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

四究竟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image

 

這一篇要談四究竟法、五蘊、十二處與十八界的關係。這些都是佛法中的基本名相,有了全面性的了解,在看經文時就比較會有清楚概念,不會弄不清楚到底在說什麼東西。

 

附圖是出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是我覺得很棒的一張圖,底下的說明就是依此圖。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五蘊、五取蘊與無常是苦

本篇主要是討論五蘊與五取蘊經常遇到的問題,以及經文中提到「無常是苦」的關係。

 

我自己覺得這篇是寫的有點囉嗦,而且是在小地方說了又說,主要還是因為在過去討論的經驗裡,許多人在這些細微處好像有些混淆,所以不厭其煩的一再重複提醒,希望大家能一次看懂,就不用看第二次了。 ^_^

 

同樣基於過去的經驗,我認為直接討論經文可能會不容易懂,所以在討論之前,我先舉個生活中的例子,用來對比等一下要談的經文,或許會比較好理解。

 

舉例

 

先來談「苦瓜」,大家都知道「苦瓜」吧,一種吃起來會苦苦的瓜類蔬菜,外表長有許多不規則的突起物,講這樣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吧。

 

苦瓜吃起來會苦,這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然怎麼會叫苦瓜?不過如有人提出如下的問題,要怎麼回答呢?

 

「對於不吃苦瓜的人,苦瓜是不是苦的?若不是,它還能叫苦瓜嗎?」

 

重要度:
文章分類:

苦諦與四法印

「云何苦如實知?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雜阿含.344 經》

「苦」最常聽到的解釋就是上述經文中的八苦。不過看起來好像只有七苦,最後用五受陰苦做為總結。有的經文則不止八苦,有時也會看到憂悲惱苦。這些是列舉式的說明,不一定每次內容都相同,最常聽到的就是八苦。

前七苦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苦,也就是一般苦難的苦。第八苦是五受陰苦,也有譯為五取蘊苦,這就包括了一切的苦,而前七苦也都是透過五蘊感知而來的。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一切有為法皆包含在這五種法之中。簡單來說「色」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物質,「受」就是心的感受,「想」就是心對事物的標記、想像,「行」就是除了受與想之外,其他心的作用,皆屬於行。「識」則是了別識知的功能。

更簡單的分類就是「名」與「色」二法。色就是色蘊,其他四蘊都是名法,也就是非物質的心法。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五蘊與五取蘊

Ye 師兄在臉書提到經常有法友討論這個議題:
 

【苦諦是指「五取蘊」而不是指「五蘊」,説「五蘊即苦」是錯誤的!】
 

法友們的議論.大約如下:

【「五蘊即苦」是錯誤的!】

為何佛陀説:「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而不說:「五蘊即苦」?

因為五蘊分成有漏五蘊和無漏五蘊。只能說有漏五蘊是苦,絕不能說無漏五蘊是苦。

修行的目地就是為了斷除執取,達到「身苦心不苦」的境界。阿羅漢聖者在尚未入涅槃前,即是斷除五取蘊,而不是斷除五蘊!

我個人認為這個論點有一些問題,試分析如下:

1.

五取蘊在雜阿含經中又稱為五受陰,請參考下列經文:

《雜阿含.58經》卷2: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CBETA, T02, no. 99, p. 14, b25-26)

在尼柯耶《相應部22相應82經滿月經》也有相同的教導:

「比丘!那執取既非就是那些五取蘊,也非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而是凡哪裡有欲貪者,那裡就有執取。」(莊春江居士譯)

由經文可以看出,所謂五陰與五受陰的差異,並不是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而是在於眾生對其產生的貪欲,所以才有執取。

同樣的一堆錢,在聖者眼中,就是單純的色法,因為沒有貪欲,就不會產生執取。但在某些凡夫眼中,因為貪欲,所以那些錢就可被稱為取蘊。

因此,以為五蘊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有漏,一種是無漏,是不合理的分類。若這樣分類,難道意思是聖者看到五取蘊,也會產生貪欲嗎?而凡夫對於無漏五蘊,就算貪愛,也不算執取嗎?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五受陰的討論

以下是在 Facebook 和朋友們因為一段經文所引起的討論。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借我放一下廣告
訂閱 五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