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於銘 飄散隨風 心行無語 仰首蒼穹

PHP 使用正規表示式判斷 UTF8 的漢字

 

需要用 PHP 來判斷一個字串中是否有 UTF8 漢字的正規表示式 (regular expression),不需要包含全部的漢字,只要是常用的漢字即可 (Unicode U+4E00 至 U+9FA5)。很多資料都說就是用 "/[\u4e00-\u9fa5]/" 即可判斷一個漢字,但試了底下的程式卻無法運作。
 
if (preg_match("/[\u4e00-\u9fa5]/", $string)) { ... }
 
到處找資料後,才知道要用底下的方法才行,也就是要用 \x{....} 來表示,而且要加上 /u 參數。
 
if (preg_match("/[\x{4e00}-\x{9fa5}]/u", $string)) { ... }
 
重要度:
文章分類:

[Perl] Perl Unicode全攻略(轉)

轉載本站文章請註明,轉載自:扶凱 [ http://www.php-oa.com ]
本文鏈接: http://www.php-oa.com/2008/12/13/perl-unicode.html
轉自:http://blog.chinaunix.net/u2/70049/showart_1210487.html

耐心看完本文, 相信你今後在unicode處理上不會再有什麼問題.

本文內容適用於perl 5.8及其以上版本.

以Perl 看來, 字符串只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octets, 即8位序列, 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字節數組二進製文件. 另一種utf8編碼的字符串, perl管它叫string. 也就是說: Perl只認識兩種編碼: Ascii(octets)和utf8(string).

utf8 flag

那麼perl如何確定一個字符串是octets 還是utf8編碼的字符串呢? perl可沒有什麼智能, 他完全是靠字符串上的utf8 flag. 在perl內部, 字符串結構由兩部分組成: 數據和utf8 flag (標記). 比如字符串"中國"在perl內部的存儲是這樣:

utf8 flag 數據
On On

如果utf8 flag 是On 的話, perl就會把中國當成utf8字符串來處理, 如果utf8 flag 為Off, perl 就會把他當成octets 來處理. 所有字符串相關的函數包括正則表達式都會受utf8 flag 的影響. 讓我們來看個例子:

程序代碼:

use  Encode;
use  strict;

my  $str  = "中國" ;
Encode::_utf8_on( $str );
print  length ( $str ) . "\n" ;
Encode::_utf8_off( $str );
print  length ( $str ) . "\n" ;

運行結果是:

程序代碼:
2
6

這裡我們使用Encode 模塊的_utf8_on 函數和_utf8_off 函數來開關字符串"中國"的utf8 flag. 可以看到, utf8 flag 打開的時候, "中國"被當成utf8字符串處理, 所以其長度是2. utf8 flag 關閉的時候, "中國"被當成octets(字節數組)處理, 出來的長度是6(我的編輯器用的是utf8 編碼, 如果你的編輯器用的是gb2312 編碼, 那麼長度應該是4) .

再來看看正則表達式的例子:

程序代碼:

use  Encode;
use  strict;

my  $a  = "china----中國" ;
my  $b  = "china----中國" ;
Encode::_utf8_on( $a );
Encode::_utf8_off( $b );
$a  =~ s/\W+//g;
$b  =~ s/\W+//g;
print  $a , "\n" ;
print  $b , "\n" ;

運行結果:

程序代碼:
Wide character in print at unicode.pl line 10.
china中國
china

結果第一行是一條警告, 這個我們稍後再討論. 結果的第二行說明, utf8 flag 開啟的情況下, 正則表達式中的\w能夠匹配中文, 反之則不能.

如何確定一個字符串的utf8 flag 是否已開啟? 使用Encode::is_utf8($str). 這個函數並不是用來檢測一個字符串是不是utf8 編碼, 而是僅僅看看它的utf8 flag 是否開啟.

