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意根 -- 兼論蕭平實的錯誤

會提及「意根」的介紹,主要是蕭平實的弟子提出了很多奇怪的觀點。例如意根不為意識,因為意識不能生意識,所以別立意根在六識之外,又將意根排入第七識。由底下的說明,就可以知道蕭平實的弟子都說錯了。

另外也有一些法友將「意根」視為「大腦」,這也不符合傳統經論的見解,故在此提出供大家參考。

先寫幾個基本定義.

名色: 「色」為四大, 「名」為四非色陰(受, 想, 行, 識)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一切法: 即十二入處 -- 眼耳鼻舌身意入處 + 色身香味觸法入處

五蘊與十二入處關係如下: (二者非全等, 細節處就略而不談了)

在十二入處中, 眼耳鼻舌身 及 色聲香味觸 為「色蘊」所攝.

法入處為「受, 想, 行三蘊」所攝

意入處為「識蘊」所攝

若要將十二入處開展為十八界, 則是將「意入處」分為「意界」與「識界」.

而「識界」又可開展為「六識界」, 這就形成了十八界的架構.

在上述的名相中, 識蘊, 意入處, 意界, 三者都是包含了六識. 也就是經文中常用「心, 意, 識」來表示心的整體, 而細分為「意界」與「六識界」主要是說明其作用的不同.

前五識的生起, 主要是以相應之五根為所依, 而意識的生起, 則是在六識無間滅時, 依無間緣而生起. 也就是前識剛滅, 後意識立即無間生起, 因前識能生起後識, 故立前識為意界.

以上的解釋雖非出於阿含經, 但在南北傳論藏都有此說, 這個模型也符合阿含經中的諸多教導:

1. 只需要六識就可完整解釋, 無需另立七八九十識. 所以蕭平實他們另立第七識, 是違背佛陀的教導.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云何知識如真?謂有六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知識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64, a13-14)

2. 名色與識互為所緣. 如下經文所示.

《長阿含經》卷10:「名色緣識,識緣名色」(CBETA, T01, no. 1, p. 61, b20)

《雜阿含經》卷12:「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4-8)

名色就是「色受想行識」, 所以「色受想行識」可以生「識」(名色緣識), 而「識」也可以生「色受想行識」(識緣名色), 所以蕭平實他們說意識不能生意識, 是違背佛陀的教導.

3. 同樣上述經文, 蕭平實他們說該識是根本識, 事實上經文已經很明白, 識是由名色所生, 也是因緣所生之法, 並不是所謂的根本識, 可見蕭平實的說法亦是違背佛陀的教導.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