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莊圓說謊的另一個鐵證

本篇是轉貼 christine 所寫的「莊圓說謊的另一個鐵證」,這篇被莊圓站上被刪了好幾次,相信有指出他們的要害,他們才會不敢回應吧。因為原文分次貼出,先回應 Vivian,再回應莊圓,所以本文略有整理過。


〔christine 原文整理重貼〕

剛看到這一篇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39 ,才知道我錯怪 Vivian 了,這段應該是莊圓說的:

佛陀在滅渡的時候就說過啊!什麼是佛經?只有有「如是我聞」開頭的才是佛經,可是請問現在密教哪一本經有「如是我聞」?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如是我聞」嗎?都是波旬的經典,這就是魔法啊!可是你知道嗎?他們聽是聽啊!可是還是照這樣玩下去啊!....

第一,是不是佛經,不是靠第一句來判斷的,你們實在太輕率了吧?佛陀有教導,要判斷是否為佛說,自有三法印與四大教法來判斷,怎麼會用第一句就可以判斷?

第二,此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一句即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我想 Vivian (及莊圓) 大概沒看過此經吧?怎麼可以如此就把此經判為偽經?如果此是佛經,你知道後果是什麼嗎?我想你在這方面才應該多注意。

第三,有很多偽經,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

第四,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此經是不是佛說?

我覺得莊圓根本在胡說八道,請他指出在什麼地方有說只有有「如是我聞」開頭的才是佛經?而且《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這個事實已經證明莊圓是說謊者,他根本不知事實,就信口開河,如果有人不顧事實也要相信他,那不是迷信嗎?醒醒吧!事實已經那麼明顯了,不要被莊圓說中,別人都拿出鐵證了,但莊圓與信眾依然「聽是聽到,但還是照這樣玩下去。」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給莊圓先生一個最佳的建議

看了網友介紹的這一篇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28 ,又接著看了一些莊圓及他們出版社網站的理念介紹,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建議,說不定這就是莊圓先生網站所提供的靈感,希望莊圓先生的團隊可以參考看看。

我整理一下我所看到資料(底下引號中文字皆為引用該網站的資料):

莊圓先生:「莊圓師父從來沒有從這個出版社得到任何的利益,他也不想要得到任何的利益,他甚至把版權全數都捐給了這個出版社,捐給了他自己親手創立的出版社」,「莊圓師父這一生唯一的收入,就是他自給自足透過替有緣的人論事,來得到他生活的資糧,他的一生都不會從這個出版社的經營裡面得到薪水,或者利益」,「莊圓師父這一生的宿命,是在這個地球分享寧靜、清淨、祥和,生命的全然喜樂自在為他的生命終(宗)旨」。

出版理念:「這些產品都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是以解決人們內心的痛苦,或身體的病痛,或到靈魂深處,生命的解脫,為方向的各種法門」,「讓正法可以流動到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到地球的全部,讓這個世界的光明,可以重新復甦」,「願透過我們誠心,而完全無私來推動這一份神聖的心願的努力,可以讓莊圓師父所傳的正法流佈全球!」。

工作人員:「莊圓師父的弟子幾乎都是半義工的,及全然義工的,大家都是屬於那種為了慈悲的願力、心願而吃苦耐勞,一個人當一百個人用」。

出版狀況:「94年8月底的時候,出了「靜心之路」、「因果鏡」二本書,瞬間在短短一個禮拜就變成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創造了不用任何銷售廣告,而能讓書流動的那麼快速、寬廣的出版界的奇蹟」。

現況報告:「我們財力跟人力的供應量已不足以滿足我們推動正法的需求能量,所以我希望認同莊圓師父正法的讀者,及自詡為真正佛弟子的讀者們,當你自己享受到佛陀甘露法雨的美妙與甜滋味的同時,也願你們能把獨樂不如眾樂的那一份慈悲心提出來,跟我們一起來努力」。

