得殊勝福德
- 752 空的別名
- 753 初心後心不即不離而得無上菩提
- 754 共三乘十地之階位(上)
- 755 共三乘十地之階位(下)
- 756 菩薩以三三昧利益眾生
- 757 夢中造業會不會影響果報
- 758 菩薩為眾生起淨佛土願(一)
- 759 菩薩為眾生起淨佛土願(二)
- 760 菩薩為眾生起淨佛土願(三)
- 761 菩薩為眾生起淨佛土願(四)
- 762 菩薩為眾生起淨佛土願(五)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 發表新回應
- 瀏覽次數: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