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師兄在臉書提到經常有法友討論這個議題:
【苦諦是指「五取蘊」而不是指「五蘊」,説「五蘊即苦」是錯誤的!】
法友們的議論.大約如下:
【「五蘊即苦」是錯誤的!】
為何佛陀説:「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而不說:「五蘊即苦」?
因為五蘊分成有漏五蘊和無漏五蘊。只能說有漏五蘊是苦,絕不能說無漏五蘊是苦。
修行的目地就是為了斷除執取,達到「身苦心不苦」的境界。阿羅漢聖者在尚未入涅槃前,即是斷除五取蘊,而不是斷除五蘊!
我個人認為這個論點有一些問題,試分析如下:
1.
五取蘊在雜阿含經中又稱為五受陰,請參考下列經文:
《雜阿含.58經》卷2: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CBETA, T02, no. 99, p. 14, b25-26)
在尼柯耶《相應部22相應82經滿月經》也有相同的教導:
「比丘!那執取既非就是那些五取蘊,也非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而是凡哪裡有欲貪者,那裡就有執取。」(莊春江居士譯)
由經文可以看出,所謂五陰與五受陰的差異,並不是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而是在於眾生對其產生的貪欲,所以才有執取。
同樣的一堆錢,在聖者眼中,就是單純的色法,因為沒有貪欲,就不會產生執取。但在某些凡夫眼中,因為貪欲,所以那些錢就可被稱為取蘊。
因此,以為五蘊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有漏,一種是無漏,是不合理的分類。若這樣分類,難道意思是聖者看到五取蘊,也會產生貪欲嗎?而凡夫對於無漏五蘊,就算貪愛,也不算執取嗎?
2.
關於取蘊(受陰),參考這段經文
《雜阿含.61經》卷3: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
(CBETA, T02, no. 99, p. 15, c16-18)
經中指出,色受陰是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都是色受陰。
如果真的可以區分出「色陰」與「色受陰」是不同的東西,那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都是「色受陰」了,「色陰」又是什麼呢?
由此可知,以為「五陰」和「五受陰」是不同的東西,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就像「害人的嗎啡」和「救人的嗎啡」並不是本質上不同的東西,只是使用者的觀點與態度的不同。
3.
問:【為何佛陀説:「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而不說:「五蘊即苦」?】
請參考此經:
《雜阿含.58經》卷2:
「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CBETA, T02, no. 99, p. 15, a17-21)
這段同樣是雜阿含58經。佛陀說「色」是苦,可不是只說「色受陰」是苦,所以佛陀同樣有說色是苦。不只色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所以佛陀是有教導五蘊即苦的。
除非有人可以找出「不是無常的色蘊」,才可以說這種「不是無常的色蘊」不是苦。
4.
有人說,佛陀也提過身苦心不苦的境界,所以應該有不苦的「受想行識」等四蘊吧?
可參考這段經文:
《雜阿含.473經》卷17:
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CBETA, T02, no. 99, p. 121, a3-11)
經文說的很明白,世尊是說過受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是用一般層面來說的。某些事我們會執著,因此愈想愈苦。而聖者沒有這種執著,所以不會有那種苦。
但世尊亦說,「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所以究竟來說,這些所謂心不苦,終究還是苦的。這是無常變易苦,而不是痛苦快樂的苦,二種是不同的層次。
5.
問:【阿羅漢聖者在尚未入涅槃前,即是斷除五取蘊,而不是斷除五蘊!】
這句話怪怪的。聖者斷除的是對五蘊的貪欲執取,不是斷五取蘊。而最終的解脫則是於未來世五蘊不再生起,不管是五取蘊或五蘊,都不再生起。
總結來說,將五蘊與五取蘊當成二種不同的東西,就是錯誤的概念,而在這種概念上進行各種區別的討論,就會很奇怪。
- 發表新回應
- 瀏覽次數:19984
回應
再談五受陰(五取蘊)
Ye 師兄有提到這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d9e6b01012f9t.html
希望大家審讀論議!
