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的十二緣起

有法友傳來一些資訊,提到有人說阿含經沒有十二因緣,緣起法也不是十二支之類的文章。
 
《雜阿含經》有提到「十二因緣」。
 
《雜阿含經》卷22〈第590經〉:「彼優婆塞於後夜時端坐思惟,繫念在前,於十二因緣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CBETA 2024.R1, T02, no. 99, p. 156c20-26)
 
在《雜阿含經》也有提到「十二緣起」。
 
《雜阿含經》卷15〈第369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CBETA 2024.R1, T02, no. 99, p. 101b25-30)
 
上面很清楚可以看到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內容是無明、行、識、.....老死等純大苦聚集。
 
再看南傳相應部,雖然沒有明說是十二緣起,但緣起支很明確就是無明、行、識....老死、愁、悲、苦、憂、惱。
 
《相應部經典》〈因緣篇.因緣相應.佛陀品.法說〉:「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緣起者何耶?諸比丘!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CBETA 2024.R1, N14, no. 6, p. 2a3-5 // PTS.S.2.1)
 
所以南北傳都有十二支緣起,不管有沒有明說十二的數字,自己算也可以算出來,總不會說後人加上「十二」就違反法義了?
 
我也相信有時佛陀不會全部十二支一起說,可能在不同因緣下,只挑三、五支來開示,但這無法說明十二支就是後人所創,一定不是佛陀教導。
 
如果有人說不是十二支,可以請他說明哪幾支是錯誤的?我們再由經典來驗證是否有理。
 
其實不只雜阿含與相應尼柯耶,底下隨手補充南北傳其它經典內容,就可以看出十二支的教導是遍布在經典各處的。
 
《中部經典》卷4:「諸比丘!如是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渴愛,緣渴愛而有取,緣取而有存在(有),緣存在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彼有全苦蘊之集。」(CBETA 2024.R1, N09, no. 5, p. 352a5-7 // PTS.M.1.261)
 
《增支部經典》卷3:「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由行之緣而有識,由識之緣而有名色,由名色之緣而有六處,由六處之緣而有觸,由觸之緣而有受,由受之緣而有愛,由愛之緣而有取,由取之緣而有,有由有之緣而有生,由生之緣而生起老、憂、悲、苦、愁、惱。如此而有此純苦蘊之集。諸比丘!此說為苦集聖諦。」(CBETA 2024.R1, N19, no. 7, p. 255a6-9 // PTS.A.1.177)
 
《中阿含經》卷21〈2 長壽王品.86 說處經〉:「我本為汝說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CBETA 2024.R1, T01, no. 26, p. 562c22-27)
 
《增壹阿含經》卷30〈37 六重品.7〉:「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CBETA 2024.R1, T02, no. 125, p. 713c18-22)
重要度:
文章分類:

發表新回應

借我放一下廣告