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究竟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image

 

這一篇要談四究竟法、五蘊、十二處與十八界的關係。這些都是佛法中的基本名相,有了全面性的了解,在看經文時就比較會有清楚概念,不會弄不清楚到底在說什麼東西。

 

附圖是出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是我覺得很棒的一張圖,底下的說明就是依此圖。

 

【一切法】

 

「一切法」就表示包含所有的法,進一步可分為二法,「有為法」和「無為法」。

 

「有為法」就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無為法」就是非因緣生起之法。

 

在圖中,紅色的「涅槃」就是無為法,也是四聖諦中的「滅諦」。

 

【名色二法】

 

「有為法」進一步可再分為二法,「名法」和「色法」。

 

「色法」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和四大所造色,簡單來說就是屬於物質的領域。附圖黃色部份即是。

 

「名法」就是精神的領域。附圖綠色部份即是。

 

【四究竟法】

 

在南傳的論藏中,將一切法分為四種究竟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法、涅槃」。

 

也就是「名法」再分為「心法」和「心所法」。

 

基本架構如下:

 

一切法┬無為法 (涅槃)

   └有為法

     ├色法

     └名法

       ├心法

       └心所法

 

【五蘊】

 

再依五蘊的架構來看。

 

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就是色法,即四大和四大所造色,在四究竟法中,色法可分為 28 色,細節在此不談。

 

識蘊就是心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心可細分為 89 心或 121 心。

 

受蘊、想蘊、行蘊就是究竟法中的心所法。心所法共有 52 種心所,其中受蘊就是受心所,想蘊是想心所,行蘊則包含了 50 種心所。

 

因為五蘊都是有為法,所以在附圖中可以看出五蘊沒有含攝涅槃。

 

【十二處】

 

十二處又稱十二入處,分為內六處與外六處。

 

內六處是: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外六處是: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

 

內六處和外六處的前五項都是色法,也就是色蘊。

 

意處則是識蘊,也就是心法。《雜阿含322經》有如下解釋: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CBETA, T02, no. 99, p. 91, c8-10)

 

至於法處,同一經解釋如下:

 

《雜阿含322經》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CBETA, T02, no. 99, p. 91, c19-21)

 

意思就是說,在十二入處中,只要不是在其他十一入處所含攝的諸法,就歸類在法處。

 

在附圖中可以看出來,受蘊、想蘊、行蘊等 52 心所,還有無為法(涅槃),都是屬於法處。

 

特別要注意的是,法處的範圍有包含一點點色蘊,也就是說色法中的「微細色」是含攝在法處,因為微細色不是前五根(前五內入處)的目標,無法直接生起根識。

 

【十八界】

 

十八界是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

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對照十二處來看,就可看出十二處的「意處」開展成「意界和六識界」,就成為十八界了。

 

簡單來說,就是六根+六境+六識,就是十八界,但在細微處,並不是完全如此。

 

因為「意界」並不等於「意根」,在各派的論述中,對於意根、意界、意門這些名相,看法多少有些不同。

 

我依南傳阿毗達摩的說法略為解釋一下。

 

意根:識蘊包含 89 心,而全部識蘊都是「意根」。

 

意門:89 心的「有分心」則為「意門」,亦有說「意門轉向心」也是「意門」。

 

意界:至於「意界」,則是「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這三心,又稱為三意界。

 

至於其他部派的見解,我就沒有深入研究了,只知道有些許不同。

 

以上就是一切法的略說。

 

重要度:
文章分類: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