這篇有幾個問題,我直接引用原文逐一來討論。
原文提到 > 【五蕴当中有漏的部分,叫做“五取蕴”。“取”是“有漏”的同义词,“五取蕴”即“有漏五蕴”。】
這個解讀就有問題了。這種解讀法,就是誤以為五蘊可以分成二類,一類稱為「五蘊」,這是無漏的。還有一類是有漏的,所以稱為「五取蘊」,這些都是在文字上自行猜想而得到的結論,要知道佛陀的本意,就應該直接在經文中找答案,因為佛陀已經有解釋了,後面再來說明。
原文提到 > 【佛经当中经常言及八苦,其中第八苦是叫做“五取蕴苦”,而不是“五蕴苦”。因为五蕴分成有漏五蕴和无漏五蕴。只能说有漏五蕴是苦,绝不能说无漏五蕴是苦。】
這句的前半段我是認同的,第八苦是指五取蘊苦。但後面說不是五蘊苦,這就沒有道理了。
八苦沒提到五蘊苦,不等於五蘊不苦。正如八苦也沒有提到苦瓜苦,也沒提到無常苦,難道就可以反證苦瓜不苦,或是無常不苦嗎?當然不能。
尤其他的理由就是誤以為五蘊可以分為有漏無漏二種,才會有這種錯誤的推論。
原文提到 > 【跟他们说五蕴和五取蕴的区别与联系,他们会呈现出一副满腹狐疑的样子,甚至想当然地说“这是后代佛教的理论,佛陀本人没说得那么复杂。”】
這點就是作者自己想像的了,真的有學習阿含或尼柯耶的人,當然知道有五蘊與五取蘊的區別,但那個區別佛陀也有很清楚的解釋,反而作者的解釋是不符合佛陀的教導的。
最後,作者列舉了巴利文大藏經《相應部·蘊品·蘊相應》中的《蘊經》,和《雜阿含經》卷二第五十五經的對照,想要證明他的說法。事實上,這部經正好可以說明他的看法是錯誤的。
我們先來看經文,我以色蘊來說明,只引原作者譯的巴利文。
先來看【色蘊】的定義:
【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是謂色蘊。】
再來看【色取蘊】
【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遠若近,是有漏、是取,是謂色取蘊。】
仔細看經文,被作者認為是無漏的色蘊,它的定義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色,都是無漏的色蘊了。
再看作者認為有漏的色蘊--色取蘊,它的定義是【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遠若近,是有漏、是取,是謂色取蘊。】,這個定義也是說諸所有色都是有漏的,這豈不是大大的矛盾了。
原作者引用俱舍論提到「有漏名取蕴」,推測取蘊是有漏的,這一點我想並沒有錯。但他進一步推論「五蘊是無漏」的,就有點過度推測了。
底下引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分別界品 1〉:
論曰。說一切法略有二種。謂有漏無漏。有漏法云何。謂除道諦餘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等隨增故。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義隨眠品中自當顯說。已辯有漏。無漏云何。謂道聖諦及三無為。
(CBETA, T29, no. 1558, p. 1, c6-11)
上面的內容就是說,無漏法是「道聖諦及三無為」,而除了這些之外的有為法,都是有漏法。
我試著再整理一下:
【五取蘊】->【有漏法】(俱舍論)
【道聖諦及三無為】->【無漏法】(俱舍論)
【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是謂色蘊。】(雜阿含經)
如果俱舍論是正確的,也只能說明「五取蘊」是「有漏」的,卻不能用來證明「五蘊」是「無漏」的。由上面的整理很簡單可以看出,無漏法只包含道聖諦與三無為法,而包含諸所有色的色蘊又怎麼可能是無漏的呢?難道色蘊是道諦?或是色蘊變成無為法了?
我想,到這裡就可以看出,原作者沒有了解俱舍論的本意,用了錯誤的推論,誤以為有無漏的五蘊,這種說法也不符合雜阿含經的教導。否則,不知原作者要如何解釋,諸所有色都是無漏法,又同時屬於道聖諦或三無為,那究竟是什麼呢?他能舉出什麼實例來嗎?
