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清海法師的看法
剛收到朋友寄來清海法師的新聞,看了還真有點感慨。
我是在大學時接觸過她,學習她教導的東西。那時我蠻佩服她一點,是她以前刻苦修行的精神,是修行人的榜樣。
我接觸她時,她是示現出家相,後來因佛教界的批評,她改以在家的形象示人。而我則因自己的瓶頸,有一陣子沒接觸任何法門,也包括她的教導。
與她曾有一段因緣,我是覺得蠻神奇的,有空再談這個故事。
另一個我覺得比較扯的事,是有一次台灣好像有個什麼危機,大概是大陸試射飛彈或什麼事,我也忘了。那時有一些過去的師兄突然找我,要我一起去國外避一避,最好連父母全家都一起出去。
我是覺得有點誇張,也不太信,就沒有採取行動,他們則真的出去了一陣子。後來證明台灣也沒事,他們的行為也因此被一些人批評,他們對外的說法似乎是剛好去國外參加禪修,但我知道那時他們真的是叫我去避難,說是師父交待的。
目前我只能說,清海法師以前的教導雖然和佛教很像,但有不少地方和我所知的佛法不合。重點是那些吸引人的部份,大部份都是不合佛法的教導,這點我覺得很遺憾,這樣修行是會走向錯誤的方向的。
我自己程度不足,無法教導別人什麼,但我會想說,真的要修行,請找正統佛法,尤其是南傳佛法,那是我最認同的。希望過去那些師兄弟能早日回到正途,也希望清海法師與其弟子們能回歸正統的修行,不要愈走愈偏了。
底下則是朋友轉來的新聞。
【記者朱若蘭/台北報導】
清海無上師每次登台「開示」,都會穿上色澤鮮艷的禮服,濃粧豔抹,顛覆修行道者傳統形象,卻也因此爭議不斷。
清海無上師是越南僑民,會說流利法文、英文,擁有國外碩士學位,她曾嫁給德國醫師,後來兩人分居。越南淪陷後,清海開始社會救援工作,同時追求佛法,她曾說最想拜達賴喇嘛為師,但達賴拒絕。
後來她到印度學「錫克教」,到台灣拜越南和尚淨行法師為師,並當過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英文秘書。
北台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江燦騰認為,清海無上師是一個有技巧、文化水準高,但作法不恰當的宗教傳道者及社會關懷工作者。
江燦騰表示,聖嚴當時看重清海的口才、英語能力,才用她當秘書;聖嚴在美國紐約東禪寺弘法期間,創辦英文禪學雜誌,清海算是得力助手。
江燦騰說,聖嚴當時三個月在台灣,三個月在美國,他不在美國期間,清海開始開拓屬於自己的地盤,聖嚴弟子不滿清海「挖牆角」,於是狀告師父,聖嚴知悉後非常憤怒。但清海已有第一批跟隨者,並一起回到台灣。
清海無上師大本營在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北金華街,信徒幾乎都是有錢、有閒,喜歡新奇事物的高知識分子。
江燦騰說,清海把「對看印心」、「傾聽宇宙聲音」這一套「觀音法門」理念,透過流利英文、幽默風趣的口才,吸引都市新貴,她肯花大錢租禮堂,又懂造勢,許多信眾甘願「帶著財產跟她一起走」。
幾年前正統佛教界對清海無上師的作風看不下去,群起撻伐,甚至用公開信要清海「脫掉袈裟,不要再以尼僧面貌出現」。清海才將活動範圍逐漸移往苗栗西湖,並在當地建立道場。
江燦騰說,那時道場門口掛有一幅清海無上師的光頭像,信徒欲進入道場請教前須下跪,又引起爭議。後來,清海改留頭髮,以漂亮衣服、戴藏珠的造型現身。
她曾捐款給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適逢發生妙天禪師、宋七力案,清海的捐款舉動,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懷疑涉嫌逃稅,調查動作才開始,清海就快速離台,直到民進黨執政,她才又返台。
【2006/07/13 聯合報】
- 瀏覽次數:76021
回應
愛跟誰跟誰去唄
世界上有那麼多老師,愛跟哪個跟哪個,有什麼好吵吵的?
