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你能讀懂阿含經---以《鹽喻經》為例

主題:你能讀懂阿含經---以《鹽喻經》為例

講師:莊春江
歡迎有興趣研讀《阿含經》的法友們共襄盛舉!

*** *** ***

分享一些心得:

莊春江老師主要是介紹如何解決研讀阿含經所遇到的問題,有時並不是我們的程度不夠,而是經文本身的資訊就不夠完整。

有幾個重點:
若文字有問題,可以試查字典及古字典,例如康熙字典(或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名詞有問題,現在也有不少佛學辭典可查,甚至網路上也有許多可以搜詢的參考資料。

他還有一個主要的重點,就是南北傳阿含的對讀,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他以中阿含鹽喻經為例,我只舉第一句給大家參考,大家可先看看這一句,你會如何解讀世尊告訴比丘的那句話?

《中阿含經》卷3〈2 業相應品〉: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
(CBETA, T01, no. 26, p. 433, a13-17)

討論這一段,並不是要大家在這段文字中看出什麼玄機來,其實這段文字是有些問題的,而藉著南北傳對讀,可試著找出更合理的解釋,因此在往下看之前,可先試著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等一下再配合南傳版本,看看結論是否相同。

莊春江老師在一開始也說,他自己起初看起來也不覺得有不對勁,就選擇依文字面去理解,而我自己也是如此。(我自己通常是習慣不求甚解,大概了解就跳過去了)

我自己的理解如下:

「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看起來像是一句常見的說法,就是各人造業各人擔。
「不行梵行不得盡苦」就是若不修行梵行,苦就沒有止息的一天。
「修行梵行便得盡苦」就是反過來說,若修梵行,苦就有止息的一天。

第一句重覆一次,大概就是強調用法,加強語氣吧。就如莊老師所說,文字文句都不難,很容易就看過去了。

比較奇怪的地方,是二句的連接狀態,這句的句型如下:

AA,如是BB;若作是說,CC,如是DD。

理論上,AA與CC應該是不同的句子,而不同的句子,才會有不同的「如是」引出不同的結論。這裡就是比較可疑之處,但通常我是不會去注意這些的。

在該場研討中,莊老師提到了元亨寺的譯本、他自己根據巴利文的試譯、以及菩提尊者的英文版及英文再中譯。

不過那些譯文我覺得太難懂了,我直接引用元亨寺的譯本來對比,如下:

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人隨所造業,而受其所造業[之異熟]。
諸比丘!若如是,則[人]不可能住於梵行,亦不認為有作苦之邊際可得。
又,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人應隨所造業之應受也,彼人受其異熟。
諸比丘!若如是,則[人]可住於梵行,亦認為作苦之邊際是可得。

這時,就可以看出在北傳相同的二句「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在南傳卻是不同的句子,不過字面上的意思也不是很好懂,我簡單翻譯成白話文如下,我的譯法也不是很精準,我有試著去看原來的巴利文,但覺得也是不好懂。

諸比丘,如果有人這麼說:人只要造下任何的業,就一定會受到該業的業報。
如果是這樣,那麼世間就沒有修行梵行這種事了,也沒有所謂苦的止息(涅槃)這種事了。
〔因為所做的業都要受報,則表示修梵行也不能改變,例如殺人一定會被殺,或一定會下地獄XX年,完全沒有改變的可能了。而且無始劫來,所造的業無窮無盡的多,假始一定都要完全受到果報,那一定也是沒完沒了,苦就永遠不可能中止了。〕

如果有人這樣說:人會根據所造下的業而去承受所應受的部份,這就是所承受的
果報。
如果是這樣,表示修行梵行是有用的,苦的止息也有可能了。
〔這大概是說,我們所造的業,並不是全部都要完全承受,而且善惡業一起承受,所以多作善業者,其造的惡業是有機會輕報,正如鹽喻經中,業善業為水,惡業為鹽,我們並不是一口水一口鹽如此食用,而是混在一起飲用。此時修行梵行才有作用,就等於水多加一點,鹽水就不會太鹹而無法入口。也因為如此,苦才有可能止息,以鴦掘摩尊者為例,若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要下九百九十九次地獄,他當生就沒機會解脫了。但因為業報不是一因一果地運行,他才有可能證阿羅漢在那一世止息一切苦。〕

衍申有點遠了,拉回主題,我們可以看出南北傳是有差異的,但有些差異也不一定是二者的不同,有時是我們的習慣造成誤解,例如這句:

「不行梵行不得盡苦」,我就是看成「若不修行梵行,苦就沒有止息的一天。」

但它也可以是:「既沒有梵行可行,也沒有苦可盡的一天」。這二句都是結果,而不是前提與結論,這樣解釋就與南傳版本類似了,這種問題,就只有靠南北對讀,才能看出差異。

在鹽喻經中,當然不只有這個例子,不過這是我覺得蠻有代表性的,所以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回應

師兄 我是見林啦

我解 不行梵行不得盡苦 跟你初解的誤解是一樣的

這蠻有關鍵性的錯誤

ㄟ 好像沒辦法留言@@"

"見林" 你好啊. ^^

因為這裡之前廣告留言比一般留言還多, 所以才改成審核制度, 以免被廣告攻陷了.

你說的對, 而且若要不誤解, 大概很難, 若不是因為南北傳的對讀, 大概很難了解經文的意思.

今天(算是昨天了)莊師兄談的 "見審諦忍" 就是一例, 之前我們也研究過 "信家非家出家" , 這也是個很好的例子, 一般各種解釋都有, 但與巴利文對讀之後, 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