說真格的,看完上述的資料,若這些都是屬實,的確很讓人感動。不過我整理完之後,有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問題,需要知道更多實情的人來告訴我。

想看看,莊圓先生不收取分文的收入,連版稅都捐給出版社。而工作人員呢,都是義工及半義工,假設二種人各佔半數,那麼工作人員薪水支出只有一般出版社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每一個人可以當一百個人用,所以平均工作人員支出的成本只有四百分之一而已,換句話說,別家出版社一天人事費用開銷,他們可以花上一整年還有餘。再看銷售狀況,他們完全不用任何銷售廣告,龐大的廣告費都省下來,而且銷售進入排行榜第一名,這些書我在書局看過,價錢並不是特別便宜,所以肯定是大賺特賺。

請了解狀況的人告訴我,這樣賺錢的情況,這麼省錢的單位,為什麼會人力與財力不足?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了?我實在想不懂。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評「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

莊圓先生寫了一篇「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原文在此網址 http://www.buddhacome.com/newsdetail.asp?NewsID=38 ,底下就一一回應他的文章。

原文摘錄: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他不宣稱他是佛陀,誰會知道他是佛陀?

該文第一句大概就犯了三個毛病。

首先、莊圓最被質疑的並不是「宣稱自己是佛陀」,而是「宣稱釋迦牟尼佛轉世再來」,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每一尊佛都可以宣稱自己佛陀,所以「宣稱自己是佛陀」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佛陀」是不可能輪迴轉世,所以「宣稱釋迦牟尼佛轉世再來」就完全違背佛法最根本的核心教義。此篇文章莊圓似乎選擇迴避了這個問題,改成宣稱他是佛陀來轉移焦點,所以若有機會,還請莊圓先生解釋這一部份。

其次、莊圓先生的回答沒有合理的邏輯性可言。就如同張三宣稱他是美國總統,於是別人很吃驚的問他,你怎麼可以宣稱你是美國總統?張三回答:為什麼我可以宣稱?布希若不宣稱他是美國總統,誰會知道他是美國總統?

看出荒謬了嗎?布希可以宣稱,並不表示張三李四都可以宣稱,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吧,為什麼莊圓會有如此奇怪的論證方式?

正是因為布希宣稱他是美國總統,而且世所公認,所以其他人反而不能有同樣的宣稱,因為美國總統只有一個。同樣的道理,在佛教理論中,佛世裡只能有一尊佛,目前是釋迦牟尼佛的佛世,當他成佛之後,所有佛弟子因聽聞其教法而解脫者,稱為聲聞阿羅漢。若不聞佛法而自行解脫者,則為獨覺,根本不可能有二尊佛同值佛世,否則違返佛教基本教理,莊圓的回答反而讓他陷入更多的錯誤中。

第三、真的如莊圓所說,釋迦牟尼佛自己宣稱是佛,別人才知道他是佛的嗎?當然不是如此,這又是莊圓先生的錯誤見解。

如果對佛教史略有了解之人,必然聽過佛陀誕生的故事,當時佛陀父親淨飯王請阿私陀仙觀察悉達多太子,阿私陀仙就斷定悉達多太子必定出家學道成佛。再者,佛經也處處可以看到,第一個授記釋迦牟尼佛的是燃燈佛,在燃燈佛之後又有許許多多的佛為其授記,宣稱釋迦牟尼會在賢劫出世,值第四尊佛,根本不是莊圓所說只有佛陀自己宣稱是佛,別人才知道他是佛。

同樣的,釋迦牟尼佛也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也就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下一位在閻浮提成佛者為彌勒菩薩,很抱歉,並不是「莊圓」喔。所以「佛陀」不是自己宣稱就算數,賢劫千佛都已被一一授記,難道莊圓這位自稱佛陀的佛,卻反對過去所有佛陀的授記,這樣可能會成為「佛陀公敵」喔。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談莊圓的恐嚇行為