小孩子跟你說我是無敵鐵金剛刀槍不入,難道就真的拿刀砍他嗎?
佛教有念佛號求保護加持免受負面力量(魔)干擾的教導,她教五句七句不行嗎?
不愛念就念阿彌陀佛。南傳的去打坐。修行深了一樣都是要吃素,不肯就別吃,六道輪迴而已。
佛教的經咒本就從梵文翻譯而來,會梵文看得懂經典再談佛法吧。
和平與愛才是核心,不論什麼宗教,能坐下來喝杯茶談笑風生而不是打仗才是重點。
(會七句,有各教友人,嫌吵不太跟人來往的修行者)
這不是愛跟誰跟誰去的問題
>世界上有那麼多老師,愛跟哪個跟哪個,有什麼好吵吵的?
那是因為有的老師有問題,為了讓大家知道真相,當然要出來說明白。難道你覺得你被騙也沒關係嗎?
>小孩子跟你說我是無敵鐵金剛刀槍不入,難道就真的拿刀砍他嗎?
我不會拿刀砍他,但總是要教他真相,免得他有一天真的拿刀砍自己,或是自以為會飛,由十樓跳下來。
>佛教有念佛號求保護加持免受負面力量(魔)干擾的教導,她教五句七句不行嗎?
問題不是教幾句,而是有沒有作用?
如果沒用,教100句也不行啊。
>修行深了一樣都是要吃素,不肯就別吃,六道輪迴而已。
這就是錯誤的觀念了,誰說不吃素就會六道輪迴?佛陀本人就不是吃素的,他也沒六道輪迴啊。
這就可以看出若跟錯老師,就會學到錯誤的觀念,那麼行為舉止也會有偏差了。
>佛教的經咒本就從梵文翻譯而來,會梵文看得懂經典再談佛法吧。
這又是錯誤的觀念,誰說佛教的經咒本都是由梵文翻譯而來?
最早期的佛教,是連梵文都不許使用的,梵文的版本是後來才有的。
>和平與愛才是核心,不論什麼宗教,能坐下來喝杯茶談笑風生而不是打仗才是重點。
和平與愛是重點,但這不表示打著愛與和平的口號,就可以胡亂教導人了。
錯誤的教導還是應該要被糾正,這才是真愛與真和平。
<<這又是錯誤的觀念,誰說佛教的經咒本都是由梵文翻譯而來?
<<這又是錯誤的觀念,誰說佛教的經咒本都是由梵文翻譯而來?
最早期的佛教,是連梵文都不許使用的,梵文的版本是後來才有的。>>
金剛經》中,佛陀對須菩提尊者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你怎麼還不醒悟呢?佛自己都不留經典了,你那兒來的後來還是早期什麼呢?
是你自己沒醒悟吧?
是你自己沒醒悟吧?
如果你相信你說的, 那你還拿金剛經來用?
<<這就是錯誤的觀念了,誰說不吃素就會六道輪迴?佛陀本人就
<<這就是錯誤的觀念了,誰說不吃素就會六道輪迴?佛陀本人就不是吃素的,他也沒六道輪迴啊。
這就可以看出若跟錯老師,就會學到錯誤的觀念,那麼行為舉止也會有偏差了。>>
想爬喜瑪拉雅山聖母峰的登山客前朴後繼的多不可勝數,你可以說你背著50公斤的重物袋並沒有關係,除了必要的設備你又帶了這麼多的重擔?你可以大聲的說:「誰說不丟掉這些贅物就不能登頂呢?」也或許你真的可以成功,我也不會全然否定你的可能性,但即便是沒有背你這包重擔的人都不敢保證自己可以登頂了,你信誓旦旦的是在自討苦吃非找牆撞不可嗎?