重要度:
文章分類:
電腦標籤:

《印度佛教思想史》心得(03)

 

進度: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一章 「佛法」/第二節 釋尊略傳(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34_01_02
 
世尊的事跡主要分三個階段:
 
1. 由誕生因緣(或更早些),出家,修行,說法;到成佛第六年,回迦毘羅衛省親,教化釋族止。
2. 世尊晚年最後的大遊行。
3. 上述二者之間有三十多年,有許多傳說,卻沒有前後次第的敘述。
 
世尊出生年代主要有三種說法:
 
1. 西元前 467 - 西元前 387
2. 西元前 569 - 西元前 489
2. 西元前 511 - 西元前 431 (印老覺得這比較接近事實)
 
世尊基本資料:
 
出生地:迦毘羅衛城(今尼泊爾南境)
姓:瞿曇
名:悉達多
父親:淨飯王
母親:摩訶摩耶(世尊出生後七天往生)
姨母:世尊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長大
誕生地:嵐毘尼園
妻:耶輸陀羅
兒:羅睺羅
 
出家略傳:
 
世尊出家因緣有二傳說。一是見耕農人及耕牛的辛苦,以及種田要除蟲,因此生起憐憫心,思惟諸苦及生滅法等。二就是一般人較常聽到的,悉達多太子見到老病死,感到人生無常,所以追尋解脫之道。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印度佛教思想史》心得(02)

 

進度: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一章 「佛法」/第一節 佛法興起與印度的時代文明(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34_01
 
■ 心得整理
 
印度文明在恆河流域時主要有三個時期。
 
在初期,主要教義的婆羅門教三綱為:「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祭祠萬能」
 
我的理解是天是宇宙最高的主宰,而「吠陀」是天神的啟示,婆羅門則是人類中最高的階級,神與人的溝通則是依靠祭祠,祭祠為宗教的第一目的。
 
到了中期古奧義書時期,思想重點有二:「真心的梵我論」「業感的輪迴說」。在生死的相續中,依自己的行為──業,造成自己未來的身分,不論是首陀羅或波羅門,都是一樣的,若依智而悟真我,則能入於不死的梵界。
 
此時期看來婆羅門不再至上,祭祠也不再是萬能,人人都是依業而有果報,人人也都能達於不死梵界,這已於初期有所不同。
 
佛陀接受了「業感的輪迴說」,但否定了「真心的梵我論」,佛教是「無我」的,是有業報而無作者。
 
後期反婆羅門的沙門文化興起,也有反對善惡業果,著名有六師外道:
 
1、富蘭迦葉:無因論者、道德否定論。
 
2、末伽黎拘舍羅子:邪命外道始祖、決定論、必然論。
 
3、阿夷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斷滅論、順世派。
 
4、鳩鳩陀迦旃延:要素不滅、心物不滅。
 
5、散惹耶毘羅梨子:不死矯亂論、捕鰻論、懷疑論。
 
6、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始祖、相對主義、或然主義。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印度佛教思想史》心得(01)

這是 2012/03/01 開始參加「《印度佛教思想史》略說」網路讀書會的心得報告,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說明:此符號【】中的文字是引用原書的文字,其他則為個人心得。
 
【「佛法」在流傳中,出現了「大乘佛法」,更演進而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懷念,是通過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像的成分;離釋尊的時代越遠,想像的成分也越多,這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事實。】
 
愈後期所傳出的佛法,想像成份愈多,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把後期傳出的佛法當成佛陀晚年所說的法,當然會認為那是更成熟的,更可靠的。過去的五時判教,就是以這種觀點來解釋,但因為事實並非如此,那麼所產生的結論自然是值得重新檢討了。
 
由歷史的角度來看,愈早期結集的成果,自然愈接近事實。除非,結集者程度不足,然而最早佛典結集是大阿羅漢,是佛陀所讚歎的聖弟子們,應該是沒有這種問題的。
 
因此個人以為,不同時期的佛典有重大的根本差異時,應當以早期經典為主,因此北傳的「四部阿含經」與南傳的「五部尼科耶」,是極重要的經典,是佛弟子應該致力學習的重點。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邀請您一起來學習「佛教思想史」

邀請您一起來學習「佛教思想史」

莊春江居士提過,他一生最有價值的二項學習,就是「阿含經(南傳則為尼科耶)」與「佛教思想史」。全文我沒有記得清楚,但大意就指「阿含經」與「佛教思想史」是二個極重要的部份。
 
