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雜阿含282經》與《中部152根修習經》二經提到三種修根的方法與次第略有不同,我的看法如下。
其實這種問題我也沒能力考證什麼,通常都只有自己的 "選擇" 而已,也就是沒什麼太多的理由,就是自己的想法。
經中提到的三種修根,印象中好像有看到論中談到 "凡夫" 修諸根,我是覺得這三種並沒有針對凡夫來談,我先列我覺得由易而難的次第。
1. 「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
這是有學行者的修根,雜阿含經與中部尼柯耶看法一致。
2.「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3.「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以上經文引用至莊春江工作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