佛教經典裡談要吃素的經典也不在少數,你先決定要吃肉再來挑選那部經或那個佛教派系適合你,然後跟你一樣的就是正確的,別人肯定是錯誤的?這才叫做偏差行為啦!
別亂猜喔
>佛教經典裡談要吃素的經典也不在少數,你先決定要吃肉再來挑選那部經或那個佛教派系適合你,然後跟你一樣的就是正確的,別人肯定是錯誤的?這才叫做偏差行為啦!
那是你自己的胡亂臆測,我可不是用這個方式去選擇經典或派系的。
事實上我也曾吃素十多年,是後來知道佛法的教導,才捨棄吃素的。
你這種不知道別人的看法,就自己亂猜,才是偏差行為喔。
<<那是你自己的胡亂臆測,我可不是用這個方式去選擇經典或派
<<那是你自己的胡亂臆測,我可不是用這個方式去選擇經典或派系的。
事實上我也曾吃素十多年,是後來知道佛法的教導,才捨棄吃素的。
你這種不知道別人的看法,就自己亂猜,才是偏差行為喔。>>
不需要去走過世界所有地方,知識不等於知道,一個人只要藉著去知道自己,他才能真的明白這個世界。
所以你先吃肉,然後改吃十多年素,再吃回肉?先相信世法吃肉,然後改信某派經教而吃素,接著自以為找到真理而回過頭繼續吃肉,會不會覺得那十幾年活受罪?想把沒吃過癮的吃回來呢?
動物會嗅一下東西便知道該吃什麼,它們很少吃很多食物或者像人類一樣什麼都吃,真的是什麼都吃,如果你去觀察一下。動物都吃固定幾樣食物,雖然祂們在自然界裡不是在最高階,但祂們不會去背逆自然,而那也是祂們的限制,但人類有它的榮耀,他們擁有較多的自由意識,但有時幸運也會是他們的大不幸,這是必然的。人類就剛好在走在一座橋的中間,往前便是神性,後便退回自然,但那或許是一個圓圈,往前或往後都會回到自然,但偏偏他們在橋中間而成為一個分裂(經文是用分別兩個字,西方聖教稱之為罪,罪就是分裂的意思),這形成很大的問題。
你不會看到動物搞同性戀,只有人類會。為什麼,因為人類分裂的意識。他們會不斷的形塑自我來想取代他們本來的自性。不管這個自我是金錢、權勢、知識或其它你可以想到的任何東西,他們會受盡一切地獄的苦,也不能真的成功取代本性。
吃肉是文化是教育是環境要你這麼做的,你失去了本能,因為從小被知識與自我的影響壓抑了你自然的吃食功能,知識不斷告訴你,吃肉是營養會有助健康,這個後天的習慣矇蔽了你的真知。很難去改變這個問題。過去在修道院或軍中會發現同性戀的存在,因為壓抑自然的性會產生顛錯的扭曲,人的頭腦可以去創造夢與想像,但你的身體無法跟著你的夢來即時改變,父母親相處與吵架或從小成長的種種因性別霸凌或討厭仰慕父母也會扭曲自己的性向作用,這些也是形成的原因。
你的牙齒與腸胃結構都是設計來吃素的,人類蓄養殺戮動物真的很殘忍,怨念形成的甲烷不儘污染環境,最後更嚴重星球都會爆炸滅亡,不談輪迴與業報的其它問題了。
討論這些都是幾十年前年輕時候做的事了,有點年紀也不該說這些了,你們網站也不甚方便,說什麼也不會出現,個人有很多事忙,就不打擾了。所謂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就這樣。
沒根據的內容恕我不回應
<<和平與愛是重點,但這不表示打著愛與和平的口號,就可以胡
<<和平與愛是重點,但這不表示打著愛與和平的口號,就可以胡亂教導人了。
錯誤的教導還是應該要被糾正,這才是真愛與真和平。>>
你想太多了,就好像如果你不想也無法接受吃素,更不覺得吃素會造業並引來更多的殺孽。或者更甚者自我扭曲為真愛與和平,那是你個人的選擇,這個錯誤不可歸咎為別人不去教導你或糾正你,明白嗎?
