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整理
印度文明在恆河流域時主要有三個時期。
在初期,主要教義的婆羅門教三綱為:「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祭祠萬能」。
我的理解是天是宇宙最高的主宰,而「吠陀」是天神的啟示,婆羅門則是人類中最高的階級,神與人的溝通則是依靠祭祠,祭祠為宗教的第一目的。
到了中期古奧義書時期,思想重點有二:「真心的梵我論」及「業感的輪迴說」。在生死的相續中,依自己的行為──業,造成自己未來的身分,不論是首陀羅或波羅門,都是一樣的,若依智而悟真我,則能入於不死的梵界。
此時期看來婆羅門不再至上,祭祠也不再是萬能,人人都是依業而有果報,人人也都能達於不死梵界,這已於初期有所不同。
佛陀接受了「業感的輪迴說」,但否定了「真心的梵我論」,佛教是「無我」的,是有業報而無作者。
後期反婆羅門的沙門文化興起,也有反對善惡業果,著名有六師外道:
1、富蘭迦葉:無因論者、道德否定論。
2、末伽黎拘舍羅子:邪命外道始祖、決定論、必然論。
3、阿夷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斷滅論、順世派。
4、鳩鳩陀迦旃延:要素不滅、心物不滅。
5、散惹耶毘羅梨子:不死矯亂論、捕鰻論、懷疑論。
6、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始祖、相對主義、或然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