思想史讓他了解佛教的演變,進而得知各時期佛法的發展的因緣,而由思想史得知阿含經能追溯到佛法的源頭,真正接觸佛陀最原始的教導。
 
他還說,對於己學習阿含經的人,其實不一定要學習思想史。但若想對佛法有通盤的認識,希望自己不會被不同時期的佛法所迷惑,那麼思想史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以上這些話是許久之前的記憶了,我想其中的重點我沒有記錯,只是怕用字不精準,若細節有記錯,那是我的不好。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呂澂是誰?——漢語佛學最嚴重的遺忘

文章轉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5期

作者,李林(1970-),男,河南息縣人,江西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比較宗教學研究。
 
內容摘要:呂澂是20世紀中國佛教研究的主要奠基者。他在佛經版本及辨偽、印度原典的研究與翻譯、因明與聲明、戒律、中國佛學、西藏佛學、印度佛教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呂澂不僅在佛學研究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和成就,而且對中國近代佛學教育事業、佛學人才培養以及佛經出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同時,呂澂還是學術和信仰兼備的佛學者,這就使得他的論述在學術史、思想史和信仰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本價值。呂澂的學術成就不但應該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而且還應該引起佛教界的充分重視,以便建設符合真正佛教信仰的佛學。
 
【關鍵詞】呂澂;相似佛學;佛教;卡爾.巴特;
 
遺忘呂澂,是當今漢語佛學界最嚴重的缺憾。
 
呂澂畢生的佛學研究,就是為佛法正本清源。在與佛學相關的純文本意義上的佛學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是“佛經勘同”和“佛經辨偽”,呂先生一人勘同出177部佛籍,考證出包括《大乘起信論》在內的疑偽經24種[1],並對漢、藏、梵文大藏經進行了系統勘校,其學術價值在佛學史上可謂曠古未有,然而他在佛經辨偽方面的成就,卻引起了巨大爭議,以至於遭到教界的拒絕或反斥。
 
呂澂的專著引起教內強烈反應的主要原因,看來並非緣於學術觀點不同——在學術思想界,一直有對佛教不利的觀點和專著,比如範文瀾的《唐代佛教》、胡適的禪宗研究和他對《虛雲和尚年譜》的質疑等,但是上述情況並沒有使得教內那麼群情激憤。是不是呂澂的居士身份引起瞭如此大的爭議?至今學界和教界都對呂澂的居士身份表示認同,呂澂曾向他的重要論爭對象熊十力表示,他“所得者,心教交參,千錘百煉”,絕非熊氏想像的“治經論”三字便可了事。[2]所以,呂澂的佛學成就並不是出自那些標榜“學術中立”的純粹學者之手,而是中國佛教內部的信仰者對於自身所處教義的全面反省。
 
以下本文將就呂澂這樣一個重要人物被佛學界遺忘的原因進行一些探討。
 
一、呂澂生平介紹
 
呂澂(1896~1989),原名呂渭,後改名澂,字秋逸,也作秋一、鶖子,江蘇省丹陽縣人。
 
呂澂自幼天資聰慧,刻苦向學,初級師範學校畢業後,便獨立閱畢大英百科全書。而獻身佛法之刻苦修學,使得他精通梵、巴利、藏、日、英、法等各國語言,通過這些得心應手的基礎工具,呂澂在解讀、校勘梵、藏佛教原典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並進一步了解世界佛學研究動態,突破了中國學者向來依靠傳統華言譯本藏經進行佛學探源的局限。
 
1911年,“中國近現代佛學之父”、金陵刻經處創辦者楊仁山居士逝世,歐陽漸(竟無)繼其業,負責刻經處的工作。1914年,歐陽漸在金陵刻經處設研究部,呂澂為第一批學人。一年後,呂澂赴日留學,進入日本高等預備學校深造,繼而在日本美術學院專攻美術。
 