是不是錯誤不是你說了算
不吃素是我的選擇,但若你要說那是錯誤,你應該舉證,而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明白嗎?
不吃素是我的選擇,但若你要說那是錯誤,你應該舉證
<<不吃素是我的選擇,但若你要說那是錯誤,你應該舉證,而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明白嗎?>>
這種問題最後都是只有一個結果。我很喜歡一句經典的話:「相信什麼便看見什麼,而非其反面。」我先把這句話擱在前面做為我事世事的了解的註語。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入楞伽經》上說:「夫血肉者,眾仙所棄,群聖不食......夫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 ..肉非美好,肉不清淨,生諸罪惡,敗諸功德,諸仙聖人之所棄捨!」
《楞嚴經》上也說:「食肉之人,諸天遠離,眾生怖畏!」
《涅盤經》肉迦葉問佛:「何故先聽食三種淨肉,乃至九種淨肉?」佛說:「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1.楞伽經:
“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嘗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
2.梵網經菩薩戒本: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3.楞嚴經: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 ,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生死.”
不吃素是我的選擇,但若你要說那是錯誤,你應該舉證
<<現在我叫你舉出證明時,你又拿經典出來,這要我怎麼討論呢
你真的知道你究竟想要說什麼嗎
>世界上有那麼多老師,愛跟哪個跟哪個,有什麼好吵吵的? 那
>世界上有那麼多老師,愛跟哪個跟哪個,有什麼好吵吵的?
那是因為有的老師有問題,為了讓大家知道真相,當然要出來說明白。難道你覺得你被騙也沒關係嗎信
信仰就像愛一樣,它不是說理,而即便要論出個答案也未必就不可以,難道你不知道佛教就是集體辯不過商羯羅才在印度勢微的嗎?你想重啟這道程序,絕對有能力讓你的信仰再次倒下的人大有人在,別活在自己的想像的世界裡自得其樂了。很多人都人前說的像是那麼一回事,但同樣的邏輯反過來檢視自己時根本只是鬧笑話而已。
佛法不是你自己去想像
就是有你這種想法,佛教才會式微,佛法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好嗎?
<<就是有你這種想法,佛教才會式微,佛法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
<<就是有你這種想法,佛教才會式微,佛法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好嗎?>>
所以只有出自你的幻想才能稱為佛法?
你總不會希望我說你的想像的確是佛法吧
佛法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好嗎?
至於我的幻想,當然也不是佛法,任何人的幻想都不是佛法,懂嗎?
你總不會希望我說你的想像的確是佛法吧。
不好意思,我時間其實蠻有限的,像這一類比較沒有建設性的討論,已經接近口水戰的內容,日後就恕我不回應也不處理了。 :)
看得出你學的教導和我們包括我友人有很大不同。這樣是多說無益
看得出你學的教導和我們包括我友人有很大不同。這樣是多說無益的。
就算是南傳,不同老師教的也不同,學生根器不同學出來更不同。
所以我說愛跟誰跟誰學,因為無法改變,各有因緣。
你認為佛陀沒吃素就這麼認為吧。辯論無用。我並不這麼認為。
不過我知道的南傳出家人是吃素的。
純粹好意勸一下,不吃素打坐會有一些副作用。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常進出精神病院,我無法可幫,只能不管。
古代印度一帶種族多語言多,梵文只是其中一種。
我只是大概說一下,並不想解釋用的到底那種,因為辯起來長篇大論。
還是那一句,愛跟誰學跟誰學,學成什麼樣眾生各自造化。
這種話完全不負責啊...