以上是說明原作者錯誤的推論,以及證明其推論是經不起經文與論的考驗的,底下再試著說明佛陀對五蘊與五取蘊的區別,以及如何解讀上述所提到的雜阿含經和俱舍論。
雜阿含58經就有五受陰的基本定義了。
《雜阿含.58經》卷2: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CBETA, T02, no. 99, p. 14, b25-26)
這裡的「受」我就直接用「執取」比較好解釋。
「非五陰即受」,意思是並非五陰就是有會令人執取的本質。如果說五陰即受,就表示五陰一定會令人執取,那麼聖者也會執取五陰了,這就不合理了,所以說非五陰即受。
「亦非五陰異受」,意思是並非在五陰之外另有可以執取的。那些宣稱有「無漏的五陰」,就違背了這句話,意思好像是有一種五陰,誰都不會執取一樣,但真的有這種東西嗎?
佛陀說,是因為能對五陰有所欲貪,所以才稱為五受陰。
所以是否會執取五陰,並不是五陰本身的特性,或許有人會執取,有人不會執取,完全取決於欲貪與否。
我舉一例,就像「治病的嗎啡」、「害人的嗎啡」,這些嗎啡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同一種東西,差別只在於在不同的情況下,用來描述它的特性,在醫生手中,就是「治病的嗎啡」。而在毒犯手中找到的,就是「害人的嗎啡」。
同理,在討論五蘊,就是五蘊;如果重點是在討論那些會令人執取的五蘊,就是稱為五取蘊,二者並沒有什麼不同。
再來看之前討論到的俱舍論提到「有漏名取蕴」,並不是說「五取蘊是有漏,而五蘊是無漏」。根據前面雜阿含經的論述,我對俱舍論這句的理解是「五蘊是有漏的,所以才又稱為取蘊,這是用來強調有漏的特質。」在俱舍論中的無漏法是「道聖諦及三無為」,根本沒有提到什麼無漏的色蘊。
再來看先前討論的這二段經文:
【色蘊】:【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是謂色蘊。】
【色取蘊】:【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遠若近,是有漏、是取,是謂色取蘊。】
如果將這二者當成是二個不同的東西,如前所說,就大大矛盾了。
但若將二者當成是相同的東西,也就是說,諸所有色,都是色蘊。而色蘊是有漏的,所以又稱為色取蘊,就完全沒有矛盾了。
經文之中的五蘊是苦
有一些法友認為【「五取蘊」是苦,但「五蘊」不是苦】,不知你們是如何解讀底下這些經文?
因為這些經文所說的就是五蘊,不是五取蘊。經文已經很明確教導五蘊是苦了。
底下經文中的【】符號是我自己加上去的,用以強調五蘊是苦。
*** *** ***
《雜阿含.64經》卷3:
「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
(CBETA, T02, no. 99, p. 16, c18-22)
*** *** ***
《相應部22相應13經/苦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色是苦的,受是苦的,想是苦的,行是苦的,識是苦的】。當這麼看時,……(中略)他了知:『……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 *** ***
《相應部23相應15經/苦經》(羅陀相應/蘊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尊者羅陀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被稱為『苦、苦』,大德!什麼是苦?」
「羅陀!【色是苦,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
當這麼看時……(中略)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 *** ***
有一些法友,認為苦是來自於貪愛的執取,所以取蘊才是苦。
相信大部份法友都知道,貪愛是來自緣根境生識,根境識三者合和觸,觸生受想思,在此時貪愛才生起(貪愛屬思,為行蘊)。
然而底下經文指出,一開始的眼就是苦,色是苦,觸是苦,連貪愛還沒生起,就已經是苦了。很明白可以得知,在貪愛生起之前,已經有苦的存在,這都是世尊的教導,請法友們深思。
《相應部35相應148經/苦-適於涅槃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前略...
比丘們!什麼是那適於涅槃之道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看『眼是苦的。』看『【色是苦的】。』看『眼識是苦的。』看『眼觸是苦的。』看『凡以這眼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都是苦的。』
...下略...
苦諦的苦是一種概念,不是苦受。說世間或五蘊是苦,不是指苦受
苦諦的苦是一種概念,不是苦受。說世間或五蘊是苦,不是指苦受。這不分清楚,很多會搞錯講錯的。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