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僧團對五上分結與十二緣起的疑問

法友傳來中道僧團的信眾們提出了一些問題:
 
1.雜阿含與相應尼柯耶的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當中,並沒有提到五上分結。
2.十二緣起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受、愛、取、有、生、老死。依經教說,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純大苦聚滅,那麼阿羅漢是不是就沒有老死?
 
要了解這個問題的重點,要先知道問題的目地。我認為這是因為中道僧團有提出一個見解,就是他們認為「初果斷無明」。
 
一般經教有提到初果聖者斷三結,三果聖者斷五下分結,四果聖者進一步斷五上分結。而五上分結就包含了無明結,也就是傳統經教是四果聖者斷無明結,這與中道僧團所持「初果斷無明」的見解矛盾,所以我想這是他們提出「雜阿含與相應尼柯耶的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沒有五上分結」的原因。
 
其次,十二因緣的順逆觀應該是大部份佛弟子都了解的。然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純大苦聚滅。如果初果斷無明,理應生老死也跟著滅了,但初果卻是七有人天,至多可能還有七次生死,這與十二緣起的見解矛盾,所以他們才反問,那阿羅漢斷無明,雖然阿羅漢不受後有,不再出生,但難道阿羅漢也沒有老死了嗎?
 
總之,就是藉著質疑五上分結與十二緣起的傳統解釋,來保有「初果斷無明」的合理性。
 
了解了問題的根源,就可以分析這些質疑是否有其道理了。
 
首先,在四阿含與五尼柯耶中,都有五上分結之說,經證如下:
 
《長阿含經》卷8:「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CBETA, T01, no. 1, p. 51, b11-12)
 
《相應部經典(第42卷-第47卷)》卷46:「諸比丘!有五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此為五上分結。」(CBETA, N17, no. 6, p. 313, a11-12 // PTS. S. 5. 136 - PTS. S. 5. 137)
 
我想他們也知道四阿含與五尼柯耶有五上分結,所以才刻意把範圍縮小成「雜阿含與相應尼柯耶的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因為這個範圍沒有提到五上分結,所以恰好可以用來質疑五上分結的正當性。
 
可是,把範圍縮到那麼小,要求那麼嚴格,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意義。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反問他們,你們接受「初果斷無明」嗎?「初果斷無明」不但沒有在「雜阿含與相應尼柯耶的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出現,連四阿含與五部尼柯耶都沒有出現,甚至現有的經律論三藏,南傳北傳藏傳好像都沒有這種說法。這種前所未聞的教導他們都能接受了,為什麼對於「五上分結」之說,卻要用極嚴格的七事相應古老共說來檢驗呢?這就是很明顯的雙重標準了。
 
其次,如果只探討「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是不是就否定了其他的教導?這種見解,好像在說只有雜阿含是佛法,甚至只有「七事相應教古老共說」是佛法?
 
在聖典集成的歷史中,的確是雜阿含較早結集出來,但這並不表示第一次結集就只有雜阿含,其他都是後來創造出來的。事實上目前也有九分教與四部阿含孰先孰後的不同意見,有一說是結集出九分教,之後才依九分教集成四部阿含(五部尼柯耶),若依此說,經典結集時是依九分教分類,後來才依經文長短及內容分成四阿含,四阿含都是結集的內容,又怎能只取雜阿含而捨其他呢?
 
退一步來說,就算是先有四阿含,才有九分教,此見解依然是認為結集內容是四阿含,而不是只有雜阿含。雜阿含是比較早結集出現,這不表示較晚的就沒有參考價值。
 
接著討論阿羅聖者是不是無明滅,則生老死也滅,所以阿羅漢聖者沒有老死?
 
如果只由文字上來看,是可能產生這種誤會,不過只要了解十二支的意義,就會清楚了。
 
這裡只簡單來看「無明」、「生」、「老死」這三支。
 
「無明」代表過去乃至現在所行的無明,而「生」在這個討論是指有情生命的「出生」,而「死」就是因為有生必有死。
 
阿羅漢聖者,在過去世必然不是阿羅漢,所以依然有無明,正是那些過去世的「無明」,因緣成熟而造成今生的「出生」。而今生既然已經出生,則今生必然有「死亡」。
 
以上,就是緣無明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符合十二緣起的流轉。
 
阿羅漢聖者因為已斷無明,所以未來世不再出生。因為未來世不再出生,未來世當然也就不會有死亡。
 
這就是無明滅,生滅,老死滅,符合十二緣起的還滅。
 
所以阿羅漢聖者此世會有老死,是因為此世已有出生,而未來世不會有老死,是因為未來世不再出生,簡述如下:
 
過去世有無明 -> 此世已出生 -> 此世有老死。
阿羅漢斷無明 -> 來世不再生 -> 來世無老死。
 
由這個角度來理解,就完全合理了。
 
反之,若依中道僧團之說,初果聖者斷無明,則無法解釋十二緣起,甚至需要質疑十二緣起來配合他們的見解,佛法的核心思想就會逐漸被破壞了,這是不可不慎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回應

請問您的宗教歷程有沒有(下)這一篇?

沒有耶, 一直沒有剛好的心情來寫.... 我再自我督促一下. :)

嗨,學長:

又是我。不好意思,因前面的回應,突然又想起這個問題。照理說應該在該篇下提問,不過因為問題與這篇提到的五上分結有關,故也許在這篇問比較適當。想問的問題是,為何慢心不像貪嗔癡一樣被列為造成生死輪迴的三大煩惱啊?@@

若五上分結是最後要截斷的煩惱,那表示要斷「慢心」不容易,也就是說,慢心所造成的煩惱應該不下於貪嗔癡才是。

此外,人傲慢,通常也很難讓他人接受他要說的道理(雖然他可能真有實力),也就是,這種態度完全「我大無比」的展現,這與佛法要教導的無我相反,對佛法傳播應該不利才是。為何佛教界人士都不以為意呢?好奇怪喔。

(突然又覺得這問題有點熟悉,忘記是不是在讀經班讀到相關經文時曾提問過?如果有,那還請見諒,因為會再提問,可能是當時沒有真正理解,那就勞煩學長有空提點一下喔。感謝!)

祝福慧增長!

belle

 

嗨學長:

後來又想到,也有五毒(貪、嗔、癡、慢、疑)的說法。對於實修者來說,慢其實也是過患,但對非修行者而言,佛法知識可能如世間財富一樣,集聚越多,可能可以此獲得地位、名聲等,也就可能變成生財工具,而非離苦之道。

若以佛教界的某些現象來說,某種程度上驗證了佛經上說的聽聞佛法而來的種種功德,但若以修行的程度來看,佛法知識倒也可以成為檢視他們修行功夫的量尺或修行的目的。

不好意思,小孩子性格,想到就問,但後來自己又想到答案了,故就請學長略過這問題囉!(其實感覺好像不小心批判到很多人,有些不當><.)

祝福慧增長!

belle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