> 看得出你學的教導和我們包括我友人有很大不同。這樣是多說無益的。
這句話本身就沒有道理啊。
有人說吸毒對身體有害。
吸毒的人卻說,你的說法和我的朋友不同,所以多說無益。事情是可以這樣簡化嗎?
現在詐騙事件那麼多,騙子只要說大家看法不同,多說無益,難道你就那麼容易被他騙去嗎?
如果思考那麼簡單,那麼被騙也是很正常的。
> 就算是南傳,不同老師教的也不同,學生根器不同學出來更不同。
> 所以我說愛跟誰跟誰學,因為無法改變,各有因緣。
你的話就像在說,生病的人,看的醫生不同,開的藥也不同,病人吃了反應也不同。
這是事實,但不能無限上綱,說成好像看密醫也可以了,愛看誰就看誰,這是混淆視聽的。
看錯密醫可是會醫死人的,這些事都是發生過的,所以有這種錯誤的觀念要早點改正。
同樣,佛法不同老師教的不同,但不會背離佛法。
總不能有的教三法印,有的卻教拜上帝吧。
> 你認為佛陀沒吃素就這麼認為吧。辯論無用。我並不這麼認為。
> 不過我知道的南傳出家人是吃素的。
怎麼會辯論無用呢?
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你的看法來源找出來,是根據某人的說法或是某本經典。若是某人,再查某人的來源是什麼,只要追根究底,一定會有真相的。
只要你去問一下對佛教真正有研究的人,可以舉出一大堆佛陀不是吃素的證據。
然後你再去看看你聽來的佛陀吃素的證據是什麼?
比較一下可信度就會知道了。
除非你只是願意相信你想相信的,不去管事實的真相,那當然別人也管不了你了。
> 還是那一句,愛跟誰學跟誰學,學成什麼樣眾生各自造化。
這種話就很像在說,你要看什麼醫生就去看,被密醫醫死也是各人造化。
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如果你跟清海學,清海說你要做什麼都可以,如果以後到地獄去也是你的造化,你會聽他的嗎?
如果醫生說,你要吃什麼藥都可以,如果吃死了是你的造化,這種醫生你會聽他的嗎?
我相信不會的。
同樣,你說那種話,三歲小孩也會說,但你認為會有人聽你的嗎?正常人應該不會吧。 :)
<<這句話本身就沒有道理啊。 有人說吸毒對身體有害。 吸毒
<<這句話本身就沒有道理啊。
有人說吸毒對身體有害。
吸毒的人卻說,你的說法和我的朋友不同,所以多說無益。事情是可以這樣簡化嗎?
現在詐騙事件那麼多,騙子只要說大家看法不同,多說無益,難道你就那麼容易被他騙去嗎?
如果思考那麼簡單,那麼被騙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你為了不當你口中的騙子,所以你必須承認你跟大家看法是相同的嗎?既如此來思考,那豈不簡單解決?大家都一樣嗎?這就是你的道理?
你說的完全不是我要表達的
你說的完全不是我要表達的道理, 也許你要看清楚一點. :)
對於清海無上師的好壞,由我這個入門12~13年又離開團體約
對於清海無上師的好壞,由我這個入門12~13年又離開團體約13年的過來人,評論這一切最有資格。以下若有不實言論,誤導大眾。願下十八層地獄。
清海無上師的教理,基本上就是觀音法門加上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另外時時刻刻保持身、口、意肯定、愛心的方向,所以需時時默念佛號(五句),這就是我十幾年來所學到的教理總括。下面分別條列其教育的罪狀,供大家參考:
1、不殺生:這娑婆世界打打殺殺本來就是常態,想推廣讓大家不殺生、吃全素,不是太天真?
2、不偷盜:這簡直要警察失業的主張,不是莫名奇妙?大家不偷盜,警察就要大幅縮減,這不是造成失業增加?
