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乘

佛法、大乘、印度教

前幾天略看了「釋迦牟尼的惑世任務」該書的序,內容主要是說釋迦牟尼佛是印度教的神,但為什麼他的教導是反對印度教的呢?因為他是來考驗印度教徒的信心,如果信徒信心堅固,就不會被釋迦牟尼佛所惑。所以印度教可以一方面反對佛教教義,一方面又把釋迦牟尼佛變成印度教眾神的一員,納入崇拜的對象。
 
起初我只是覺得好笑,這麼荒唐的劇情也可以編的出來。接著,開始佩服印度教的做法,明明佛教是反對印度教的,它都可以想個方法,把佛教吸收成為印度教的一支,這樣一來,搞不清狀況的信徒,就可以同時信仰印度教及崇拜佛陀,不會有兩難的抉擇了。而因為如此,佛教在印度滅亡了,印度教依然存在,佛陀位列在印度教諸神之中,佛教精神則蕩然無存了。
 
第三個冒出來的想法,則是思考這種融合對印度教真的好嗎?如果印度教有自己的真理,那這種混淆式的作法,豈不是把自己的真理稀釋了?除非……除非它根本沒有什麼真理可言,只要能達到宗教強大的目的,就不在乎其內容是如何隨時空而改變了。
 
正在思考印度教這種做法的利與弊時,念頭一轉,突然想到大乘佛法也有這種傾向。
 
一些外道教法、鬼神護法、民間信仰……等等,也是隨著時間流轉而一一融入大乘的大熔爐中,看似大小通吃、圓融無礙,但也造成佛法的核心不斷地被稀釋,甚至劣幣逐良幣,真的的佛法核心已不受重視,佛陀當年殷殷的教導被視為不了義,而不知哪裡來的莫明其妙亂七八槽的東西卻被視為通天無上大法了。
 
對於這些事,我是不樂觀的,我想這些情況不會愈來愈好,很可能是愈來愈糟,如果想看清這裡面的事實,不想被蒙蔽,那就要靠自己去努力了。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阿羅漢聖者不再輪迴

 

這二天與學長們討論到阿羅漢是否不再受生的問題,在阿含經中,這應該是很基本且重要的定義,但因為受到大乘佛法的影響,讓部份法友反過來質疑此原則,或是想要用不同的解釋來圓融阿含與大乘的說法。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沒看到能圓融二者的看法。也就是說,若接受大乘的教導,就違反阿含的教導。底下是我依阿含提出的一些說明:
 
阿羅漢聖者不受後有是否為不受生的部份,我舉一些經文給大家參考。我先由十二緣起談起,十二緣起其中有 …愛->取->有->生…
 
何謂「有」?
 
《雜阿含經》卷12:「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CBETA, T02, no. 99, p. 85, b10)
 
何謂「生」?
 
《雜阿含經》卷12:「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CBETA, T02, no. 99, p. 85, b11-13)
 
所以阿羅漢聖眾斷盡無明,無復渴愛,無有四取,因此不再於三界存有,不再受生,這樣看起來是很明白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探討大乘批評聲聞不慈悲的問題

這幾天又把大小乘的問題翻出來談,談到了一個主題,就是大乘佛法是利他度眾,而有些大乘行者批評小乘行者(或說是聲聞行者、上座部支持者)是只顧自己的自私者,甚至有經典連阿羅漢聖者也批評,這些都是很不恰當的。

關於自私一事,先從人的角度來談,我相信不論是大乘或小乘的行者,都有自私自利的人,甚至有損人利己,那就更不應該了。但若這些並不是來自經典的教導,而是個人的行為,那就不應該批評這些人的承傳,而是針對其個人行為來討論即可。

至於部份大乘批評聲聞眾只顧解脫,這種看法有沒有問題?

我舉一段經文,表示佛陀教導聲聞眾是要自利利他,在法的教導上並沒有問題。

《雜阿含經》卷14:「比丘!當觀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學」(CBETA, T02, no. 99, p. 98, b1-2)

再看一段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23〈3 穢品〉: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
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
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

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
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
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
(CBETA, T01, no. 26, p. 574, b2-8)

佛陀的教導也是很清楚,若自己還沒解脫,還淹在水中,卻說要救度眾生,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聲聞行者致力在解脫道,並不能指責他們是自私的。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借我放一下廣告
訂閱 大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