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慾境的當下即是涅槃」?

 
在瀚邦佛學研究中心看到蘇錦坤師兄貼出這篇討論
 
 
提到溫金柯依《雜阿含262經》提出「慾境的當下即是涅槃」。
 
看了一下他的理由,大概是出自這一句:
 
「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我想這裡應該是溫師兄對雜阿經這句有所誤解,誤以為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而慾境也是諸行,所以在一連串的相等之下,有了慾境=涅槃的推論,所以提出『慾境的當下即是涅槃』。
 
然而此處的經文真的是這樣解釋的嗎?
 
《雜阿含262經》經文可自行參考此網址:
 
 
這一經一開始是長老闡陀向諸比丘請法,諸比丘都教導他「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不過長老闡陀總是說,我不喜歡聽到「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因為既然無我,哪裡有一個我可以說我已知法、見法呢?
 
長老不喜歡聽到的那句是什麼意思?先來看雜阿含第一經,經文自行參考此網址:
 
 
此經主要在說
 
當觀五蘊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這是一個重要的次第,也就是先知五蘊無常、苦、空、無我,進而生厭離,接著喜貪盡,才能說心解脫。
 
所以並不是五蘊本身就是解脫涅槃,而是要經過正觀五蘊、厭離五蘊、於五蘊喜貪盡等次第,才能證得解脫。
 
長老闡陀在請教比丘時,比丘的回答都是「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這也是三法印,就是在說明世間法是無常、苦、無我,要證得涅槃才是真正的寂滅,並沒有「一切行當下即是涅槃」這種跳躍式的教導。
 
而這句話「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也是在說諸行都空寂了、貪愛滅盡了、欲望捨離了,這才是涅槃,並不是諸行就是涅槃。
 
最後,長老闡陀向阿難尊者請教,阿難尊者引用佛陀教導迦旃延尊者的內容,提到了十二緣起:
 
【緣無明,有行,…有愛,…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無明滅,則行滅,…愛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慾望可以歸納到十二緣起的「愛」,由經文可以看出,因為無明,則生起愛,最後的結果是純大苦集。
 
而無明滅,愛滅,最後純大苦聚滅,這才是涅槃。
 
所以慾境的當下,是引導至純大苦聚的生起,可不是當下即涅槃。
 
而是愛盡、離欲,才是世尊教導的涅槃。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總之,不管是由比丘所教導的三法印,或是阿難尊者教導的十二緣起,或是像雜阿含第一經這類處處可見的教導,都沒有慾境的當下即是涅槃的教導,反而是愛欲的集起即是純大苦聚的集起,只有愛欲的滅盡才是涅槃,這才是阿含經中世尊教導的解脫次第與原理。
重要度:
文章分類: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