3、不邪淫:這世界若都不邪淫,媒體還有八卦可報?這也是造成媒體蕭條,其罪難逃。
4、不妄語:世界上的人都不說謊,只說實話。那未免太無趣?大家騙來騙去不是更好玩?提升大家的智力。
5、不賭博、喝酒、吸毒及觀看有害心靈影片:不賭博這不是掃大家的興,讓人失去生活樂趣?不喝酒那就沒酒駕,那警察又面臨業務縮編了,不吸毒及觀看有害心靈影片這都限縮個人自由,太不上道了。
6、無我佈施:大家佈施都急著廣播出去,求知名度或求福報。她教無我佈施太曲高和寡。
7、忍辱:她教大家忍辱不過不忍辱,這樣就不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樣還需設監獄?監獄的工作人員不就面臨失業?
8、禪定:她教大家禪定,這樣促使大家減低物質慾望,無形中降低經濟活動。大家從禪定得到快樂,娛樂產業也面臨減縮,可說處處不討人喜愛。
9、智慧:大家智慧增進,那詐騙集團怎麼生存?
10、身、口、意時時保持肯定:這樣不就缺少變化?大家都不做壞事、不害人,恐怕很多工作機會都面臨消失。
11、愛萬物:她教大家愛人、動物、植物、礦物,其不分宗教、種族、地位⋯的平等觀點對待萬事萬物⋯這樣地球不就變天堂?這簡直把大家變神仙一樣,其做為會不會太接近上帝?
12、穿各類服裝:這不就是佛經上觀音菩薩的做為?應以何身得度者,則現何身。她不考慮自己的舒適、喜好,完全以大眾的喜好或因緣,而改變造型。有時還打扮成近小丑的面貌,娛樂大眾。這樣無我的做為,實在太恐怖,非常人能想像。也因此讓許多人不了解,而造口業、意業⋯
對於其言行,還有許許多多的“罪狀”,罄竹難書。如果大家想跟她學,ok;不想跟她學也沒關係。她從來不綁人,想要學習則來,不合則去。她的教育目標是讓大家找到自己的無上師,所以其完全不收費,因為智慧是大家的,她只是指月亮的人。
RE : 對於清海無上師的好壞,由我這個入門12~13年又離開團體約
其實大家對清海無上師最質疑的非正統佛教觀點,其實這正是所謂
現在否認會不會太慢了?
穿袈裟並非就代表佛法,所謂獅子蟲食獅子肉,就說明此現象。不
穿袈裟並非就代表佛法,所謂獅子蟲食獅子肉,就說明此現象。不穿袈裟也不代表是壞人,或者修行較差。孔子、老子、耶穌基督、維摩詰居士⋯等都不是穿袈裟,但修行都在芸芸眾生之上,以外表論斷修行正如:《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被逼脫袈裟,你怎麼不會想到「恆順眾生」?你怎麼沒想到,她沒有執著心,她一心一意有無利益眾生?你應該聽過有一和尚背婦人過河的故事?你只看表相,和尚不應碰觸異性,卻沒想到人家已超越外表的戒律,以更高的愛心當戒律?
師兄往不同佛教派別學習,並非壞事。但如果失去修行人基本的寬容,抑或者只看到別人的小毛病,卻忘了找自己的佛性。是否離道更遠?共勉
不需要拿衣服或其他找藉口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對這篇文章的看法
追尋佛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瞭解自己是誰
修行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斷除自身的習氣以及控制自我
而不是拘泥形式變成另一種習氣
世界的變化多端,難以預測接下來必然發生甚麼
因眾人信仰體系價值觀念等等的諸多差異使得變化難以預測
並非只有吃苦才能獲得提升,更多時候是如何降伏那堅硬頑固的ego(自我意識)
生命從光和聲音而來,也會回到光和聲音那裏去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