即然談了莊圓,再談他們一項恐嚇的行徑。

我收到過他們一封信,標題是「謗佛的嚴重後果」,重點是說他們是在傳佈正法,還說擋我者死,若不認同他們,就扣上謗佛的大帽子,信中還寫著:

「所以看到這封信的,只要謗佛馬上生病,他只有懺悔而產生懺悔的行動,否則他馬上生病,醫石罔效,看醫生都沒有用的。」

後來還收到一封「釋迦生死帖的見證」,內容就是某人因為不認同莊圓批評其它的法師,而且還將此事跟別人討論,結果一離開莊圓道場就當下不舒服生病了,後來對莊圓先生懺悔,病就完全好了。

我覺得這種恐嚇行徑真的很好笑,怎麼會有所謂修行人做這種不入流的事?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談莊圓的正財運動

要評論莊圓先生的「正財運動」,就要先了解佛教在這方面的教導及歷史變化,才知道「正財運動」有模糊焦點的問題。

【清淨乞食】

在佛陀時代,比丘是行乞食以維持生活,經文中常可看到「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連佛陀都是以身作則行乞食生活,當時比丘也稱為乞士。

行乞的目的是放棄世俗營生生活,將心力全部放在修行道業,為獲得不依他人的自由,故比丘常行乞食。《清淨道論》亦有云:

  團食知足不依他生活,
  行者除去食欲四方的自由。
  捨棄怠惰活命的清淨,
  善慧莫輕乞食行。
  常行乞食比丘自支非他養,
  不著名利而受諸天的景仰。

在比丘方面,乞食並不是因為懶惰不工作,而是將心力用在修行,這是更值得人天景仰,並非後世所誤解為依附社會的寄生人士。

在大眾方面,因為比丘持戒修行,因此供養比丘反而能獲得大利,故出家眾被稱為眾生福田,可讓眾生培福,眾生是應該要感激有培福的機會。

因此乞食為佛陀認可的清淨活,若出家眾依靠其它方法而獲得營生,例如種稙、咒術、算命等等,則被稱為邪命活。

【百丈清規】

佛法隨著時間演變而漸漸不同,傳來中國後亦因風俗民情不同而有改變。在印度時代,修行人的乞食生活並非佛教特有,一般婆羅門或各種修行沙門亦有乞食,故修行者乞食在印度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傳統,不會有什麼太多的困擾。

但佛法傳來中國則不同,或許中國無此民情,或許中國不明瞭上述乞食的意義,故有人把出家眾認為是社會寄生蟲,而也因為中國有許多戰亂,許多躲避戰火的人也躲到寺廟中出家,目的不為修行,但求一口飯吃,久而久之,佛門清淨僧團的形象就愈來愈差了。

百丈懷海禪師為禪門開啟一條新路,他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百丈清規為禪宗及後代佛教都有很大的影響。

要評論這件事就必須要小心,在原始佛法的角度,此舉有邪命活之嫌,但其若不如此,在中國的環境又不易維持印度乞食的清淨活,佛法慧命如何續存?

個人認為這件事不能單責出家眾,若在家佛弟子能盡到護持之責,出家眾又何須在放棄俗世出家修行後,卻又為了維持色身而有諸多事務要進行。若今天的佛弟子想改進這一點,必須由自己做起,而不是只把責任推給對方。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莊圓--最誇張的佛法背離者

原本題目是要寫「最離譜的附佛外道」,不過想想用詞還是不要太激烈,雖然我真的覺得莊圓先生這一個團體實在太離譜了。

我在佛教界也有一段日子,接觸或研究過不少有爭議的團體,像真佛宗、清海法師、或是並不是完全以佛教自居的一貫道,因為他們在佛法的詮釋上有些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所以被認為有所爭議,不過這些爭議再怎麼大,我認為沒有一個像莊圓先生這個團體的說法如此令人匪疑所思,他們自稱佛教,卻完全違背了佛教最根本的教義。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經錄專案--《金剛頂經》尋根記