1915年,呂澂因為與留日學生共同反對日本侵略中國而罷學回國,隨即為劉海粟先生聘任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呂澂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職約兩年,在此期間,他結合教學,先後編撰了多種美術專著,如《美學概論》、《美學淺說》、《現代美學思潮》、《西洋美術史》、《色彩學綱要》等等,這些書在1931年至1933年期間陸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20世紀初,漢語思想界有範壽康、呂澂、宗白華等大力提倡“生命美學”,而首先在美術領域提出改革口號的就是呂澂。1918年,呂澂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術革命》的文章,指出對中西古今的美術要公允客觀地平等對待,特別是強調既要重視歐美美術的歷史變遷,也要研究時興的新派藝術及中國固有美術,這在中國美術界面對西方藝術的衝擊正徬徨、徘徊、無所適從之際,尤其顯得難能可貴。五四運動時思潮紛起,其中陳獨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口號影響頗深。其實陳氏之思想,最早是受呂澂的啟發而作的,陳獨秀親撰《美術革命·答呂澂來信》一文,大聲疾呼要學習西方繪畫寫實的精神:“若想把中國畫改良,首先要革王畫的命。因為要改良中國畫,斷不能不採用洋畫寫實的精神。”“美術革命”口號的提出,引起了中國美術界空前激烈的爭鳴。
 
1918年,歐陽漸欲在刻經處籌辦“支那內學院”,呂澂應其邀請,到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工作,協助竟無先生籌建支那內學院。從此以後,呂澂悉廢原有舊學,終生專心於佛學研究。
 
1922年,支那內學院成立,歐陽漸為院長,呂澂任學務處主任。因呂澂字秋子,歐陽漸嘗稱他為“鷲子”,鷲子是釋迦牟尼佛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的華言譯名,由此可見歐陽大師對呂澂的倚重。歐陽漸曾說:“先師囑咐漸十餘年來,得超敏縝密之秋一可以整理,得篤實寬裕之黃樹因可以推廣,吾其庶幾乎!”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HTML5.網路新勢力」研討會心得之行動裝置網頁

11/29 去聽了「HTML5.網路新勢力」在高雄場的研討會

 
主要的收獲有二點:
  1. 網站要升級至 HTML5 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 網站針對行動裝置的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
相關的簡報檔可以在這裡下載 : http://bit.ly/w3CtZF
 
先前寫過一篇是網站要升級至 HTML5 的心得,該場是黃保翕 ( Will 保哥 ) 所主講的。
 
底下則是網站針對行動裝置設計的心得整理,該場是黃忠成先生所主講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電腦標籤:

「HTML5.網路新勢力」研討會心得之 HTML5

11/29 去聽了「HTML5.網路新勢力」在高雄場的研討會

http://www.bnext.com.tw/2011webnext/index.html

主要的收獲有二點:

  1. 網站要升級至 HTML5 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 網站針對行動裝置的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

相關的簡報檔可以在這裡下載 : http://bit.ly/w3CtZF

底下是網站要升級至 HTML5 的心得,該場是黃保翕 ( Will 保哥 ) 所主講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電腦標籤:

賽德克巴萊心得--佛教篇

 

一開始看賽德克巴萊,就聽到影片中有許多的賽德克語,我立刻就聯想到阿波卡獵逃那部電影,二者的感覺很像,古老的智慧藉著言語長遠地流傳下來,那一份震撼的力量都是可以深擊到內心的,這是我對此片的第一個印象。
 
影片中,有許多經典的對白,事後回味時,除了聯想到現今的政治,也會忍不住用佛弟子的心情去體會,思惟著那一份令人感動的力量,在佛教的領域又是什麼光景?
 
大家應該都不會忘記這個場面,莫那魯道問著小巴萬,你的獵場在哪裡?
 
 
佛弟子們,你的獵場在哪裡?
 
五蘊就是我們的獵場,那裡才是我們下工夫的地方。
 
嚴謹的戒律,即是能莊嚴你的紋面。
 
那你的獵物是什麼?一切煩惱與惡不善法,都是你獵殺的對象。
 
如果想成為英雄,就帶著敵人的首級回來吧。
 
敵人的首級不是別的,那就是你的「自我」,當自我徹底消失,你就成為聖者。
 
如果世間是叫我們享受一切的存在,那麼佛法就是帶領我們走向最徹底的捨離。
 
加油吧!無明與業比濁水溪的石頭還多,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所以我們修行的決心,要比奇萊山還要堅定才行。
 
千萬別忘記了,你可以輸去身體,但不可以失去對三寶的信心!
 
當這一切都達成,你就能踏上那條稱為涅槃的彩虹橋,
 
成為「聖弟子.巴萊」!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頁面

借我放一下廣告
訂閱 人生海海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