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神通的態度

關於佛教對神通的態度,我先列舉個人看法與經文供參考,底下再做個人總結。

1. 佛陀贊歎神通,也鼓勵比丘修習神通,四神足即包含在三十七道品中。

《雜阿含 494 經》卷18:
「比丘!禪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為種種物悉成不異,比丘當知,比丘禪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議。是故,比丘!當勤禪思,學諸神通。」
(CBETA, T02, no. 99, p. 129, a4-6)

 

2. 在三種示現教化中,即有神足教化,世尊也會用此示現教化。

《雜阿含 197 經》卷8:
「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CBETA, T02, no. 99, p. 50, b16-23)

 

3. 世尊不許比丘現神變給一般人看,因為會引起不必要的毀謗,於己於人都沒有好處。

《長阿含 24 堅固經》卷16:
「比丘習無量神足,能以一身變成無數,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若遠若近,山河石壁,自在無礙,猶如行空;於虛空中結加趺坐,猶如飛鳥;出入大地,猶如在水;若行水上;猶如履地;身出烟火,如大火聚,手捫日月,立至梵天。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此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當復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見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長者、居士未得信者,語得信者言:『我聞有瞿羅呪,能現如是無量神變,乃至立至梵天。』」
佛復告長者子堅固:「彼不信者,有如此言,豈非毀謗言耶?」
堅固白佛言:「此實是毀謗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勑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此即是我諸比丘所現神足。」
(CBETA, T01, no. 1, p. 101, c10-26)

 

4. 律中也明言不於得向未受具足戒者自說得過人法,過人法包括證果、禪定、神通....。

《彌沙塞五分戒本》卷1:
「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說得過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見。』實者,波逸提。」
(CBETA, T22, no. 1422a, p. 197, a14-16)

 

*** ***

總結一下,神通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可以學。對志在修行者,尤其是出家眾,世尊是鼓勵學習的。

但學會神通,要用在正確的地方,對自己或度化眾生,都有好處,前提就是正確的心態與適當的方法。

修行者可使用神通,但前提不在一般人面前展現神通或自稱證得神通,大眾就不會用有沒有神通來評價比丘與修行人,可見世尊制戒不自說得過人法的智慧了。

因此對於自稱有神通或證果者,我們就知道要小心這類人了。

我們不是去否認有神通的人,而是要注意自稱有神通、展現神通的人,這些人基本上心態就可議了。

至於有人錯誤使用神通,或過於追求神通,那是人的問題,不是神通問題。所以正確的討論與傳遞正確的觀念,也是需要的。

最後再說個增壹阿含中的故事:

在佛世時,曾經有一次饑荒,乞食不易。目連尊者請佛陀允許比丘們到北俱盧洲乞食,那是一個富足的樂土,不會沒有東西吃。

可是北俱盧洲不是任何人想去就可以去的,佛陀就問目連尊者,你們有神足的可以去,那些沒神足的出家眾怎麼辦?目連尊者說,我用神通全部帶過去。

雖然目連尊者是做的到的,佛陀卻反對了,佛說若在未來世,又遇到饑荒,而且比丘們沒神足又無法乞食,人們會嘲笑說,過去的出家眾都可以去北俱盧洲乞食,你們為什麼不去啊?是不是修行不夠啊?

如此反而增長大眾對比丘的憍慢心,造下無量罪,為此因緣,佛陀就反對此事了。

由此可知有神通是很好用的,但公然展現神通卻是不適合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回應

《雜阿含 404 經》卷18:「比丘!禪思得神通力。」

應是《雜阿含494經》:「若有比丘修習禪思,得神通力」(CBETA, T02, no. 99, p. 128, c23-24)

對應的AN 6.41 沒有勸學的經文,也沒有將此木轉成種種物的文句。

《雜阿含494經》卷18:「是故,比丘!禪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為種種物悉成不異,比丘當知,比丘禪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議。是故,比丘!當勤禪思,學諸神通。」(CBETA, T02, no. 99, p. 129, a3-6)

《增支部6.41經》卷6:「唯淨與勝解可得……唯不淨與勝解可得。何故耶?諸賢!於彼木聚中有不淨界,依彼而具神通、得心由在之比丘,彼木聚唯不淨與勝解可得。」(CBETA, N22, no. 7, p. 69, a9-10 // PTS. A. 3. 341)
 
以舍利弗而讚嘆、勸學神通,恐是孤證;建議面對此一敘述仍須謹慎。

莊春江老師翻譯:

「勝解成如清淨的一樣……勝解成如不淨的一樣,那是什麼原因呢?學友們!在那木堆中有不淨界,依此,有神通、心得自在的比丘,能將那大木堆勝解成如不淨的一樣。」

 

 
 

的確是 494 經,是我輸入錯誤了,原文已修正,感謝提醒。:)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