去年 5/13 寫了篇「總算結案了」,是談及去年五月中結束了一個藏經目錄的專案。不過該專案後來擴充成二年的計畫,除了要處理漢文佛典目錄之外,同時也要處理巴利大藏經、西藏大藏經、梵文大藏經,乃至西文譯經的目錄也一併陸續收集,希望藉著這個專案的成果,得以將佛典目錄做個完整的統合。 這陣子陸續在整合較古早的大藏經,由中國第一套大藏經「開寶藏」開始,逐一將這些經錄與去年做的成果整合。目前總估計約有五千多部佛經,而這些較早的大藏經每套大概約有一千五百部佛經左右,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估算。 在進行整合時,一開始先是用經名來處理,只要經名相同就算是同一部經,這個程序很快,功效也不錯,大概幾個步驟就可以整合近一千部佛經。 其實各大藏經的經名並不是完全相同,多少都會有些出入,在處理同經名的目錄之後,便接著利用「千字文」的順序來找,這部份就比較花工夫了,這個階段若不進行任何考證,單純只用經名、譯者、千字文等資料來判斷,大概可以處理到剩下一百部左右的佛經目錄。 最後這一百部佛經就比較花工夫了,而且第一階段用經名來過濾的方法也會有誤差,異經同名的情況常有出現,處理這麼多套大藏經來,印象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孔雀王咒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攝大乘論釋」、「不空羂索咒經」、「彌勒菩薩下生經」再加上彌勒上生、彌勒成佛等經,這些一出現就是好幾部,經名也大同小異,各藏之間又互有出入,查起來總是小心一一考證。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一般標籤:

學習阿含的資料

一月底順利把光碟完成,總算又完成一件每年固定的工作。

接下來的日子,又回到藏經目錄的整理,而目前的重點,就是南北傳阿含藏的目錄對照整理,這部份有不少人做過,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將它們做更多的整合。

這是我過去一直想做的事,如今可以動手,也算如願以償。

若整理完成,則在對讀北傳四阿含與南傳尼科耶時,會有很好的參考效果。北傳阿含是文言文,讀起來的確稍為吃力,但若能配合漢譯南傳的資料互為參考,應該會有許多幫助。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今天暫時停止

剛剛又在 HBO 看到「今天暫時停止」這部電影,每次看到它,就提醒我寫一些對此片累積已久的看法,已經好幾次想做卻都沒做,今天比較有空,就動手了。

「今天暫時停止」算是一部喜劇電影,描述一個人被困在時間當中,每天都是同一天,因此發生許多有趣而平常人想像不到的故事。

每次看這類電影或故事,都會想到作者想表達的一些涵意在其中,有些或許不是作者想表達或是者我們沒看到真正涵意,但我想讀者總是會收到一套訊息。

這一片我看過好幾次了,剛開始我實在看不出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

起初,我是想到一個理念,就是把每一天都當成是全新的一天,努力做好今天該做的事。因為作者被困在同一天裡面,若他不抱持把每一天都當成是全新的,就會無法過下去,因為每一天都一再重複,我想沒有人受的了的。而且事實也證明,只要他的反應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把每天都當成是全新的一天,要好好努力把握的一天,應該是本片要表達的重點吧?!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一般標籤:

我對清海法師的看法

剛收到朋友寄來清海法師的新聞,看了還真有點感慨。

我是在大學時接觸過她,學習她教導的東西。那時我蠻佩服她一點,是她以前刻苦修行的精神,是修行人的榜樣。

我接觸她時,她是示現出家相,後來因佛教界的批評,她改以在家的形象示人。而我則因自己的瓶頸,有一陣子沒接觸任何法門,也包括她的教導。

與她曾有一段因緣,我是覺得蠻神奇的,有空再談這個故事。

重要度:
文章分類:
佛法標籤:

頁面

借我放一下廣告
訂閱 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